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麒麟閣功臣

第105章 麒麟閣功臣

聽聞病已重病,皇后思瑤忙領着眾婕妤前往宣室殿探望。眾人爭相留在宣室殿伺候,最後思瑤與眾人商議一番,決定每人輪流伺候一夜,白天都讓琴棋照料著。

幾日後,少府梁丘賀、建章衛尉金安上同日病逝,病已痛失左膀右臂。親自前往兩府弔唁,哀痛欲絕。梁丘臨趁機獻上樑丘賀絕筆信,信中道:「微臣自負,侍奉陛下多年,自以為賢臣得明君,為人生一大幸事。今卜了一卦,自知大限之期不遠,願為陛下再盡綿薄之力!微臣常出入秘閣,為陛下出謀,已經榮幸之至,不敢再奢求什麼身後哀榮。願陛下勿為微臣賜謚號,更不必為微臣賜冢地,讓微臣落葉歸根!如果陛下執意為臣彰顯功名,既有辱陛下名聲,又使微臣死不瞑目,望陛下成全!」

病已感慨道:「少府一生為朕出謀劃策,常常出奇策,而世人不知,他這是要成全朕千古之名。歷朝歷代世人都以為明君在上,所以有盛世太平,其實是被假象迷惑了,明君的萬世之功都是忠臣、賢臣、能臣齊心協力創造的,不只是君主之功,你明白嗎?」太子劉奭忙點頭道:「兒臣明白!」

為成全梁丘賀,病已僅賜金百斤。心中思忖著遲早回報梁丘賀,於是命淮陽王劉欽留下,為梁丘賀送最後一程。

又前往金安上府上弔唁,賜金百斤。金安上長子金常獻上遺書,書中道:「微臣本匈奴人,蒙陛下不棄,又恩寵備至,四子皆當值宮中,家族當官者十餘人,微臣感激涕零,無以為報。今病情急重,恐不能再侍候陛下了。陛下知遇之恩未報,微臣不敢再求陛下賜號賞墳,望陛下不要再給微臣賞賜,讓微臣走得安心。」病已濕了眼眶,嘆氣道:「金家一門忠義,是世人楷模啊!」

不久病已再度命群臣商議麒麟閣事,御史大夫於定國上奏道:「陛下,如今丞相空缺,無人總覽朝政,輔佐陛下,這件事只怕不好辦。」病已欣然點頭,命群臣商議丞相人選。群臣齊齊舉薦於定國,於是以於定國為丞相,升太僕陳萬年為御史大夫,執金吾丙顯為太僕。

群臣商議麒麟閣事,於定國先上奏道:「陛下,故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功勞巨大,先率軍平定桑弘羊叛變,又有安邦定策之功,后又平定霍家叛亂,應該入閣!」群臣紛紛附議。

病已想起庭令張賀、侍中騎都尉張千秋、大司馬車騎將軍張安世、侍中張延壽、張彭祖相繼去世,感傷道:「張家一門忠烈,張車騎應該入閣!」

御史大夫陳萬年接着道:「啟稟陛下,故丞相博陽侯丙吉有阿保之功,又有安邦定策之功,且曾平定諸霍之亂,輔佐陛下多年,群臣稱讚,百姓享福,該入閣!」群臣齊齊附議。想起丙吉對自己視如己出,病已哽咽道:「說得對,丙丞相對朕有厚恩,對社稷有大功,當入閣。」

太常杜緩起身道:「啟稟陛下,故宗正陽城侯劉德曾參與平滅桑弘羊叛亂,又有安邦定策之功,且曾平定霍禹叛亂,應該入閣!」群臣附議,病已想起劉德這些年輔佐之功,欣然點頭道:「劉宗正也應該入閣!」

宗正劉丁接着道:「陛下,故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平定益州蠻夷叛亂有功,又首告桑弘羊叛亂,且安邦定策有功,也應該入閣!」病已想起杜延年為人謹慎而謙遜,多次撫慰霍光,嘆氣道:「如果沒有御史大夫,先帝早就不在了,朕也不可能承繼大位,也該入閣!」

光祿勛郭廣意接着道:「陛下,故大司馬車騎將軍龍額侯韓增曾出擊匈奴有功,又安邦定策,剿滅諸霍叛亂,也應該入閣!」群臣附議,病已准奏。

衛尉許舜接着道:「陛下,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曾多次北擊匈奴有功,俘虜匈奴西祁王,又安邦定策,接着平定武都氐族叛亂,又平定羌族叛亂,功勞甚大!微臣以為他雖然是后將軍,但也有資格入閣!」群臣附議,病已嘆氣道:「后將軍定國安邦有功,應該入閣!」

