第四百四十九章 統一有望

第四百四十九章 統一有望

看着正朝着自己走過來的段祺瑞,趙東雲心中也是感覺有些複雜。

想當年他還是一個武衛右軍隨營學堂教習的時候,為了獲取進身之階,他上下奔走到處求人情,那個時候是誰幫了他?是誰在袁世凱面前力薦他任職武衛右軍二營統帶,讓趙東雲首次獲得了統帶軍隊的機會。

是段祺瑞!

是誰在第三協成立的時候他趙東雲能夠擔任第三協統領的,雖然說和段祺瑞、王英楷、馮國璋之間的博弈有關,但是和段祺瑞的支持也分不開的。

毫不客氣說,在趙東雲剛回到的那兩年裏,得到了太多段祺瑞的幫助,要不然當年他也不會被認為段祺瑞麾下的頭號大將了。

但是兩年後自從趙東雲率軍進駐東北后,他和段祺瑞的關係就是開始破裂,進而脫離了段祺瑞的影響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這種情況在第三鎮成立、趙東雲擔任奉天將軍后更甚,那個時候開始趙東雲就和段祺瑞徹底分道揚鑣,這種情況更是在前清滅亡、共和建立后顯得更為嚴重,1906年雙方的刀兵相向再到1907年雙方為了爭奪北洋的領導權而徹底爆發全面戰爭。

縱觀趙東雲和段祺瑞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的從屬關係到盟友關係再到矛盾出現,再到雙方爆發戰爭。

如今看到雖然臉上掛着笑容,但是卻是可以明顯看出他臉上的落寞,趙東雲心中也是生出了一絲憐憫。

沒錯,就是憐憫!

段祺瑞昔日需要自己仰望的北洋大佬,這兩年自己在國內最強勁的爭霸對手:皖系統帥,他在多個日夜裏讓趙東雲愁容不展。

然而如今的他呢,已經被自己徹底擊敗,沒有任何一絲翻身的機會!

趙東雲此時此刻的心中感覺也是頗為複雜,但是他的臉上卻一如既往的帶上了笑容,只見他快走了兩步,然後伸出雙手握緊了段祺瑞的手。

此時,蘇系帶領的官方記者也是及時的按下了相機的按鈕,隨着鎂光燈閃起,趙東雲和段祺瑞握手的畫面永遠的留在了紙上。

待閃光燈后,趙東雲略微低頭靠近道:「段帥,今日你我之見,實乃國家之幸、民族之慰啊!」

段祺瑞聽罷后心中苦笑,他自然明白自己和趙東雲今天的見面足以影響整個中國的局勢,也實是國家和民族的慶幸,但是他自己卻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的,因為這種慶幸是建立在自己的失敗之上的。

當然他也是和趙東雲一樣,身為一個縱橫國內多年的政治家,這涵養功夫或者說是面子功夫還是非常到家的,他也是和趙東雲一樣露出了笑容。

「我倒是早就想要來京師了,只不過之前俗務纏身一直難以動身!」段祺瑞隨後轉身面向眾人,包括跟隨他一起北上的皖系官員以及前來迎接的蘇系官員:「這一次段某來京師,是抱定了一個決心的,那就是為中華的統一竭力奉獻自己的所有力量。

而我也相信,在大總統的帶領下,徹底統一國內,為國家和民族帶來一個新生的日子不遠了!」

趙東雲和段祺瑞在火車站的這場對公眾的小規模公開發言,在當天晚上就是登上了京師、上海等地的晚報上。

上海街頭,報童在濕冷的天氣了光着腳快步走在昏暗的街頭上,一邊揮舞着手中的報紙一邊叫喊著:「號外,號外!」

「趙帥和段帥今早在京師成功會面!」

雖然說皖系段祺瑞的投降已經在數天前就經過那三封通電公佈了出來,但是當人們真的聽到段祺瑞北上京師后,還是心中感到無比的驚奇,段祺瑞的北上,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代表着曾經統治了大半個南方中國的皖系徹底消亡。

眾多的人圍上報童,拿出銅板說着:「給我來一份!」

一個剃著寸頭,穿着洋服的年輕人看罷了報紙后,和同伴低聲說着:「沒有想到段合肥也敗了,看樣子趙宿遷有望在一兩年徹底統一啊!」

一旁的另外一個同樣寸頭、穿着洋服的年輕人卻是冷哼一聲:「不管是段合肥還是趙光頭,都是封建殘餘,打着共和的旗號行軍閥之實!」

「過去的兩年裏,就是因為這些北洋獨裁軍閥的混戰,以至於國內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等獨裁軍閥不把他推翻了,國內要絕對沒有希望實現徹底共和的!」

「說的不錯,不過現在趙東雲的勢力太大,怕是對我們後續的行動相當不利啊!」另外一人放下了報紙,面露愁容說着。

「怕什麼,日`本那邊已經答應了給我們提供經費,還有古村先生幫忙我們訓練一眾同仁們,他日等中山樵先生回國了,我們就掀起他一番大風浪,為這國家帶來真正的民`主共和!」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臉上是充滿了一片期望,彷佛看到了他心中的民`主共和中國一般!

