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第三百零二章

「不過現在我們要怎麼從這兒出去?」古青鳥忍不住看像是四周,結果沒有發現任何的出口,原來他們明明是從身後跳進來的,結果跳進來之後所佔的這個地方就是一塊平地,身後也沒有進來的通道,而在外面看到的那層白光,在這裏好像消失不見了一樣,沒有什麼白色的光芒,也沒有什麼邊界,在這裏面的遠處,就是一片無邊無際的白色,就好像空間無限一樣,讓古青鳥不由得好奇,他們到底要在呢么從這兒離開。

蘭陵說道:「想要離開還是很簡單的,雖然我們看不到之類的辯解,也看不到任何的出口,但是這裏本身就是一個笑道空間,只不過是被包裹起來了而已,之前我們看到的白光就是這個空間的限制邊緣,也就說明這個空間的是有限的,並不是像看起來那樣一望無際的。我們之前從外面直接就跳進了這個空間裏面,是因為我們直接從邊界穿越了進來,而想要出去,只需要找到一個靠近邊界的地方跳出去就行了。」

古青鳥看了看四周,說道:「那我們要走到遠處尋找這個空間的邊界嗎?」

蘭陵笑了:「如果你這樣走下去,恐怕永遠都走不到盡頭,這個空間雖然是有限的,但是很神奇,你應該看到了,之前我們進來的時候,在外面的空間呈現的是一個球體,你覺得一個空間為什麼會變成球體?難道這裏就是一個平面的空間,然後被包裹在一個大球裏面了,平面的空間作為球體的一個界面存在的嗎?」

古青鳥納悶:「不是嗎?」

蘭陵搖頭:「當然不是了,空間的邊界不是這麼算的。這種對於空間的誤解本身就很錯誤,既然空間是空間,那麼為什麼會變成一個平面?你感覺到的地面是平的,只是因為你身在空間裏面而已,因為如果你本身出在空間當中,不管空間發生什麼樣的形變,你也會相應的隨着空間進行同等程度的形變,所以不管空間變成了什麼形狀,你都感覺不到空間的形變,因為你的感官是相對於空間來說的,而在空間外,感官的參照物卻是另一個空間。根據相對論的解釋,當一個有質量的物體體積趨於0時,其引力會達到無法想像的地步,從而改變空間,導致光都無法在其空間里逃避,進而形成時空扭曲。「大爆炸宇宙論」(TheBigBa

gTheo

y)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脹形成的。1927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Geo

gesLemat

e)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假說提出星系的紅移量與星系間的距離成正比的哈勃定律,並推導出星系都在互相遠離的宇宙膨脹說。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該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是伽莫夫。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上世紀末,對Ia超新星的觀測顯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因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組成。空間可以伸長這一事實看上去似乎離奇古怪,不過這卻是1915年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發表以來科學家們早就熟知的概念。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實際上是空間(嚴格地說是時空)彎曲或變形的一種表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空間是有彈性的,可以按某種方式彎曲或伸長,具體情況取決於物質的排列。這個思想已為觀測所充分證實。膨脹空間的基本概念可通過一項簡單的模擬來加以理解。想像在一條鬆緊帶上縫有一排紐扣。假定從鬆緊帶的兩端把它拉長,結果所有的紐扣都彼此遠離。不論我們選擇從哪個紐扣來看,它鄰側的紐扣似乎都在遠離,而且這種膨脹是處處相同的,不存在特殊的中心。當然,我們在畫這排紐扣時,它有一個中心紐扣,但這與系統的膨脹方式毫不相干。只要把這條帶紐扣的鬆緊帶無限加長,或環成一個圓圈,這個中心便不再存在了。從任意一個紐扣來看,離它最近的紐扣以某種速度退行,再下一個紐扣則以兩倍數度退行,依此類推。在你看來,紐扣離得越遠,它退行得越快。因此這種膨脹意味着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正比-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關係。藉助這個圖像,我們就可想像出光波是,難怪哈勃發現,紅移量與距離成正比,同這個簡單的圖像模擬結果完全一致。既然宇宙空間都具有邊界,那麼普通空間的邊界肯定是存在的,只不過我們在空間中之中,很難觀測到而已,宇宙空間的邊界遙遠不可尋找,所以只能通過對於星體的觀測來進行推斷,而我們所在的這個空間顯然更加的簡單,它從外面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球體,其實並非是將空間束縛在了那個球體當中,而是將空間盡量地在球體當中展開來。你可以當成是一個空間徹底貼合在球體的內表面上,我們現在站立的平面,其實就是球體的內表面,也就是說,這個空間當中,我們頭頂上是球體的中心,而腳下的地方就是這個空間的邊界。」

