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回 遺而忘

第三百三十一回 遺而忘

人的記憶產生遺忘的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如因疾病、疲勞等因素造成的遺忘;也有心理方面的。

關於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四種:

痕迹衰退說主要強調生理活動過程對記憶痕迹的影響,認為遺忘是由於記憶痕迹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的結果。

記憶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維、情緒和動作等活動時大腦皮層上有關部位所形成的暫時神經聯繫,聯繫形成后在神經組織中會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記憶。

在有關刺激的作用下,會激活痕迹,使暫時神經聯繫恢復,保持在人腦中的過去經驗便以回憶或再認的方式表現出來。

有些沒有被強化的痕迹,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衰退造成遺忘。

記憶痕迹衰退說還沒有得到精確有力的實驗證明,但它的解釋接近於常識,正像某些物理、化學痕迹也會隨時間推移而消失一樣,很容易為人們所接受。

干擾說這種理論認為,遺忘是由於所識記的先後材料之間的相互干擾造成的。

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是支持干擾說的有力例證。

壓抑說這種理論認為,遺忘是由於情緒或動機的壓抑作用造成的,如果壓抑被解除,記憶就能恢復。

這種理論用以解釋與情緒有關內容的暫時性遺忘是有效的。

那些給人帶來不愉快、痛苦、憂愁的體驗常常會發生動機性遺忘。

同化說認為,遺忘是知識的組織和認知結構簡化過程。

當人們學到了更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之後,高級的觀念可以代替低級的觀念,使低級觀念遺忘,從而簡化認識並減輕了記憶。

在真正的有意義學習中,前後相繼的學習不是相互干擾而是相互促迸的,因為有意義學**是以原有的學習為基礎,後面的學習則是對前面的認識和學習的加深和補充。

再認是過去經歷的事物重新出現時,能夠被識別和確認的心理過程。

在再認過程中,不同的人對不同的材料的再認速度是不一樣的,這和影響再認的因素有關。

這些因素是:原有經驗的鞏固程度。

如果過去經驗很清晰、準確地被保持,當再次出現時,一般能迅速、準確地予以確認。

如果過去經驗已經發生了泛化現象,就容易發生再認錯誤。原有事物與重新出現時的相似程度。

相似程度越高,再認越迅速、準確相似性越差,再認越困難、緩慢,出現再認錯誤的可能性越大。

個性特徵不同,人的心理活動速度和行為反應的快慢也不同。

獨立性強的人和依附性強的人的再認有明顯的差異。

當再認出現困難時,人們常常要尋找再認的線索,通過線索達到對事物的再認。

線索是再認的支點,如對久別重逢的朋友的再認一般要以身體的某些特徵作為再認的線索。

回憶是在一定誘因的作用下,過去經歷的事物在頭腦中的再現過程。

如在回答將領的提問時,士兵要把頭腦中所保持的與該問題有關的知識提取出來,這種提取過程就是回憶。

回憶可以分為兩大類:根據有無目的性可以把回憶分為有意回憶和無意回憶。

有意回憶是在預定目的的作用下對過去經驗的回憶,如對考試內容的回憶。

無意回憶是沒有預定目的,自然而然發生的回憶,如觸景生情等。

根據有無中介因素參與回憶過程可把回憶分為直接回憶和間接回憶。

直接回憶是由當前事物直接喚起的對舊經驗的回憶。

間接回憶是藉助中介因素而進行的回憶。

從難度上看,間接回憶比直接回憶難度要大。

根據記憶的內容,可以把記憶分成四種。

一是形象記憶,即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叫形象記憶。

這些具體形象可以是視覺的,也可以是聽覺的、嗅覺的、觸覺的或味覺的形象,如人們對看過的一幅畫,聽過的一首樂曲的記憶就是形象記憶。

這類記憶的顯著特點是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徵,具有典型的直觀性。

二是情緒記憶,是以過去體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為內容的記憶。

如將領對接到勝仗凱旋時的愉快心情的記憶等。

人們在認識事物或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總會帶有一定的情緒色彩或情感內容,這些情緒或情感也作為記憶的內容而被存貯進大腦,成為人的心理內容的一部分。