「不錯,現在國內局勢已經對我們非常不利了,沒想到段合肥比我們想像的敗的還要更快一些,現在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儘快行動,最好是在年中就行動,不然等南方聯邦那邊也徹底失敗了,我們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就當這兩個年輕人低聲交談的時候,也有另外幾個人拿着報紙看着,有的人滿臉期待,期待着趙東雲能夠儘快的擊敗軍閥,給這個國家帶來真正的統一,結束掉這場已經持續了兩年多的內戰。

也有的人心裏頭想着,廣東都被蘇系拿下了,現在蘇系已經掌控了大半個中國,而隨着蘇系掌控國內的大部分地區,並對這些新佔領區進行稅收體系的改革,以往各地地方政府、軍閥私下設立的厘金關卡被撤銷,這對於國內商品的流通,尤其是對東部沿海省份的商品流通具有極大的利好。

這種情況對於國內的工商界而言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國內工商界為什麼這麼賣力的支持趙東雲,支持蘇系發動國內統一戰爭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蘇系施行的扶持工商、整合稅收的政策對於這些商人們而言,尤其是辦實業的商人們而言是擁有極大的吸引力。

跟隨者奉軍的步伐,蘇系背後的那些商人們把各種商品帶進了各省的市場,尤其那些輕工業產品,比如紡織品,火柴,肥皂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輕工業產品,是隨着奉軍的步伐逐步佔領南方各省市場。

隨着各地林立的歷盡關卡消息,商品的運輸費用降低,這售賣的價格也就相應的降低了,這讓他們的商品具有了更大的價格優勢,相對於那些進口的洋貨而言,國產貨的質量優勢自然是沒有多少的,要想和洋貨爭奪市場,要的還價格優勢。

而商道暢通,運輸費用降低,這對於國產貨降低成本而言具有極大的戰略性優勢。

趙東雲早兩年就確定扶持工商,整合稅務體系的政策,可以說是蘇系這兩年得到工商界的支持,快速崛起的關鍵性政策。

沒有這兩項政策,那麼趙東雲發行的愛國債券那些商人們就不會購入,商人們不購入愛國債券,那麼就會讓蘇系缺少足夠的足夠戰爭經費,尤其是在1907年的時候,商人們踴躍購入愛國債券的行為,給當時財政已經陷入崩潰邊緣的蘇系帶來了有利的支持,如果沒有1907年獲得的數千萬的愛國債券支持,蘇系財政不可能維持到1908年初獲得善後借款的哪一刻。

而如果蘇系財政在1907年就崩潰了,那麼也就談不上奉軍南下了,因為擴軍打仗都是要花錢的。

所以說,當代蘇系能夠崛起,和它實行的扶持工商、整合稅收這兩項關鍵性政策是分不開的。

有了這麼一大群看到趙東雲,希望蘇系的經濟政策繼續下去的商人們支持蘇系,這才是奉軍快速擴軍,連戰連捷的關鍵。

雖然很多人都說,中國的矛盾主要是農民和土地的矛盾,誰能夠獲得農民的支持誰就能夠獲得天下,但是這種情況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有點片面。

趙東雲的主要支持者並不是農民,而是工商界。

當然了,如果之前蘇系和皖系爭霸失敗了,趙東雲的大軍被打的徹底失敗,為了東山再起,趙東雲也不排除玩殺地主分土地,搞所謂的階級敵人的把戲來重新獲得爭霸的優勢,只是不到最後一步,趙東雲都是不願意採取這種有可能讓自己背上千古罵名的手段。

要知道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掌管輿論的都是所謂的知識分子,而只是分子都是很矯情的,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就沒幾個知識分子贊同或讚揚搞什麼激進的土地革命,也許現在你用刀槍和子彈可以逼他們服從,但是一轉身人家照樣拿起筆杆子罵你,等過上幾十年,書店裏的書架上就會出現無數批判你的書籍,漸漸的你就從『偉人』就會變成『粽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洋梟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北洋梟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統一有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