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十萬大獎(6)

第1389章 十萬大獎(6)

他們主張「知輔行主」,意為做人不能大談空論,要有自身想法和實際行動。

二、提倡求真務實、實學實用。

儘管東林書院和我國古代其他書院一樣,講學和學術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儒家經史著述,但其不論在內容上、形式上和方法上都針對性、實用性較強,強調從實際出發,注重講實學,辦實事,有實用,求實益。

這一點在東林書院的組織管理、規章制度、講學和學術研究的內容、方法,以及關於東林講學活動情況和顧憲成、高攀龍等東林領袖生平言行的記載中,都有比較清楚的反映。

諸如:《東林書院會約儀式》第一條強調,會講屬業餘自願性質,所以參加會講的通知不必要求每個人都來參加。

第三條規定,舉行會講時,主持會講的會主由大小會公推產生,根據實際需要,由不同學者擔任;第四條規定,每次會講推舉一人講《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即「四書」中的一段內容,然後大家「有問則問,有商量則商量」。

第十一條強調要盡量簡化來與會的學人之間的交拜手續,不搞繁瑣的禮節和形式主義。

政治主張

開放言路,反對宦官干政,反對礦稅,是東林黨的三項具體主張。

明朝中期以後,江南地區的商品經濟和工場手工業更加發展。

在一些工商業發達的城市,商人、作坊主、手工匠以及其他城市平民,開始形成為一支新的社會力量,給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鬥爭帶來了新的影響。

東林黨就有不少人是中小地主兼營工商的。

他們有的人突破了傳統的農為國本的經濟思想,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新觀點。

如趙南星說:「士農工商,生人之本業。」

李應升反對關卡重重、商稅繁多,要求執政者「愛商恤民,上不妨工而下利於途(指販運)」。

可是從1596年(萬曆二十四年)起,神宗派宦官到各地採礦和徵稅。

神宗一開始派出礦監、稅使,東林黨人就表示反對。

山西巡撫魏允貞在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上疏指出:宦官出領礦、稅,為民禍害。

魏允貞因此受到神宗的切責。

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大學士葉向高上疏要求罷撤礦監、稅使。

同年,吏部侍郎馮琦上奏說:這些礦監、稅使不但使貧者斷絕生計,富人也蒙受其害,這樣下去,勢必激起大亂。

李三才反對礦監、稅使的言行,在當時影響最大。

他於1599年(萬曆二十七年)就任鳳陽巡撫。

在鳳陽巡撫管轄的地區內,有好幾個礦監、稅使,殘害百姓。

李三才在1600年(萬曆二十八年)五月上疏萬曆帝,揭露萬曆帝派遣稅使、礦監這一弊政的要害。

李三才任職鳳陽巡撫期間,曾經嚴懲太監陳增的爪牙,罪大的則加以捕殺,打擊了陳增的氣焰。

他還奏劾陳增的重要幫凶程守訓貪贓數十萬銀兩等罪,使程及其同夥被捕解京,終於伏法,遠近大快。

史書上說,李三才「以折稅監得民心」。

兩淮地區發生災荒時,他經報請朝廷獲准,對災民加以賑濟,還免除了應納的「馬價」(一種苛稅的名目),因此李三才的言行贏得了民心和朝野正直人士的讚揚,聲望日隆,有可能被推舉進入內閣。

齊、楚、浙黨一派官員生怕李三才入閣會對自己不利,就連連上疏攻擊李三才奸詐貪橫。

顧憲成等東林黨人則駁斥這些讕言,於是雙方又發生了一場筆墨官司。

由於一再受到攻訐,1611年(萬曆三十九),李三才不得已自動辭職。

這就是當時喧鬧得不可開交的李三才入閣事件。

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死去,朝廷宣佈撤掉一切礦監、稅使,過去因反對礦監、稅使而被處分的官員也酌量起用。

至此,反對礦、稅之弊的鬥爭以取得一定程度的勝利而告一段落。

結果

由於東林黨人開放言路指責朝政,觸動熹宗時專權的大太監魏忠賢,魏忠賢開館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維華的基礎上纂輯萬曆、泰昌、天啟三朝有關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大案的檔案資料,打擊東林黨,同時造編《東林點將錄》等文件上報朝廷,1625年(天啟五年),明熹宗下詔,燒毀全國書院。

次年,東林書院被拆毀。

東林黨人也遭到打擊,楊漣、左光斗等許多著名的東林黨人都遭到魏忠賢及其黨羽的殺害。

有「東林六君子」「東林七君子」之說。

1627年(天啟七年),崇禎帝即位,魏忠賢被貶南直隸鳳陽府看守皇陵,後魏忠賢畏罪自殺,閹黨成員被革職下獄乃至處死,自此,閹黨集團被徹底剿滅。

正因如此,東林黨人餘人才免遭打擊。

1629年(崇禎二年),崇禎皇帝下令為遭到迫害的東林黨人恢複名譽,並下詔修復東林書院。

影響

東林黨人號稱「清流」,影響着天下的輿論。

上述皇位繼承權之爭和京察之爭,都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

但是,這並不能掩沒東林黨人在這些鬥爭中力圖革新朝政、反對統治集團中最反動腐朽勢力的進步作用。

由於東林黨人威脅到其他非東林黨人的利益,許多非東林黨的官員為自保也紛紛以地域為單位,以高官為領袖,結成幫派,一時朝中宣黨、浙黨、楚黨、齊黨林立,他們聯合起來打擊東林黨人。

鬥爭由原來的閣部之爭和門戶之爭逐漸演變為黨派鬥爭,規模進一步升級,性質更加嚴重,影響也更加惡劣,明代政爭急劇惡化,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

東林黨人代表了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並藉著崇禎帝清除魏忠賢勢力的時機,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貿易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的稅負,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朝廷的稅收來源更加依賴於普通的農民,再加上當時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農民破產,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導致了明末的農民大起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承德圍棋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承德圍棋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89章 十萬大獎(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