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番外1

第145章 番外1

康熙醒來時覺得頭疼得厲害。

昨兒看摺子晚了些,今兒又要一大早起來上朝,頭疼也是難免的,往日也常有這種情況,只是不如今日劇烈。

康熙沒當回事,閉着眼睛吩咐:「梁九功,給朕按按頭。」

胤祚有一套按摩的法子,專門緩解這種熬夜勞累的後遺症,原是他瞧著康熙和太子一個比一個勤政,勸說無果的情況下,花了幾個月時間研究出來的,康熙用着覺得不錯,只要一刻鐘的功夫,不僅頭不疼了,人也精神抖擻。

只是今兒梁九功按了半日,效果卻只是一般,康熙察覺他用的不是胤祚教的那套法子,不由皺眉:「你今兒怎麼當差的?」

梁九功「撲通」一聲跪下,口中喊著:「皇上饒命!」辯解的話卻是一句不敢多說。

康熙瞥了他一眼,只看到一個帽子頂。額頭還在一抽一抽地疼,多少年沒這麼難受過了,康熙煩躁地閉上眼:「用你們六爺教你的法子,這還要朕教嗎?」

然而這話一出,殿內登時落針可聞,彷彿還有定力不夠的小太監倒吸了一口冷氣。

康熙皺眉,終於察覺到不對,他睜開眼,一扭頭就見梁九功一副見了鬼的樣子,雖然很快收斂了,但還是沒瞞過康熙的眼睛。

更重要的是,梁九功怎麼一夜之間老了這麼多?

康熙心裏不妙的預感愈發強烈,他打量這間屋子,這才發現許多怪異之處,屋子格局和他在乾清宮的寢殿差不多,但裝飾卻大有不同,旁的不說,只說窗戶,乾清宮的窗戶早就都換成了琉璃的,特別敞亮,屋內更有諸多琉璃用品,而這間屋子窗戶還是老式紙窗戶,他甚至無法判斷現在的天色,屋裏只有兩間琉璃擺件罷了,做工還稱不上好。

伺候的人和他身邊的也不完全相同,再加上老了許多的梁九功,康熙皺眉又躺了回去。

看來夢還沒醒呢。

梁九功:「......?」

一刻鐘后,康熙黑著臉睜開眼。

腦子裏平白多了另一份記憶,清晰到連昨日吃了什麼都清清楚楚,康熙不會還認為這是夢。

東晉虞喜在《志林》中說:「信安山有石室,王質入其室,見二童子對弈,看之。局未終,視其所執伐薪柯已爛朽,遂歸,鄉里已非矣。」

王質只在山中石洞過了一天,世上卻已經過去千年,各類古籍中不乏此類記載,他的經歷奇怪了些,似乎到了另一個自己身上,康熙雖然震驚,倒是很快理解了。

但叫他難以忍受的是,這個世界和他所在的世界太不一樣了!

這個世界沒有小六,他的小六幼年便夭折了;十一於康熙三十五年病逝;十五生下沒幾個月就沒了。

三公主接受賜婚,下嫁杜棱郡王之子噶爾臧,然而夫婦二人一直不睦,去歲三公主突然暴斃,蒙古只道突發疾病,但太醫去瞧過,說三公主形銷骨立,顯然日子過得並不好,這個康熙怒火中燒,但顧忌蒙古,不得不暫時壓下怒火,待時機合適再出這口惡氣;五公主在康熙四十一年陪太後去熱河避暑的途中中暑,太醫搶救不及去世了;底下幾位公主,從六公主到十一公主,除了九公主還活着,其他幾個竟都不在了!

不應該是這樣的!

明明他們日子過的很好,小六和福晉和和睦睦,雖然只生了兩個女兒,兩口子卻過得有滋有味;十一和十五活得好好的,還各自有事業和愛好;他的公主不必撫蒙,甚至未必一定要成婚,四公主便一直沒成婚,她身邊男伴來來去去,日子過得不知多瀟灑,其他幾位公主也大多嫁在京城,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有父母兄弟照應着,還有自己的公主府,與額駙處得來便處,處不來不論是在公主府過自己的日子,還是和離另嫁,總不會受了委屈,幾個女兒都活得好好的。

還有朝堂,這個世界朝堂不知怎麼弄的,竟是前所未有的腥風血雨。為了權勢地位黨同伐異,黨派林立,各種事端頻出不窮。

更叫康熙心驚的是奪嫡之爭!

