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二)

第360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二)

如趙叔向所言,他們的時間的確是不多了!

太子親軍請求還京的奏疏已經呈遞樞密院,雖然被耿南仲扣下,卻拖延不得太久。

趙叔向和趙構也都清楚,太子親軍如果還京,除了奏疏樞密院之外,東宮必有報備。畢竟,太子親軍是太子的禁軍,一舉一動都必須告之太子。一旦太子收到消息,而樞密院遲遲沒有上奏的話,那事情必然變大,弄不好會捅到趙桓面前。

誰都知道,燕山之戰打到現在,趙桓已經不想再打了!

所以,抽調太子親軍還京,勢在必行,任何人都無法阻攔……

++++++++++++++++++++++++++++++++++++++++++++++++++++++++

慶豐樓位於開封外城右二廂,規模在開封城裏不過屬於中等。

隨着宋金開戰,趙桓對女真的態度ri益強硬,女真使團收到的待遇,也隨之降低。

從最開始的內城高陽正店,到而今右二廂的慶豐樓,簡直不能同ri而語。

不過,女真使者耶律余睹倒沒有太過在意,依舊每天穿梭於開封市井中,積極尋求和大宋對話的途徑。短短兩個月,耶律余睹幾乎遍訪開封士紳名流,但得到的答案,都不容他樂觀。

耶律余睹不氣餒,更沒有放棄議和希望,等待時機到來。

正月十五,事情終於發生了轉機。

完顏吳乞買下定決心。要與大宋和談,甚至不惜付出一些代價,為的就是要從宋金之戰的泥潭中掙脫出來。而趙桓似乎對這場長達兩個月之久的戰事也感到厭煩,想要結束戰事。一個不能再打,一個不想再打,正月二十二ri,宋金議和終於擺到了枱面上。耶律余睹總算是鬆了一口氣。與大宋使者燕瑛開始了艱難的談判。

艱難!

耶律余睹歷經遼金兩朝,從未有過如此感覺。

燕山之戰給了大宋朝太多的底氣,燕瑛在談判時。也顯得格外強硬。

耶律余睹有時候甚至想停止議和,不再談下去……可他也清楚,金國已經無法承受住再一場大戰。

屋中的光線昏暗。耶律余睹便坐在椅上,沉吟不語。

在他對面,還有兩個人。

一個坐着,另一個站着,顯得非常沉悶。

「姨丈,還拿不定主意嗎?」

說話的竟然是一個女人,而余都姑旋即抬起頭來,看着那坐在暗處的女子,「蜀國,這樣做對你有什麼好處?」

「至少。咱可以解脫出來。」

說話的女子,赫然是耶律余里衍。

值此混亂之時,任誰也沒有想到,堂堂西遼國主,有天命女王之稱的耶律余里衍。竟然會出現在東京。

哪怕是耶律余睹在第458章制,也就變得越來越大……

八剌沙兗的同宗,自成一派;那些流亡過來的皇親貴胄,又個個驕橫。

西夏李承乾對咱步步緊逼,這次若不是他們派人威脅,咱豈能放過滅掉粘八葛的大好機會?

說一千,到一萬,咱是個女人。

這些人打心眼裏,就看不起咱,哪怕咱做的再好,也沒有用處……」

余黎燕說着,眼圈紅了。

她抬起頭看着耶律余睹,「姨丈,咱大遼若想中興,定要有個強橫的人坐鎮才成。

咱也是聽到風聲,那些個番子打算放耶律定重回大遼……耶律定是個什麼樣的人,姨丈想來也清楚。他若是回了漠北,那些個權臣貴胄勢必會聽從他的吩咐,到時候咱辛辛苦苦一手打下來的江山,恐怕就要付之一炬,咱又豈能坐視不理?

所以,咱思來想去,唯有禪位於姨丈。

姨丈當年投奔番子,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朝中文武也都明白姨丈的苦衷。況且姨丈才幹卓絕,對漠北事務也瞭若指掌。如果姨丈繼位,咱也可以放心禪讓王位。」

耶律余睹瞪大了眼睛,半晌說不出話來。

耶律余里衍的這番話,着實出乎他意料之外……

禪位!

蜀國竟然要把她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交給我來打理嗎?