古青鳥抬起腳來在地面上踩了兩腳,嘗試了一下說道:「那我們到底要在怎麼從這裏面出去?既然腳下是空間的邊界,難道我們要打破這裏的地板嗎?」

蘭陵說:「打破空間的邊界其實還是很簡答的,尤其是這樣一個個性鮮明,而且邊界明確的小空間。既然這個空間個性鮮明,而且帶有足夠的屬性能量,那麼就可以用屬性能量輕易地來穿梭這個空間的邊界,只需要泥漿自己的能量調整到陽屬性,和這個空間的邊界能量相同,就可以穿越到這個空間的外面而不收到空間本身的阻擋,這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雖然你是女生,本身的能量屬於陰性,但是陰陽相生,孤陰不成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身上的能量沒有絕對的陰陽可以說,所以女性也可以暫時性地將能量轉化成陽屬性,男人也可以暫時將能量轉化為陰屬性。陰陽哲理自身具有三個特點:統一、對立和互化。在思維上它是算籌(算數)和占卜(邏輯)不可分割的玄節點。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進位都充分彰顯了陰陽的生命力。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學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礎概念之一。陰陽有四對關係: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這概念。八卦中具有的陰陽關係有這樣幾組,乾坤之陰陽,艮兌之陰陽,震巽之陰陽,坎離之陰陽。這些雖同屬陰陽關係,但又有所區別,不可一概而論。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部分:乾坤之陰陽互體關係,這裏的互體是指:雙方因為對方的存在而存在。通俗地講就是有了地的概念才相對有了地之上的天的概念。反過來,天是指地上的天,沒有了這個天也就沒有了與之對應的地。天是因為地的存在而存在,地是因為天的存在而存在。艮兌之陰陽是化育關係,這裏的化育是指:產生、孕育、創造新事物的能力。艮兌兩卦之相互作用就會產生孕育創造出新事物。從伏羲易理論的角度來看,大家對照《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中圓圖方位,兌宮在東南,艮宮在西北,此方位正與中國這塊土地的地理環境相符。從中原的角度來看,東南為大海、西北為高原,東南為兌宮方位,西北為艮宮方位,正好符合《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所揭示的規律,這就是為什麼在中華大地上孕育出的人群有無比的創造力,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與智慧,這樣才有了中華民族至少六千年的生生不息。也正是由於艮兌的陰陽作用,使得中華大地上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發明、新的創造,能永世存在和發展,不斷適應時代的變遷,勇站潮頭。這些都是化育功能的表現。「人」傑「地」靈不是虛妄之辭,它蘊含着豐富的內涵,人與地是會相互感應的。震巽之陰陽同根關係,這裏的同根是指:同一起源,就是震巽兩卦都起源於震卦的意思。坎離之陰陽對立關係,這裏的對立是指:完全相反的兩種作用。這兩種相反的作用在外部對對方產生影響與進入到對方內部所產生的影響,在表現上完全不同。由此可見,八卦中的陰陽性質並不完全相同。不能一講到陰陽,就只有陰陽對立的片面觀念,還要注意區別對待,遵從共性,明辨差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陰陽轉換幾乎在一念之間,既然因可以生養,楊也可以聲音,那麼只需要將陰陽溝通起來,讓其中一方漸漸變得壯大就好了。來,拉住我的手,我帶你感受體內陰陽的具體情況。」

古青鳥點點頭,伸手拉住了蘭陵的手,然後就感覺到一股能量正在自己身體裏面遊走起來,按照天窺秘法的運行路線走了一圈之後,古青鳥就奇特的發現,在這股能量的帶領下,他身體裏面所蘊含着的能量似乎找到了一個凝聚點,以前分散在身體各處或者凝聚在丹田當中的能量跟這種凝聚起來的能量是不同的,平時在丹田當中和經脈當中的力量,其實並非是受到古青鳥控制的力量,能量在丹田裏,或者經脈當中,不受古青鳥的控制,雖然運轉功法的時候能量也會受到功法的控制而遊走,但是那是能量的本能,是能量本身開始環繞着經脈和能量在做着自我運動,古青鳥在其中只是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意守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幫助意識進入氣功入靜狀態,並在此基礎上發揮意識能動性,主動感知和調整自身功能活動,來達到良好效果的練功方法與過程。意守丹田,是練功人將意念集中並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練功方法,是眾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種。更確切地講,這種方法屬於意守自身部位類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實際練功時,人們是無法將意念僅僅守在一個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為中心的一個範圍內。而經脈本身作為能量的運轉通道,其實是一種玄之又玄的存在,丹田和經脈的所在,只是在意識當中,如果非要說他們在身體的某個地方的話,恐怕很難能夠找到一個將推動的存在,所以說,丹田和靜脈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在出入門的修行者眼前,是根本沒有辦法操控的,只能是用功法來運轉能量。而就在這個時候,古青鳥就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身體當中的各種經脈脈絡,閉上眼睛甚至彷彿能夠看得到身體裏面的經脈走向,能量就從丹田當中出來,然後順着這些路徑不斷地運轉起來,最終遍佈了全身,這種鞥能量有一種如臂使指的感覺。

