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形勢變化

365 形勢變化

運氣來了真是擋也擋不住,伏羅希洛夫就是這樣的幸運兒,如果沒有極其幸運地撿到科爾尼洛夫的屍體,那麼等待着他的將是政治局的雷霆怒火。

對於他的拙劣表現,政治局真心是受夠了,連對他抱有希望的斯大林都不得不承認:「克利緬特同志的整體表現乏善可陳,除了些許亮點之外,他並沒能完全盡到一個軍長的職責。」

這種評價已經夠委婉夠客氣了,如果用托洛茨基的話說,那根本就無法入耳可,當時托洛茨基在政治局上是如此評價「傻大個」的——就是一頭豬也不會一次又一次在同樣的問題上犯錯誤,就是一頭驢子摔倒了三次之後,也應該吸取經驗和教訓……可是我們的克利緬特同志,腦子裏不存在任何理性和智慧的東西,只有一團漿糊,讓他繼續指揮作戰,甚至讓他繼續留在軍隊里,都是對革命的褻瀆和犯罪!

當然,托洛茨基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氣憤,如此的貶低伏羅希洛夫,也是有客觀原因的,平心而論烏博列維奇這次的表現並不算好,沒能達到政治局的期待,他的整體表現很平淡,沒有人讓人眼前一亮的指揮藝術。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烏博列維奇確實有才華,也有能力,但是這些能力和才華還需要經驗的積累和升華。不管怎麼說,他都沒有指揮過集團軍作戰,甚至連師長都沒幹過,經驗的缺乏限制了他發揮能力。客觀的說,托洛茨基有些揠苗助長了。

戰鬥的總結還要繼續,伏爾加河留下的那個爛攤子還需要收拾,鄧尼金跑了,帶着三萬多人的部隊狼狽的向著烏拉爾方向跑了。而高加索方向還有捷克軍團和鄧尼金匪軍的殘部在活動。烏克蘭的情況也不算特別理想,伏龍芝的進展不大,不管是馬赫諾還是彼得留拉都不算好對付,而且中央一再的叮囑有些讓他放不開手腳。

也就是說,這一戰打完,雖然基本上肅清了頓河和伏爾加河流域的大股白匪軍,但並有達到徹底消滅白匪軍的目的。更像是一拳將白匪軍打碎了,四處奔逃到處活動的他們像泥鰍一樣討厭,讓本來就很複雜的戰場形勢變得更加的糾結了。

六月底,當布爾什維克還在滿世界宣傳伏爾加大捷,向全國宣佈擊斃了****頭子科爾尼洛夫的時候。烏法方向傳來了一聲炮響,平地里跳出來的無畏上將高爾察克被任命為俄國最高執政官,這個政治上的白痴向著自己的毀滅之路又進了一步。

七月初,抵達烏拉爾城的鄧尼金跟高爾察克以及協約國集團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的談判之後,被迫承認了高爾察克的權力。不過,鄧尼金也收穫了西南方面軍總司令一職,而且英國人經伊朗從烏拉爾河送抵的軍火和糧食讓他有了重整旗鼓大幹一場的可能。

在烏法、在薩馬拉、在烏里揚諾夫斯克、在奧倫堡、在烏拉爾,形成了一個白軍集團。最高執政高爾察克經過緊張而充實的努力,在極短的時間裏拼湊出了十五萬大軍,再加上鄧尼金和其他相關部隊,這一片白軍高達三十萬以上!

烏拉爾山方向快速惡化的局勢,讓政治局感到憂心忡忡,頓河和伏爾加河以及烏克蘭的事情還沒有擺平,一眨眼的功夫烏拉爾的白軍像春天裏的小草一樣茁壯的成長了起來。

「我們的戰鬥中心應該從烏克蘭、頓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向烏拉爾方向轉移。必須乘着高爾察克和鄧尼金聚集更多的匪徒之前,將他們就地消滅!」

列寧的態度是堅決的,托洛茨基也不反對,唯一需要討論的問題,讓誰去收拾東方的白軍?