耶律余睹有些不知所措,張了張嘴,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事實上,耶律余睹雖然表面上承認余黎燕,可是這心裏……若不然,他何以稱呼余黎燕為『蜀國』,而不是『王上』?

說到底,他還是不認為,余黎燕能夠代表大遼國祚。

她是個女人,堂堂大遼怎可能以女人為王?哪怕是當年承天皇太后蕭燕燕統治大遼,也不敢妄自稱王。余黎燕打下西州,延續了大遼國祚沒錯,但還不足以能夠執掌大遼。

耶律余睹,心動了!

正如余黎燕所說,他雖然投奔了女真,卻並未被遼人所敵視。

當年他背叛天祚帝,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的妻兒被蕭奉先所害,若不反叛,便只有死路一條。耶律余睹在大遼,在漠北。自有他的聲望。想當初堂堂金吾衛大將軍,可不是浪得虛名。即便是西夏李承乾見到他,也不敢對他有半點怠慢之心。

女人,終究做不得真正雄主。

西遼內部派系林立,就如同餘黎燕所言那樣,也是明爭暗鬥。

八剌沙兗的遼人同宗,最初雖投奔了余黎燕。可隨着西遼的強大,自然就產生了私心。

至於那些流亡過去的權臣貴胄,又怎可能真正臣服余黎燕。

大遼公主?

聽上去好大的名頭!

可實際上。在這些人眼裏,沒有半點用處。

更不要說西夏李承乾,也不會坐視西遼壯大。

耶律余里衍作為一個女人。在一個以男人為尊的世界裏,本身就沒有任何的優勢。

「蜀國,你休要說笑。」

余黎燕呼的站起來,「姨丈,咱所言句句發自肺腑。

今我執掌大遼,能夠兵出漠北,已是極致。若沒有雄主坐鎮,大遼中興便是一句空話。

難不成,你要我把這大遼權柄,交給耶律定不成?」

這一句話。正說到了耶律余睹的痛處。

臉se頓時yin沉下來,他起身在屋中徘徊,久久不語。

耶律定,是天祚帝元妃之子,蕭奉先的外甥。

想當初。耶律余睹去了文妃蕭瑟瑟的妹妹,和天祚帝是連襟。蕭奉先擔心耶律余睹反對他扶立秦王耶律定,於是便誣陷耶律余睹勾結蕭昱,謀立天祚帝長子,文妃蕭瑟瑟所出,也就是耶律余睹的外甥。晉王耶律敖盧斡。最終,天祚帝賜死蕭瑟瑟,逼反了耶律余睹,令其投奔女真……耶律余睹對蕭奉先和元妃一脈,可謂是恨之入骨。連帶着,他對耶律定也非常厭惡,甚至有想要誅殺他的念頭。

西遼交給耶律定?

這萬萬不成!

且不說耶律定沒那個本事,就算是有才幹,他也不會答應。

耶律余睹的臉se,yin晴不定。

許久,他長出一口氣,看着耶律余里衍道:「燕子,你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想要什麼?」