蘭陵沉聲道:「仔細感受這些能量,這些能量的運轉,其實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流動的,能量本身有一種律動,類似於渦流,在流動當中會自主地按照一種旋轉方式向前捲動,感受到了沒有?」

古青鳥仔細感覺,果然感受到了蘭陵說的這種特徵,這些能量在經脈當中就像是在水管裏面的水一樣,但是並非是正常平直流動的,而是在旋轉着前進,而這種旋轉,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律動,隨着能量的旋轉,一種屬性的味道就從能量的當中產生了,而古青鳥看到能量在向前逆時針旋轉,這就是陰屬性的力量來源。水流漩渦是因為科氏力。因此北半球的漩渦是逆時針旋轉,南半球是順時針。而陰陽能量也正是因此而分類的,陰屬性能量逆時針運轉,陽屬性能量順時針運轉,這是陰陽屬性的根本。如果想要改變身體當中能量的屬性,首先就要改變這些能量隕星時候的旋轉方向。

「感受自己身體當中的能量,這些能量其實都是從丹田當中產生的,丹田就像是一個發動機,將能量匯聚起來,然後釋放出來,釋放出來的能量按照丹田當中的噴涌方式,形成了固定的旋轉方向,而男女有別,所產生的旋轉方向也是不同的。將意識集中在丹田之上,你擁有心眼和異瞳,應該很輕鬆就鞥能夠做到這一點。然後將自己的意識集中在丹田上,控制住它,盡量讓塔慢慢地將輸出變得平緩起來,盡量讓丹田變得穩定,穩定之後,將它掐斷,等到丹田再次輸出能量的時候,能量會因為丹田的暫時停滯而產生紊亂,這個時候剛剛輸出的能量會有一瞬間的逆轉,旋轉方向會呈現出和之前不同的狀態,你只需要抓住這種短暫的異變,然後將這種異變慢慢地控制住,讓丹田裏產生的能量全都以這種慣性輸出出來,就可以完成能量的陰陽轉換了。」