情緒記憶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經久不忘的,對人的行為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

如將領對某位士兵的第一印象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該士兵的態度、行為,就是因為這一印象是與情緒相連的。

情緒記憶的映象有時比其他形式的記憶映象更持久,即使人們對引起某種情緒體驗的事實早已忘記,但情緒體驗仍然保持着。

三是邏輯記憶,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題等形式為內容的記憶,如對定理、公式、哲學等內容的記憶。

這類記憶是以抽象邏輯思維為基礎的,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邏輯性等特點。

四為動作記憶,即運動記憶。

是以人們過去的操作性行為為內容的記憶。

凡是人們頭腦里所保持的做過的動作及動作模式,都屬於動作記憶,如士兵訓練時的動作、武術套路,操作過程等都會在頭腦中留下一定的痕迹。

這類記憶對於人們動作的連貫性、精確性等具有重要意義,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基礎。

以上四種記憶形式既有區別,又緊密聯繫在一起,如動作記憶中具有鮮明的形象性。

邏輯記憶如果沒有情緒記憶,其內容是很難長久保持的。

按保存時間有,瞬時記憶:瞬時記憶又叫感覺記憶,這種記憶是指作用於人們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覺通道內的短暫保留。

信息的保存時間很短,一般在幾秒幾息之間。

瞬時記憶的內容只有經過注意才能被意識到,進入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是保持時間大約在幾十息之內的記憶,如不經複述大約在短時間之內衰退或消失。

有人認為,短時記憶也是工作記憶,是一種為當前動作而服務的記憶,即人在工作狀態下所需記憶內容的短暫提取與保留。

短時記憶有三個特點:

記憶容量有限,「組塊」就是記憶單位,組塊的大小因人的知識經驗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組塊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個數字,也可以是一個短語、句子、字表等。

短時記憶以聽覺編碼為主,兼有視覺編碼,內容一般要經過複述才能進入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的記憶。

從時間上看,凡是在頭腦中保留時間超過一盞茶功夫的記憶都是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的容量很大,所存貯的信息也都經過意義編碼。

人們平時常說的記憶好壞,主要是指長時記憶。

瞬時記憶系統、短時記憶系統和長時記憶系統雖各有自己的對信息加工的特點,但從時間銜接看是連續的,關係也是很密切的。

表象是頭腦里所保存的過去感知過的事物再現出來的形象。

由於表象是記憶的重要內容和形式,因此表象又叫記憶表象。

表象一般是在感知的基礎上形成的,由於起主要作用的感覺器官不同,可以把表象分為視覺表象、聽覺表象、觸覺表象、運動表象等不同類型。

表象雖然是在感知基礎上形成的,但它實際上又擺脫了感知的局限,有自己的明顯的特點。

表象是士兵學習的基礎,其必須廣泛的運用記憶表象才能理解和獲得知識,才能在訓練中不斷前進和提高,反之,則會造成訓練落後。

有許多訓練成績差的士兵就是由於缺乏觀察能力,頭腦里存貯表象太少的緣故。

形象性即直觀性,指頭腦里保持的表象是以生動具體的形象的形式出現的,並和過去感知時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的特性。

由於表象在頭腦里存在着加工過程,因此,表象所具有的形象性與感知形象也是有差異的。

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

表象沒有感知形象鮮明、具體、生動,具有暗淡性、模糊性。不如感知形象完整,具有片斷性、零碎性。

更不如感知形象穩定,具有動搖性、可變性。

比如站在廣場上看到的建築形象是具體的是具體的、完整的、穩定的,而當回憶建築的時候,頭腦中所出現的表象,其清晰性、完整性等各方面就比較差。

表象所反映的事物形象,不是某一具體事物或其個別特點,而是一類事物所共有的特點,是一種類化了的事物形象,這一點也是表象與感知形象的又一區別。

如我們看到的弓箭的形象是具體的,但在回憶弓箭時,它的形象總是具有弓箭所共有的特點,是「弓箭」這一類事物形象的概括。

但表象的概括與思維的概括是不同的,表象是對一類事物的形象概括,而思維的概括則是對事物的本質、規律的概括,一般是抽象的概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至尊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至尊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一回 遺而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