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隧道開挖

第288章 隧道開挖

鋼軌鋪到車輛廠剛生產出來的火車頭就可以拖了貨車來回鋼鐵基地運送貨物了,這一來讓鐵路建設的速度再次加快。

那是因為之前用運煤運焦炭運鐵礦石的輕便貨車運送鋼軌、枕木運輸量小,而且是那些輕便貨車乃是臨時救急的,沒有生產多少,長運了鐵路需要的物資會影響到鋼鐵生產。

到這時已經是難於為繼,不過那也是在穿越眾的計劃之中,這時會有火車頭源源不斷造出來這個問題就獲得了解決,不再成為影響到鐵路建設的問題了。

就算是鋼鐵基地不久也會用上真正的貨車火車了,那些輕便貨車主要改為鐵路建設的短途運輸之用了,因為它們的運輸量也就是在百噸左右還速度慢,長途運輸用不上,

不過在短途運輸上或運送物品不多時卻是作用不小,比如鋪鐵路最上面的大石子道渣都是沿途設立採石場的辦法解決。如此辦法乃是減少運輸量,還有雖稱之為華北平原也是有一些山包的。

那些山頭丘陵地帶即便是風化嚴重,以土石山為主,但一二百公里找出一處距離鐵路較近的岩石山還是有的。即便是山皮厚一些山土也可以作路基土的,或國省道建設墊路基之用的。

還有一二百公里內設一個採石場不僅鐵路上要用,造房子、築路、蓋工廠、造橋等等的混凝土最大用量的乃是石子。大體上石子四到八份、沙二到四對一份水泥,要求高的混凝土也是石子佔大頭,所以要建設採石場肯定要普遍設立才可以。

還有大小橋涵那基礎的橋墩只能現場施工,但沉箱、橋板的要求非常高,模具的要求也非常高,包括混凝土必須機械拌和才能達到要求外,那鋼筋混凝土的澆注、震實等工藝要求沒有現代產品的機械根本不可能。

而從現代採購數量不可能大,包括發電機、熟練技術工人、吊裝設備等等因素,橋板製造與吊裝施工隊還是集中在橋樑製造廠一起製造才可以保質保量又高效省錢,就是如此一來就要有運輸車輛,還有隻能沿一條線架橋會影響工期的。

還好在在北方橋樑不多,到南方可以採用水運,還有這話早了一點,鐵路建造到南方還要幾年時間。這時候穿越眾考慮的是鐵路過黃河問題,那是因為歷史上黃河在後面三百年間還多次改道。

這就要決定黃河保持現在河道還是現在就改為用後世河道,對這個問題十八人也是根本沒有多少見識,從網上徵求意見也只是各說各話很難驗證,讓十八人也不知聽誰說的話好。

再想到他們已經開始着手將黃河中上游的人逐漸移民一部分,在那個地區還會推廣退耕還林還草的辦法,加推廣少耕免耕種植技術,這些措施會大大減輕泥土流失。

而黃河改道乃是泥沙過多沉積抬高了河床,致使兩岸堤壩來不及隨之增高加固就會決口,嚴重了就會改道,所以降低河水泥沙含量就可以降低大部分風險了。

再說現在潘季馴的治黃措施是束水沖沙乃是古代到現代仍然不能放棄的治黃第一良策,束水沖沙乃是人為收窄河道,讓河水湍急而不僅不會沉積甚至是還會將河床向下沖刷。

本來堅持這辦法已經產生了效果,但歷史上這時開始漸漸進入亂世,致使數十年沒怎麼精心按這辦法施行,等到事急已經遲了,但這時不可能再進入亂世,穿越眾仍然可以用束水攻沙辦法維持現在的河道。

加上上游來沙大量減少,有了水泥修築沖沙堤壩束水沖沙效果會更好幾分,再似後世辦法,在黃河沿線移民一部分修建起一些遲洪屯水區,如此黃河再改道的可能性就不大可能了。

經這樣安排與籌劃黃河保持在現代位置,或只作小範圍調整的決定就順理成章。有了這個決定與計劃,第二點是火車京廣線過黃河怎麼辦?

所謂怎麼辦也就是造橋還是挖隧道的選擇,當然這兩個選擇都是不大好辦的選擇。黃河上造橋的技術資料容易找,主要還是投資大或主要是設備需要不少外,下游造橋對黃河行船也不大好。

反倒是隧道挖掘也一樣困難重重,因為起碼也是五六千米以上長度,凈高五米寬四米的通道才能通火車。如此的話挖掘一米也有五十多噸泥土,還要加上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隧道拱道每一米少不了六七立方米,這個工程量極大。

而且是最好還要挖掘一個通車的隧道,這樣兩個隧道就算是鋼筋混凝土也是需要十萬左右立方米。好消息是這時代人力充足,還有黃河懸河底下的泥土條件比較好挖。

那不是大山裏挖隧道岩石難挖還是小事,那流沙、斷層、地下河、碎石段、瓦斯突出等等惡劣地質層出不窮還不可能預見,相比之下泥土再難挖也是有限的,最擔心的當是滲水這方面可以用挖深一點來解決。

另外有現代的測量工具,在保持方向與水平上不必擔心,有電燈、鼓風機也不必擔心照明與通風。就因為這樣過黃河隧道已經挖了一年多了,只是到現在也沒有一千米長,好消息是一直平安無事。

鐵路在天啟十年正式要正式建成使用了,穿越眾其它方面的建設也是一樣步步向前年年向前。如這時海南種植的橡膠樹就有了上萬畝,其中最早種植試驗產過膠了。

還有劍蘭種植也在持續擴大,因為這種纖維的繩纜比麻纖維更耐腐耐磨更牢固,不僅穿越眾他們自己不斷擴張的船隻要用,因為制繩工藝先進,價廉物美也成了對外銷售的產品之一了。

除了海南在大種橡膠樹、黃花梨、紫檀、劍蘭、椰子樹、咖啡等經濟樹木外,在山東種植的長絨細棉花、煙葉,還有在各處零星養殖的細毛綿羊這時都規模擴大了不小。

這帶來了相關產業的大發展,那是因為在海南種植的經濟樹木收穫期比較長,如黃花梨、紫檀等名貴樹木起碼要在十八人行將就木時才可能成材還是小材,真是要大材那隻能是他們的子子孫孫才可以。

所以一般人不可能種植那種樹木,因為完全為子孫在種外擔心到那時子孫能否享受。穿越眾會種植主要是那些山嶺不值錢,大片的谷地種植橡膠樹,不耐曬的咖啡種植在山坡,黃花梨等就在森林裏找一些小空地種了也不當回事的。

海南種植的除劍蘭都是幾年後才能見效的經濟林木,那長絨棉花當年種植當年就有收穫,收穫的棉花織成了布即便是所用的紡紗機、織機比現代的差許多,但比這時代的機器好又高效,這時織出的布質量比這時代可是好了太多了。

首先土布那個紗粗細不一外總體上比穿越眾紡紗技術差不止一個檔次,按後世的標準這時土布每厘米長度只有二三十根紗,但穿越眾生產的布達到了五十根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跨界商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跨界商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8章 隧道開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