列寧更傾向於調走伏龍芝,經過前面的教訓,他只相信這位忠心耿耿的老部下。但是托洛茨基反對,當然,老托不是對伏龍芝有意見,而是他認為老托在烏克蘭幹得非常不錯,在一兩個月的時間裏穩打穩紮,已經穩定了烏克蘭的局勢,只要給他一點兒時間,平定烏克蘭將不成問題。

這個時候臨陣換將,換一個不熟悉烏克蘭情況的人去指揮戰鬥,將事情搞砸了,豈不是白費了之前的努力?

托洛茨基更傾向於派其他的人去烏拉爾,伏龍芝還是老老實實的管好西南方向的問題為重。至於具體的人選,他推薦了圖哈切夫斯基。在芬蘭志願軍同德國遠征軍和芬蘭白軍的戰鬥中,圖哈切夫斯基受到了充分的鍛煉,表現得相當不錯,維堡周圍地區已經徹底安定,志願軍正在一點點將德國人和白軍擠出維堡周邊地區。

隨着芬蘭的局勢好轉,隨着圖哈切夫斯基表現越來越好,托洛茨基決定給這位他非常看到的青年才俊一個更大的舞台——烏拉爾方面軍的總指揮。

對此斯大林堅決反對,原因嘛,地球人都知道。他絕不容許托派在軍隊中的勢力過於壯大,以前他還有一個伏羅希洛夫能抗衡一二,可那個二貨不斷的出昏招,導致高開低走,現在已經被免除了紅十軍軍長的職務,只能去新成立的第一騎兵軍當布瓊尼的政委。他斯大林的人還只能在軍長這個級別上打混混,怎麼能讓托洛茨基又搶走方面軍司令的位置。

「圖哈切夫斯基同志太過於年輕了,我們必須汲取烏博列維奇同志的教訓,只有那些有充足指揮經驗,並且已經證明是極其可靠的同志才能勝任方面軍司令的職務!」

不得不說,斯大林選擇的切入點極好,尤其是提了一下烏博列維奇的名字,對導師大人來說,之前這位青年才俊的表現可不算好,誰知道圖哈切夫斯基會不會又是一個烏博列維奇呢?

導師大人覺得斯大林的建議很對,確實只有那些足夠年長,並且穩重可靠的老兵才值得信任。對此,捷爾任斯基給出的建議是:「為什麼不讓布魯西諾夫去試一試。作為前總司令,他足以勝任方面軍司令的工作。」

應該說這個提議是比較意外的,布魯西諾夫是作為最高軍事委員會的總顧問存在於紅軍當中,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也比較信任他的建議。但是把方面軍司令的位置交給一個前沙俄陸軍總司令,感情上總是怪怪的。

所以幾位大長老並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只是說考慮考慮。當然如果有更好的人選,他們斷然不會選擇布魯西諾夫。

托洛茨基思考了良久,忽然道:「我同意由布魯西諾夫出任烏拉爾方面軍總司令。有一個可靠的老將坐鎮,在配以一些青年才俊輔佐,烏拉爾方面軍必然不會讓中央失望。我建議由圖哈切夫斯基出任第五集團軍司令。」

老托的意思是明確的,他意識到了方面軍司令難度很大,而且讓圖哈切夫斯基從軍長一級跳兩三級成為方面軍司令,跨度有點大,阻力必然不會小,還不如先爭取成為集團軍司令。

果然,列寧態度就鬆軟了,一番討論之後圖哈切夫斯基被任命為新成立不就的第五集團軍司令。這項任命讓斯大林相當的不爽,托洛茨基的人一下子獲得了兩個集團軍司令的位置,而他的人卻只是軍長,為了平息鋼鐵的不滿,列寧只能調離了烏博列維奇。

「葉戈羅夫同志在芬蘭的表現相當的不錯,由他去指揮頓河—伏爾加河集團軍最理想不過了。烏博列維奇同志嘛,去志願軍接受鍛煉吧!」

斯大林雖然跟葉戈羅夫不熟,但好歹這是導師大人給了他面子,而且葉戈羅夫怎麼說也是列寧派內部的人,雖然他跟某仙人的關係十分不好,但某仙人的黨羽總比托洛茨基的人順眼一點。

對這兩項任命唯一可能感到不滿的就是某仙人,他的志願軍經過了幾個月的磨練,好容易才形成默契,一眨眼的司令和副司令雙雙離職,這尼瑪讓人相當的蛋疼啊!