古青鳥點點頭,嘗試着用蘭陵所說的方式來感受丹田的存在,然後控制着丹田趨於穩定,就像是在控制住一個水泵一樣。水泵開動前,先將泵和進水管灌滿水,水泵運轉后,在葉輪高速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葉輪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壓入蝸殼,葉輪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氣壓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補充了這個空間。繼而吸入的水又被葉輪甩出經蝸殼而進入出水管。由此可見,若離心泵葉輪不斷旋轉,則可連續吸水、壓水,水便可源源不斷地從低處揚到高處或遠方。綜上所述,離心泵是由於在葉輪的高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將水提向高處的,故稱離心泵。古青鳥感受到丹田當中的能量運轉的大概也是一種類似的原理,在丹田當中產生了能量的壓差,而壓差的源頭是能量不斷旋轉的離心力,類似於一種能量真空的狀態,而這種狀態短暫存在,之後就會將能量轉化為旋轉的能量,讓能量具有向前的動力。離心力是一種虛擬力,是一種慣性的體現,它使旋轉的物體遠離它的旋轉中心。在牛頓力學里,離心力曾被用於表述兩個不同的概念:在一個非慣性參考系下觀測到的一種慣性力,向心力的平衡。在拉格朗日力學下,離心力有時被用來描述在某個廣義坐標下的廣義力。在通常語境下,離心力並不是真實存在的力。它的作用只是為了在旋轉參考系(非慣性參考系)下,牛頓運動定律依然能夠使用。在慣性參考系下是沒有離心力的,在非慣性參考系下(如旋轉參考系)才需要有慣性力,否則牛頓運動定律不能使用。當物體在做非直線運動時(非牛頓環境,例如:圓周運動或轉彎運動),因物體一定有本身的質量存在,質量造成的慣性會強迫物體繼續朝着運動軌跡的切線方向(原來那一瞬間前進的直線方向)前進,而非順着接下來轉彎過去的方向走。若這個在做非直線運動的物體(例如:車)上有乘客的話,乘客由於同樣隨着車子做轉彎運動,會受到車子向乘客提供的向心力,但是若以乘客為參照系,由於該參照係為非慣性系,他會受到與他相對靜止的車子給他的一個指向圓心的向心力作用,但同時他也會給車子一個反向等大,由圓心指向外的力,就好像沒有車子他就要被甩出去一樣,這個力就是所謂的離心力。由於處於非慣性系中,此狀況下物體所感受的力並非真實,所以有些說法會稱這種現象為「離心運動」。我們通常是以地面做參考系,可設想地面是靜止的,或者在不太長的距離中把地面運動視為勻速直線運動,即慣性參考系,牛頓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才總結出了運動定律。如果參考系是變速的,即非慣性參考系,牛頓定律就不能直接應用了,因此人們假想出了「慣性」來解決牛頓定律的應用問題。慣性離心力是非慣性系中的假想力。下面舉勻速圓周運動例子: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方向時刻變化,說明有向心加速度,而向心加速度方向也時刻變化,這是個典型的非慣性系。如果有個大轉盤在作勻速圓周運動,你坐到盤上不要看周圍景物,此時就把自己置身於非慣性系了,你肯定會感覺到有某種力量想把自己推下來,而此時又沒有任何施力物推你,這種力量就稱為慣性離心力。最後提醒一點,所謂"慣性力"只存在於非慣性系,是一種虛擬力,是為了將牛頓定律推廣到非慣性繫上使用而虛擬的一種力,在加上這樣的虛擬力后除了牛頓第三定律外,牛頓力學中的各種定律、定理在非慣性繫上都可以得以運用。古青鳥雖然不能夠操控這種離心力,但是完全能夠操控自己的丹田,就像蘭陵說的,將丹田暫時停轉之後,能量的旋轉暫時消失,而真空狀態出現在輸出的方向上,能量再次啟動的時候,就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紊亂。

這種紊亂讓能量能夠改變旋轉的方向,於是古青鳥嘗試着讓丹田慢慢地平靜下來,變得平緩穩定,漸漸地形成了一種能量輸出的下降趨勢,而隨着丹田提供的能量下降,身體里的能量運轉也開始變得平和起來,進入丹田的能量速度和輸出丹田的能量速度漸漸地開始持平,持平之後,能量的旋轉似乎也開始減弱了許多,甚至到最後都有點停止轉動的趨勢,於是這個時候,古青鳥突然將丹田停止了一瞬間,等到能量的輸出出現一段時間的空擋之後,再次將丹田全力催動,一股巨大的能量開始從丹田當中噴薄而出,順着經脈向前噴涌,而這一刻出現的能量就呈現出了一種混亂的裝填,沒有穩定的旋轉方向,甚至就像是一團亂流。湍流是流體的一種流動狀態。當流速很小時,流體分層流動,互不混合,稱為層流,也稱為穩流或片流;逐漸增加流速,流體的流線開始出現波浪狀的擺動,擺動的頻率及振幅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種流況稱為過渡流;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層流被破壞,相鄰流層間不但有滑動,還有混合。這時的流體作不規則運動,有垂直於流管軸線方向的分速度產生,這種運動稱為湍流,又稱為亂流、擾流或紊流。湍流是在大雷諾數下發生的,雷諾數較小時,黏滯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慣性力,流場中流速的擾動會因黏滯力而衰減,流體流動穩定,為層流;反之,若雷諾數較大時,慣性力對流場的影響大於黏滯力,流體流動較不穩定,流速的微小變化容易發展、增強,形成紊亂、不規則的湍流流場。湍流基本特徵是流體微團運動的隨機性。湍流微團不僅有橫向脈動,而且有相對於流體總運動的反向運動,因而流體微團的軌跡極其紊亂,隨時間變化很快)。湍流中最重要的現象是由這種隨機運動引起的動量、熱量和質量的傳遞,其傳遞速率比層流高好幾個數量級。所以在這一瞬間尋找那一段能夠控制得住的逆向轉動能量難上加難,古青鳥認真地盯着這一段能量當中的所有亂流形態,他們不只是有逆時針旋轉和順時針旋轉,甚至還分為好幾個層面,每一個成天上都有不同方向的能量在運動,古青鳥皺起了眉頭,盡量地仔細觀察著,然後終於找到了一點點正常旋轉的能量從丹田當中輸出出來,於是趕緊控制着這一段能量,想要將這種正常的旋轉給保持住,結果還沒等古青鳥用力,能量就又換了一個形態輸出,時機稍縱即逝,根本不給她機會,然後沒過多久,亂流消失了,能量重新變成了逆時針運轉,能量的真空帶和亂流區與順着經脈遊走,其實也並沒有給古青鳥帶來什麼不適,重新回到丹田之後,這兩段能量就消失不見了,再次從丹田裏出來的就是正常的能量段。