在他的世界裏,諸皇子其樂融融。

老大一心研究火器,改良軍制;老三忙活着報紙那攤子事,每天想的不是東家長就是西家短,再就是纏着老六要瀟湘居士的親筆;老四常年守在河上,忙活這麼多年,黃河淮河總算不時不時決堤了,他又開始想着興修水利,利用黃淮水勢建什麼水庫,眼瞧著至少這一二十年是不打算回京了;老五和老十二,一個悶在地里折騰莊稼,一個悶在實驗室折騰這個水那個金屬,什麼事都不摻和,什麼好處也沒少;老六就不用說了,已經是雙俸親王,待新帝登基,以他的功勞和太子對他的看重喜愛,鐵帽子親王沒跑了;老七和老十二像隱形人似的,如今也各有爵位,安安生生過自己的日子;老八、老九常年來往於大清和西洋,偶爾傳來的消息,他們也過得多姿多彩。其餘皇子也各有自己的事干,沒有那種為了皇位費盡心思的,太子地位十分穩固,諸皇子對他十分敬重,朝堂民間也多有讚譽,康熙已經下定決心,只待康熙六十年就傳位給太子,屆時他也已經年近古稀了,正好退下來享受天倫之樂,說不定還能去大清各處和海外西洋瞧一瞧。

但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呢?

老大與太子勢同水火,經歷慘烈的奪嫡之爭后兩敗俱傷,老大和老十三被圈禁,老十三幾個月後被放了出來,卻因此落下腿疾,老大卻還被圈著,如今已有三年,之後還不知要圈多久。太子被廢了一回,哪怕後來復立,也舉止無狀形同瘋癲;老四日日吃齋念佛,明明是個爆碳性子,卻不得不做出一副無欲無求的聖人姿態;老六幼年就夭折了;老八、老九、老十抱成一團,對太子之位虎視眈眈。

康熙看着原身的記憶,知道這個自己為此焦頭爛額,心身俱傷,他並不希望兒子們爭鬥,然而局勢逐漸脫離掌控,漸漸力不從心,太子越發不成器,他已經在猶豫是否二廢太子,然而太子已經廢過一回,若是再廢,必將一蹶不振,諸皇子和朝臣鬥爭必然越發激烈。

想到太子,康熙心裏便是一痛,這是他最心愛的兒子,畢竟是親手撫養長大且寄予厚望的繼承人,他疼太子比胤祚更甚。

這個世界沒有胤祚也就罷了,但想到太子日日醉生夢死的模樣,康熙便心痛不已。

他了解自己的兒子,這個世界的太子和他的太子不同,但其行為也有跡可循。他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不全是他自己的過失,與外界壓力不無關係。

大阿哥針鋒相對、兄弟們奮起直追、分屬不同陣營的大臣的詆毀和苛求、加上父子之間越來越大的鴻溝,使皇帝對太子也生出疑心,以至於越發苛責。太子能隱忍數十年才崩潰已經很了不得了。

康熙心裏一嘆,說:「傳太子過來。」

梁九功眉毛一跳,太子這些年越發桀驁,康熙每次傳他不是訓斥就是教訓,父子每每不歡而散,然後皇上好幾天心情都不好。

昨兒剛有人彈劾太子鞭撻大臣,皇上還生了半晚上的氣,今兒叫人過來必定沒好事!

走出乾清宮,梁九功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總覺得不是很結實。

他親自去毓慶宮請太子,太子宿醉還沒醒,被叫起來時眼睛通紅、身上還殘存醉意,聽說康熙傳他過去,太子嘴角露出一個略帶嘲諷的笑意,淡淡地掃了掃袖子,下巴微抬道:「那就走吧。」

他連衣裳都不換,就穿一身皺巴巴的衣服去乾清宮。

康熙從沒見過這樣的太子,不由皺了皺眉。

太子心裡冷笑,便知道叫他過來沒有好事,接下來必定要義正言辭訓斥他了吧?

出乎意料的是,康熙只是吩咐梁九功:「朕記得前幾年內務府做了兩身太子的衣裳放在乾清宮?你去找出來給太子換上。」

梁九功瞪大了眼睛,康熙不耐道:「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去?!」

梁九功連忙收斂神色去找衣裳。

康熙又看向太子:「你也是,怎麼穿着臟衣裳就出來了?」

太子抿抿唇,乾脆認錯道:「兒子有辱皇家尊嚴,是兒子的錯。」

康熙眉毛皺得更厲害了:「這倒不要緊,只是你穿着臟衣裳不舒坦。」

太子一愣,詫異地看向康熙。

他不由想起康熙口中的那兩身衣裳,許多年前,他們父子關係還沒有這麼僵硬,太子時常在乾清宮協助康熙處理政務,偶爾政務繁忙,忙乎地夜深了,他乾脆不回毓慶宮,就在乾清宮側殿住下。

那時候康熙每季都叫內務府準備幾身他的衣裳放在乾清宮,總說臟衣裳穿着不舒坦。

只是後來他們父子關係越來越惡劣,他許久沒聽過這句話了,也不知道乾清宮竟還保存着他的衣裳。

太子抿抿唇,許是想起過去的緣故,心情有些複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穿+紅樓]皇子寵妻指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清穿+紅樓]皇子寵妻指南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5章 番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