也就是來的是烏博列維奇這種牛人,換成其他的阿貓阿狗李曉峰說不定斷然會翻臉。

烏博列維奇接替了圖哈切夫斯基志願軍副司令的職務,而接替葉戈羅夫的是亞歷山大.安德烈耶維奇.斯韋欽,聽說過此公的同志可能不多,這位是後來的紅軍第二集團軍司令,以及全俄總司令部司令。

當然,必須要說明一下,這個全俄總司令部職責並不是指揮工農紅軍,它承擔的任務更多的是行政性的,主要負責主管兵役義務人員的統計、訓練和動員工作,紅軍部隊的組編、配置和戰鬥訓練以及研究與共和國國防有關的其它問題。

真正負責指揮紅軍的是另一個司令部——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野戰司令部。在1921年這兩大司令部才合併,稱為工農紅軍司令部。

而且亞歷山大.安德烈耶維奇.斯韋欽在紅軍歷史上也不算特別重要,他最突出的貢獻不是在戰鬥中,也不是在軍事理論方面。他最主要的貢獻是發掘出了一位真正的軍事天才——弗拉基米爾.基里阿科維奇.特里安達菲洛夫。

現在提起蘇聯的大縱深作戰理論,一般人首先會想到的是圖哈切夫斯基,覺得是這位天才統帥建立了系統的大縱深作戰理論。實際上,真正為大縱深作戰理論奠定基礎的是特里安達菲洛夫,他才是當之無愧的蘇聯作戰藝術之父。

可惜的是特里安達菲洛夫當年沒有托洛茨基這樣的巨頭欣賞,內戰爆發之前職務比圖哈切夫斯基要高不少的他,在內戰結束之後也僅僅是旅長和師長。

而斯韋欽其實是特里安達菲洛夫的老上級,斯韋欽在俄軍中當團長的時候,特里安達菲洛夫就是他的下級,雙方的關係相當的不錯。

歷史上的特里安達菲洛夫在1918年6月加入了紅軍,內戰爆發之前已經是團長的他,只能委身當小連長。而某仙人這隻蝴蝶的加入,讓歷史的軌跡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斯韋欽將這位老下級招致了麾下,當他被任命為志願軍司令的時候,帶着特里安達菲洛夫一起上任了。

這也是極大平息李曉峰怒氣的重要原因,歷史上的特里安達菲洛夫死得太早太可惜了,有他在必然可以完善和糾正圖哈切夫斯基版大縱深作戰理論中的問題,在如何建設機械化部隊的問題上,不會讓圖哈切夫斯基隨便亂折騰。

最最讓李曉峰高興的是,這位天才的軍事家現在不屬於任何派系,沒有任何人看到了他潛藏的軍事才華,這樣的人才簡直就是為他這個仙人準備的。

於是乎新任志願軍司令斯韋欽發現了讓人目瞪口呆的一幕,似乎對於某位年輕的政委來說,他這個司令還不如司令的參謀受歡迎。對特里安達菲洛夫某人熱情得簡直像太陽一樣,那真是有求必應。

當然,李曉峰也沒有怠慢斯韋欽的意思,雖然這位的成就有限,但畢竟是特里安達菲洛夫的老上級老朋友,他不會不給面子。只不過他對特里安達菲洛夫更加看重,更加熱情而已。

同樣受到某人歡迎的還有烏博列維奇,這讓剛剛從集團軍司令位置上被迫退下來的他感到了安慰。說真的,烏博列維奇很鬱悶,在頓河集團軍他感覺有力使不上,還沒等他站穩腳跟就被斯大林搞下來了,對於雄心勃勃想要干一番事業的他來說,這個打擊太大了。