余黎燕臉一紅,低垂螓首。

半晌,她輕聲道:「咱希望大宋和女真的議和,失敗!」

耶律余睹眼睛一眯,上上下下打量余黎燕。

話鋒突然一轉,「燕子,你以為那趙叔向,如何?」

余黎燕想了想,便輕聲道:「那趙叔向有狼顧之相,絕非善類。

此人如此熱衷於老趙官家復辟,也頗為古怪……咱覺著,這個人可以利用,卻不能相信。」

耶律余睹的眼中,透出一抹讚歎之se。

他點點頭,「燕子,你果然長大了,不愧是天命女王。」

深吸一口氣,耶律余睹接着道:「方才他找我,想要我和他合作,廢掉老趙官家,扶立那太上道君。嘴巴上,此人信誓旦旦,可我覺得,他所謀之大,超乎我想像。

自從我與他相識以來,便一直暗中觀察此人。

這廝在開封,看似沒有任何根基,可我卻發現,他與三衙禁軍的許多武官往來密切。

同時,他在開封府更有許多耳目,顯然是早有預謀。

若說他是忠心那太上道君,我卻不太相信……他要我配合他行動,到時候便與我在議和時給予優渥。我思來想去,都覺得這裏面有古怪,所以才一直猶豫不定。」

耶律余里衍秀美一蹙,「他要如何與咱合作?」

「二月二,老趙官家西台祭天,他要我除掉老趙官家。

為此,他可以先行與番子定下議和盟約……只要能除掉老趙官家,趙佶登基,盟約便可以生效。」

耶律余里衍聞聽,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人常說,這皇家無親情。

哪怕余黎燕也是生在皇室,見慣了爾虞我詐,可聽聞這件事以後,也不由得心驚肉跳。

「那盟約內容如何?」

「只要我殺了趙桓,支持趙佶。

大宋便讓出應州和蔚州兩地,重回燕山之戰之前的局面。

同時,大宋割讓檀州與平州兩地,賠款五百萬緡,每年歲貢增加二百萬貫,還可以開放望京館集市,二十年內兩國不會開戰。說實話,我先前聽了,還真有些動心。」

「不可以!」

耶律余里衍頓時急了。

「若此約簽訂,番子的實力必然大增。

今我大遼方重回漠北,雖暫時站穩腳跟,但元氣尚未恢復。一俟番子盟約簽訂,必然全力攻打漠北。如此一來,我大遼中興無望,到時候便只有退回西州一途。

這一退走,再想重入,便難上加難。」

耶律余睹微微點頭,「燕子所言,也正是我所慮。」

「那姨丈……」

「這件事,我不打算參與,只靜觀其變。」

「那姨丈是不肯回我大遼了嗎?」

「回自然要回,只是若要從老趙官家手裏拿些好處才成?

我要靜觀其變,等待時機,破壞了宋金盟約,然後再返回漠北……對了,燕子你這一次過來,可敦城可有人知曉?」

「可敦城那邊,姨丈只管放心。

我已命耶律查奴封鎖消息,短時間內不會走漏風聲。只是這件事拖不得太久,否則……」

耶律余睹笑道:「放心,不會拖太久。」

話說到這裏,耶律余睹突然問道:「等這邊事情結束,燕子和我一同返回漠北嗎?」

余黎燕沉默了!

半晌后,她搖了搖頭,輕聲道:「不回了。」

「那你……」

「姨丈莫要睬咱,只管專心應付差事。

至於可敦城那邊的事情,我都已經安排妥當。姨丈回去之後,便持我詔書繼位,查奴和斡魯朵他們都會支持姨丈,仁愛太子那邊,也願意協助姨丈在漠北立足。」

耶律余睹閉上了嘴巴。

他突然有一種愧疚感,好像是他奪走了余黎燕的皇位一樣。

但他不得不承認,余黎燕這種安排,也許才最妥當……沉吟片刻后,耶律余睹道:「燕子,不若這兩ri便在這裏安頓下來。姨丈正好也想多知道一些西遼的事情。」

余黎燕搖搖頭,「不用了,咱已經安排好了住處。」

「哦?」

「咱讓怨哥兒留下,有什麼事情,姨丈可以讓怨哥兒與咱聯絡。

咱能一手打下西州,怨哥兒最為清楚。等姨丈做好了決斷,讓怨哥兒通知咱便好。」

余黎燕的態度很堅決,耶律余睹也不好再挽留。

看天se已不早,余黎燕便告辭離去。

她帶着任怨從慶豐樓走出,漫步於長街之上。

「燕兒姐,咱們現在去哪兒?」

在開封城裏,自然不可能再隨意稱呼余黎燕『王上』。所以,任怨便以『燕兒姐』替代,也是之前便定好的稱呼。

「怨哥兒,你知道他住在哪兒嗎?」

任怨一怔,便點頭道:「自然知道……不過我聽說,他家的宅子重建,但還是在老地方。

只是,他而今並不在東京,便是去了,也見不得。」

「咱……」

余黎燕臉上露出一絲糾結之se,輕聲道:「咱只是想看看他的住所,見不見他,並不重要。」

任怨沒有再說什麼,只點了點頭。

「他便住在觀音巷,從這裏進內城,順着馬行街一直走,很快便可以到達。

呵呵,這辰光,正是馬行街最熱鬧的時候,燕兒姐既然有意去觀音巷,順便可以去看看馬行街裹頭,倒是別有滋味。」

余黎燕想了想,道:「如此,便走一遭。」(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時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時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60章 八方風雨會東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