古青鳥睜開眼睛,忍不住喘了一口氣,說道:「這也太難了。」

蘭陵笑着說:「其實依靠經驗的方面更多一點,只要熟悉了,應該就能夠很輕易的操縱,就算不能夠將屬性全部轉換,輕鬆地做到暫時轉換應該不是問題,你可以多試幾次,應該就能夠找到竅門了。你剛剛應該也感受到了,掌握這種能量的轉換理論上雖然很簡單,但是重要的並非是理論,而是把握時機,時機把握不住,能夠控制的能量段消失了,那麼這一次轉換就會功虧一簣,說到底不過是熟能生巧而已。」

古青鳥點點頭,:「我再嘗試一下,好在我們還有時間。」

蘭陵就坐在古青鳥的身邊,看着她開始不斷地重複著剛剛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還是生澀的,緩慢的,因為那是在蘭陵的幫助下才擁有的能力,但是慢慢地,古青鳥就將這種事情習慣了,能偶固迅速將能量變得緩慢,然後掐斷丹田,這樣的操作越來越熟練古青鳥也變得額越來越得心應手,相應的在尋找下一個時機之間的時間也就變短了,終於在一次嘗試的時候,古青鳥抓住了一段正常順時針旋轉的能量,讓它所產生的慣性繼續保持了下來,並且讓它繼續輸出出去,將屬性的能量轉換成了陽屬性。但是還沒等這股能量運轉經脈的一半,古青鳥突然就泄力了,丹田裏的能量突然就轉了一下,變回了逆時針旋轉。

睜開眼睛喘了兩口氣,古青鳥說道:「控制住丹田的輸出之後好像很難的樣子,輸出出去的順時針旋轉能量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控制,不然會到丹田的時候旋轉就會停止,經脈裏面好像具有逆時針旋轉的螺旋,就像是膛線一樣,讓經脈里的能量能夠保持旋轉方向,改變了旋轉方向就會產生特別大的阻力,如果不儘力維持,就會慢慢地變回去,既要控制能量又要控制丹田,而能量從丹田裏面出去之後越走越遠,控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實在是有點難受。」

氣功修鍊常見周天之說。周天者,圓也,氣路之行徑也。圓者,周而復始,連綿不斷之也。小周天,小圓。大周天,大圓。無論是正圓、橢圓、長圓、短圓,真線之來去、曲折之往複、上下之接續、人天之交換,皆可稱之為周天。小周天,常指任、督二脈之循環。廣義地說,左手、右手三陰三陽之單獨循環,左足、右足三陰三陽之單獨循環,帶脈之單獨循環,五臟六腑之單獨循環以及百會與會陰和百會與湧泉之上下交接等等,亦可稱為小周天。大周天,有體內體外之分。體內大周天是指全身經絡之大循環。體外大周天是指人體之氣與天地自然之氣相互交換。何謂意通就是自己的意念沿着周天路線走一圈。意念走了一圈,必然會給周天氣血之運行帶來一定推動作用,意念強者,推動作用大些,意念弱者,推動作用小些。所謂「意到氣到,氣到力到,力到生效」是也,都會給治病強身帶來益處。何謂氣通氣通者,氣足而自通之謂也。這是練功有成的一個重要標誌。到了這個階段,周天氣血之運行,既可隨心所欲地自由調動,亦能在無意之中常常自動運行。這就是「我不練功功練我,人不練功功自練」的高級氣功階段。所謂「周天一通,百病不生」,正是指此。然而,非經持之以恆且悟之得法的長期修鍊,是很難達到這個境界的。一般人不可重言輕修,刻意追求,更不要聽信什麼「周天可以速成」之流言。