而李曉峰的熱情極大的寬慰了這位失意者,讓他漸漸恢複信心,並且同某仙人、同特里安達菲洛夫以及同斯韋欽的交流中,讓他獲益良多,隨着交流的深入,一種全新的軍事理論正在慢慢地形成。

不過收穫最大的還是李曉峰,葉戈羅夫和圖哈切夫斯基剛剛被調走的時候,他還很鬱悶。原本還想接着這個機會弄一弄大縱深作戰理論,給導師大人這麼一攪和全白搭了。

可是特里安達菲洛夫和烏博列維奇的到來,讓他的鬱悶之情完全被排解掉了。和葉戈羅夫與圖哈切夫斯基不同,這兩位受老舊軍事思想影響較小,能夠從全新的視角看待軍事問題。他們不會墨守成規也不會過於的異想天開,這對於新的作戰理論來說,簡直是福音!

反正李曉峰一點兒都不懷念葉戈羅夫了,而且實話實說,葉戈羅夫本人的軍事思想還是比較陳舊,有點跟不上形勢的意思。雖然他在位的時候也推進了蘇聯機械化建軍的步伐,但總體來看,他並沒有什麼特別出眾的理論創造力。

時間一天天在過去,七月份一眨眼就走到了底,這個月里,俄國戰場上表現得稍顯沉寂,紅軍和白軍都在積攢力量,決戰將在1918年最後一個季度展開。

而在此之前,世界戰場上的變化卻是顯著的,經過一年的調整,美國人終於開始進入戰鬥節奏,它的強大工業能力開始全速運轉,一條又一條軍艦,一門又一門大炮和成千上萬噸的物資源源不斷輸送到歐洲。

這不光極大的緩解了英法兩國的艱難處境,幫助他們在呼聲漸高的革命浪潮中站穩腳跟。而且隨着美國大兵湧入戰場,戰場上的局勢也一天天朝着不利於德奧集團的方向發展。

從六月份開始,德國人圖謀已久的最後攻勢終於展開,原本準備一鼓作氣打穿法國防線的漢斯,很鬱悶地發現,哪怕他們從俄國泥潭裏抽身,哪怕他們終於可以在西線集中最強的力量。但是依然無法從戰壕戰的泥坑裏爬出來。

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狂轟濫炸所取得的那點兒戰果都不夠塞牙縫的。而且隨着國內的經濟一天天惡化,隨着工人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也許不等最後的攻勢取得成功,整個同盟、整個帝國就要崩潰了!

尤其是進入八月以來,連精銳的水兵都開始變得不安定,共產主義的幽靈徘徊在帝國的各個角落,不斷的宣傳和鼓動讓人心思變,自負的威廉二世開始覺得力不從心,開始發現整個帝國在漸漸的脫離他的控制。

也許只要一顆火星,就足以引爆一切,一時間沒有人看好德意志的前途,悲觀的人群甚至覺得第二帝國很有可能撐不過1918年。

李曉峰一直在冷冷地注視着德國的情況,雖然他對德國沒有一絲好感,但他知道如果現在德國就倒下了,那麼對蘇維埃俄國來說,意味着一場災難。

德國人必須挺住,必須堅持到1919年。必須為紅軍掃平白軍爭取時間,如果他們現在就倒了,那麼在協約國集團的支持下,白軍將喧囂塵上,俄國的內戰將會被拖得更久!

李曉峰可不想打三年的內戰,必須在1919年6月之前解決白軍的問題,這樣才能從容的面對協約國集團的干涉。樂觀的估計,從1920年開始就可以着手恢復經濟,為下一次世界大戰做準備了。

鑒於德國人搖搖欲墜的局勢,李曉峰覺得他很有必要做點什麼了,必須給協約國集團找點樂子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兵在1917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天兵在1917
上一章下一章

365 形勢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