太子太傅蕭望之上奏道:「陛下,前丞相高平侯魏相輔佐陛下謀誅霍氏,多次勸慰陛下弭兵止戰,無論為國,還是為民,都有大功!且任相期間,選賢任能,整頓吏治,平理冤獄,打壓不法豪強,寬賦稅,省諸用……微臣以為魏丞相是古今賢明之臣,應該入閣!」

病已感慨道:「可惜魏丞相走得太早了,年僅六十五歲就離開了朕,未能見證萬國來朝盛世!應該入閣,確實應該!准奏!既然你們都舉薦了,朕也舉薦幾個人。一是故少府梁長翁,為朕謀划內政外事,又謀誅諸霍之亂,堪稱良佐。如果沒有他,朕早就死在亂兵刀下,社稷早就覆亡!二是太子太傅蕭長倩,多次為朕謀划四夷事,平定西域,征服匈奴;又籌謀內政,謀誅霍氏,有先見之明,功勞巨大!」群臣紛紛附議。

蕭望之忙謙虛一番道:「陛下,梁少府有大功於江山社稷,他可以入閣,微臣功勞淺薄,不敢入閣!」病已笑道:「不必謙虛,應該的!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是朕的宗旨!另外,還有典屬國關內侯蘇祭酒!蘇祭酒被困匈奴十九年,堅貞不屈,忠心可昭日月,堪為世人楷模!不僅展示了個人寧死不屈的氣概,也彰顯了我大漢國威!如此忠義之士,如此忠貞不二的節操,豈能不褒讚?」群臣紛紛附議。

丞相於定國趁機問:「陛下,已經十人了,是否還要添加?」病已思忖許久,嘆氣道:「再加最後一人:霍氏!」群臣大驚,紛紛面面相覷。病已接着道:「故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氏輔佐三代,先是平滅桑弘羊叛亂,又有安邦定策之功,功勞在眾人之上。雖然他的夫人毒……了皇后,他的兒子和女婿又陰謀造反,但過是過,功是功,朕不會因為霍家的過磨滅了大將軍的功!讓大將軍入麒麟閣,為天下楷模,受後世億兆人敬仰!」群臣紛紛高呼:「陛下聖明!」

數日後麒麟閣懸掛十一幅畫,栩栩如生。為首的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氏,因功勞最大,又不善教妻育子,病已恐時人議論,命畫師著姓不名,既效仿贊拜不名故事以示恩寵,又警示後人以霍家為鑒。其餘人依次為大司馬衛將軍宣平侯張安世、大司馬車騎將軍龍額侯韓增、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陽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陽城侯劉德、少府梁丘賀、太子太傅蕭望之、典屬國關內侯蘇武。十一人都有大功,且忠心輔佐,畫像懸掛,以示表彰。

不久病已領着群臣前往麒麟閣觀看功臣畫像,感慨道:「麒麟閣功臣只剩太子太傅了,可嘆啊,可惜!後世之臣如果能像畫像上的功臣一樣做個忠臣、賢臣、能臣,天下何愁不治?」

蕭望之趁機道:「陛下,如果要實現這個宏大願望,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整肅吏治!如何整肅吏治?三個辦法:一是年年派七府巡查天下,有功記簿,有罪立罰;二是官員三年一調,然後派使者徹底清查賬冊,有功則賞,有罪必罰;三是讓百姓匿名監督,有罪必誅,有功必賞。」

群臣議論紛紛,淮陽王劉欽興高采烈道:「父皇,兒臣覺得太傅這個主意真好,是萬全之策!皇兄,你覺得呢?」太子劉奭搖頭道:「天下郡國近百,諸縣上千,如果按照太傅所得做,天下官吏都要罵娘了!官員是朝廷鎮壓叛亂的根本,也是朝廷統治的根基,如果官員與朝廷不一心,大漢就危險了!」劉欽皺眉道:「皇兄這話不對,朝廷統治的根基是百姓,不是官員!」二人爭執起來,群臣也莫衷一是。

病已望着太子暗暗嘆息,又對劉欽投以讚許的目光。為平息爭執,病已擺手道:「不必爭了!今日是來瞻仰功臣雄姿,不是來議事的!有事將來再議,都不要再提了!」

外患解決,內憂平息,大漢文化開放,百家學術齊鳴。光《禮》就新出現了三家,分別是戴德的《禮記》八十五篇,戴聖的《禮記》四十九篇,慶普的《禮》等。其中戴德和其侄戴聖又被稱為「大小戴」,其《禮記》也被稱為《大戴禮記》《小戴禮記》。三人都是后蒼的弟子,與蕭望之、匡衡都是師兄弟。