蘭陵笑着說:「經脈當中確實有控制能量旋轉方向的一些紋路,正是因為這些紋路的原因,剛開始從丹田裏面出來的亂流才能夠自己變成正常旋轉的能量輸出,既然你將這種紋路砍成是跟膛線一樣,那麼應該也知道膛線的工作原理。膛線,又名來複線。由於其截面形狀類似風車,又稱風車線。膛線可以說是槍管的靈魂,膛線的作用在於賦予彈頭旋轉的能力,使彈頭在出膛之後,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雖然在15世紀就有使用膛線的紀錄,但是由於製造工藝的困難,直到19世紀才得以普及。膛線的的歷史相當悠久,十五世紀就已經出現,但直到十九世紀才大規模裝備各國軍隊。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決定性的原因是前裝線膛槍裝填速度太慢。由於彈丸必須嵌入膛線才能隨着膛線旋轉,所以彈丸的直徑必須大於膛線的陽線直徑,這就使得前裝線膛槍的裝填非常費力,士兵往往需要用鎚子敲擊送彈棍才能將彈丸裝進槍膛。射擊速度也因此降低到滑膛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慢。這麼低的射速,對於軍隊來說是無法容忍的。所以在膛線發明后的兩百年間,線膛槍在軍隊中只是配角,直到法軍奧爾良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在十九世紀中葉發明米涅彈。米涅彈的口徑比前裝線膛槍的陽線直徑要小一圈,解決了填彈困難的問題。米涅彈的彈丸底部有一個圓錐形的小洞。發射時,**燃氣使彈丸尾部膨脹,嵌入膛線,隨着膛線高速旋轉出膛。由於米涅彈的直徑小於槍管口徑,使得裝填更為容易,前裝線膛槍的射速大為提升。解決裝填問題后,前裝線膛槍迅速在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普及。槍管的長度對射擊的初速,有很大的影響.在一定的長度內,越長越好,這是人類很早就發現的事實.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各國使用的步槍槍管長達30寸以上,因為當時的戰術想法是想要步槍兵能及遠.但是在一定的長度之後,其所能取得的效益有限,只是徒然增加重量,而且使用不便.因此後來標準的步兵武器槍管長度,大多減少到20寸到24寸之間。所以隨着經脈的延長,能量的旋轉肯定是要受到很大的影響的,所以改變能量的旋轉,最大的難點就在於這裏了,如何長時間保持這種狀態,這就不是什麼慣性的問題了,是操作能力的問題。但是其實根本上來說,你現在難以控制這種旋轉,還是因為修為境界不太夠,身體里的能量不多,壓縮力不夠,丹田輸出之後能量的最大速度沒有俺么快,運轉一個周天幾乎都要幾分鐘的時間,如果修為境界高的人,幾乎一秒鐘就能夠完成一個周天的運轉,就不用費勁心思去維持能量的旋轉方向了,只需要剛開始改變就好。」

古青鳥嘆了一口氣說道:「那我到底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掌握這種方法?」

蘭陵伸手拍了拍古青鳥的頭說道:「沒關係,慢慢來,來,我幫你熟悉一下控制。」

於是蘭陵再次將能量輸出到了古青鳥的身體當中,在古青鳥抓住那個時機將能量的輸出變成順時針旋轉之後,帶着古青鳥的心神控制着能量繼續保持順時針旋轉的裝填,有了蘭陵的照拂,古青鳥在關鍵的時候也能夠暫時放下對於先流出來那部分能量的掌控,在丹田輸出開始變化的時候即時將能量輸出穩定在現有的旋轉方向上,終於完成了一圈能量的運轉,當一個周天的能量運轉完畢之後,古青鳥就感覺到,陽屬性的能量似乎能夠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保持能力了。

蘭陵說道:「能量轉換完之後,應該有一段時間的保持期,這是很正常的,但是過不了多久在丹田的帶動和經脈當中那種紋路的控制下,旋轉方向就會慢慢地發生改變,重新自我調節成原來的狀態。這時人體當中正常的自我調節現象,其實跟身體上的調節沒有什麼兩樣。不過現在我們不需要繼續保持下去,有了這種轉換就足夠了,來,跟我一起把能量輸出的到地面上,然後我們就能夠出去了。」

古青鳥都點點頭,然後將能量匯聚到腳下,果然感覺到一陣能量向榮的觸感傳來,然後腳底下一空,就如同墜入了雲霧當中,在一瞬間的失重和恍惚之後,古青鳥就發現,自己已經回到了原來那片充滿死氣的世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青鳥異聞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青鳥異聞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零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