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

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

有些事,沒有發生之前,真的不好去判斷結果。這一次出兵就是如此。

在這次出兵之前,趙曦沒想到會是以這樣的方式收場。趙曦的判斷里,應該是北遼停止內戰,然後集中兵力南下,傾全力再打一個幾十年的邊疆和平來。

畢竟,如今國朝的實力,是隨時有可能發動戰爭的。

更何況,在有盟約的前提下,國朝趁火打劫,這樣的行為最為氣人。

沒想到會是這樣······

這樣的結果,倒是讓趙曦傾向於北遼是在設局,企圖完全滅掉某一路大軍的可能。

這樣倒也有個好處,這種在即將建功之前就撤軍的行為,是一種很明顯的示弱行為。大軍兵臨城下,卻自行撤軍。對於北遼而言,應該看到的是國朝的底氣不足······

算是一次歪打正著吧。有了這樣的基礎,按北遼作戰的習性,多少會放鬆都國朝戰力的警惕,畢竟北遼目前還敢號稱放眼望不見對手。也為將來雙方決戰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若是將來國朝決定出戰時,北遼仍然採用現在的戰術,導致國朝不能殲滅北遼的有生力量,即便國朝收復了燕雲,也必將是一個永不安寧的邊疆。

有了這一次,倒是有利於下一次的決戰…~

趙曦對於戰爭,一直奉行消滅有生力量,特別是在這個以族群為基準的時代。

國朝就這樣偃旗息鼓了,北遼的反應也挺有趣……幾乎沒什麼反應。

這一場戰事,就跟沒有發生一樣,相當於國朝河北道的駐軍,北上百里溜達了一圈。

至於斬首不到萬的戰果,國朝已經不會當成捷報了。而北遼似乎也沒有當回事。

雙方又重新恢復到了戰前的狀態。

國朝依舊留着二十萬兵力在河北道,而北遼一樣,幾乎沒怎麼調集兵力。

而北遼的南京道、中京道的內戰,還一樣繼續著。

有改變的是,耶律乙辛的勢力,終歸還是比不過北遼朝廷的平叛隊伍,原本抽冷子佔領的底盤,又被北遼朝廷收復了。

而女真,呼呼喝喝的幾萬人,在耶律乙辛重金砸下去以後,新仇舊怨堆積起來,倒是有幾次像樣的戰事。

也正是因為如此,耶律乙辛才有機會把造反大業繼續下去。

相對而言,女真吸引北遼的戰力,比對付耶律乙辛還要強。

後世有句話,說是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戰。趙曦不記得這話是誰說的。

現在從北遼和女真的戰役看,雖然有些誇張,也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話。

據皇城司的奏報,女真四部加起來,滿打滿算也絕超不過五千人。

雖然有地理優勢,可這幾千人能替耶律乙辛牽制很大一部分的北遼朝廷戰力,不得不承認女真戰力的恐懼。

很慶幸,趙曦讓四皇子這邊設計做掉了完顏刻里缽和完顏阿骨打,否則,就憑這次耶律乙辛與女真的聯絡,北遼還真有可能改天換地。

說起四皇子這邊,倒是頗有建樹。想想都不可思議。

北遼蘇州,趙曦對比了沙盤,大概就是後世的大連。

後世那是多好的地方,沒想到北遼只是將此地作為俘虜安置的地方。

這也難怪,國朝的沙門島也是這樣的作用。

由於蘇州大多數居民來自蘇子河,基本上是被北遼朝廷強迫遷徙的人群。

而後,北遼不管與西夏作戰,還是跟大宋作戰,大多數俘虜都安置在蘇州。

同時,蘇州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高麗、扶桑的,甚至還有遠道而來的波斯、大食的商賈,以及一些流亡貴族,都定居在蘇州。

就造成了蘇州勢力錯綜複雜的局面。

四皇子的隊伍,靠實力在蘇州立足了,便在蘇州城裏合縱連橫,讓本來穩定的局面,在北遼內亂那一刻起,開始躁動了。

於是,蘇州就亂了,不僅限於蘇州城內亂,還叫囂著要突進。

於是,在北遼忙乎著平叛和鎮壓女真的同時,就有了蘇州這很意外的反遼隊伍。

「借勢,借力,借刀,四皇子這一步謀划的相當好。雖然對北遼而言是疥蘚之疾,可在這個時間段,對北遼無疑是雪上加霜。」

蘇州不是女真,沒有女真那樣的戰力。幾百幾千人的反叛,對於北遼真的無所謂。

只不過,這樣的反叛對於北遼而言,是開了一個很惡劣的頭。

當年契丹建遼,將南蘇木底城的居民強行遷徙到了蘇州。也就是說,蘇州在某種程度,是北遼諸多小部落的一員,還是那種在朝堂上沒有位置的小部落。

當然,這種同一族群的部落,地位比女真還是高很多的。

同樣,因為蘇州有港口的作用,商貿相對發達,也就成了北遼的稅入重地。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蘇州本地勢力對北遼朝廷積累經驗很深的怨恨。

不確定耶律乙辛是不是做過一些事,反正是蘇州反了。

蘇州的反叛,也必然會造成北遼諸多勢力的蠢蠢欲動…~

奚、室韋、阻卜、渤海國等等,在契丹建立遼朝時,並不是完全滅掉了。

而且,北遼的太祖耶律阿保機,本來就是部落首領。

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也就自然存在整個北遼內部紛爭的現狀。

從蘇州、女真開始,再加上如今北遼朝廷跟耶律乙辛的久戰不克……

想多了,想的太樂觀了。

不過,如今國朝的內閣,乃至整個朝堂,似乎對北遼的將來很樂觀。這個樂觀是對國朝收復燕雲而言,而不是對北遼穩定而言。

「朝廷是否應該對四皇子的隊伍有所側重?」

「那倒不必。從現在看來,四皇子的隊伍並未參與…~很可能四皇子審時度勢,蘇州也難以參與進去。」

「這樣的反叛勢力,恐怕很難對北遼造成傷害。」

「關鍵是開了一個頭。有樣學樣,也說不定北遼的其他部落也會有些出頭的…~」

這就是朝廷現在的論調。

這一點始終是沒有變,早年恐遼,也怕西夏,就希望北遼和西夏能爭戰不休。

做漁翁的想法,其實說到底是一種弱者的思維。

現在國朝已經算是強盛了,這樣的思維一樣存在…~

純粹是閑的,看北遼那叫一個熱鬧,自己卻只能看着,偏偏那個亂局還跟自己有關……如今的大宋朝廷,就是這樣一個狀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成了仁宗之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成了仁宗之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