該年三月,病已聽聞各地官學不一致,十分憂心,召來文武百官和眾博士。病已半喜半憂道:「如今百家爭鳴,百花爭艷,不是什麼壞事,朕全力支持。但作為官學,南北不一,東西各異,將來依什麼標準取仕?所以官學必須統一,定個標準出來。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

太子太傅蕭望之上奏道:「陛下,如今各地官學各異,或文本不同,如《尚書》今古文之爭;或註解各異,如《春秋》三傳等。其中光《禮經》就有十多種之多,致使官學混亂。要想統一官學,必須先分辨是非,明白異同,再擇優而選,讓天下士人心服口服!」群臣附議。

病已大喜,召集群儒前往未央宮殿北石渠閣講解五經異同,確立五經統一官學樣本。參加經學會議的有《詩》家淮陽中尉韋玄成、博士張長安、博士薛廣德等,《尚書》家太子少傅周堪、博士歐陽地余、博士林尊、博士張山坿、謁者令假倉等,《禮》家博士戴聖、舍人聞人通漢等,《易》家博士施雔等,《春秋公羊傳》家博士嚴彭祖、侍郎申輓、伊推、宋顯等,《春秋穀梁傳》家議郎尹更始、待詔劉更生、周慶、丁姓等。

病已和太子劉奭、淮陽王劉欽親臨,命太子太傅蕭望之主持會議。蕭望之奉命道:「諸位同僚、博士,陛下有旨,命本官詢問三十個問題,以辨經文異同,諸位都可以根據問題相互詰難,一辯真偽!第一個問題,《經》云:『宗子孤為瘍』,那麼什麼是孤?」

聞人通漢上奏道:「陛下,微臣的師父說男子二十行冠禮,未行冠禮就去世的,被稱為瘍和孤。」

戴聖大笑道:「舍人這話不對。你的意思是男子只要行了冠禮,死後就不稱為瘍和孤。可據在下所知,做了別人宗子者,父親雖在,仍然要稱為孤。而且閣下所說的行了冠禮者,死後不稱為孤,並不符合古禮!《曲禮》云:『孤子當室,冠衣不純采。』孤子當家,自然指成年男子。行了冠禮者也被稱為孤,舍人怎麼解釋?」

聞人通漢不慌不忙道:「父母亡,孝子不忘親,有父母與無父母者衣服自然各異。《記》記載:『父母存,冠衣不純素;父母段,冠衣不純采。』父母去世,孝子當然不能穿純彩的衣服,之所以稱為『孤子當室』只是為了區別衣服罷了。」

「哈哈,舍人這話令人不解,古人說『子亡父母,年近百歲,仍稱孤不斷,並非為了區別衣服,這話怎麼解?」

聞人通漢驚慌道:「古書記載,二十行完冠禮就不能稱孤。之所以稱孤,只是父母去世而已。父母剛逝,子近百歲,雖年老,不得不稱孤。」

戴聖不屑一笑道:「舍人前後矛盾,不足採信!」眾人多附議戴聖,病已也覺得戴聖所說有理。

蕭望之笑道:「第一個問題已經議完,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主意。之所以討論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這個問題關乎繼承合不合法,關乎百姓會不會產生糾紛,當然也與第二個問題有關!第二個問題是:大宗無後,族無庶子,小宗有嫡子,是否該絕父祀以繼大宗?」

聞人通漢剛才略輸一籌,疾聲道:「微臣以為大宗絕嗣,這是天道,父嗣不可絕,否則便是不孝!」戴聖笑道:「這話不對,自古以來,大宗不可絕,此為大孝!否則如果君王為大宗,天下無嗣,豈不是要大亂?」

病已笑道:「戴博士說得對!大宗不可絕,否則天下豈不是要大亂?天下大亂,盜匪橫行,百姓如何自保?接着議吧!」

會後由黃門侍郎梁丘臨整理,有《詩》議奏十二篇,《書》議奏四十二篇,《禮》議奏三十八篇,《易》議奏十篇,《春秋》議奏三十九篇,《論語》議奏十八篇。病已又下詔增立故少府梁丘賀《易》、長信少府夏侯勝《尚書》、博士夏侯建《尚書》和《春秋穀梁傳》博士,並封周慶、丁姓等研究《春秋穀梁傳》者為博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麒麟閣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麒麟閣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5章 麒麟閣功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