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9章 常回家看看

第0719章 常回家看看

如此最好,眾人都沒意見。華岳認為委屈陳宸夫人了。

趙玉林說:做到咱們這一級的官員了,不存在委屈不委屈,關鍵是要把人放到適合的位置上,還有自己要會想,要是不會像想,怎麼做都覺得委屈呢。

諸公頷首吃茶。

這時,趙洸夫來了。

趙玉林笑呵呵的招呼他坐下。

這丫看到全是國主、副國主的大佬居然心生膽怯,不敢入座。

華岳說:三少爺喊坐就坐下嘛。這是皇上在賜座吶。

諸公也是笑呵呵的叫趙洸夫坐下。

這丫竟然像個書生似的坐到邊上,恭恭敬敬備好文房四寶聆聽教誨。

趙玉林叫趙洸夫來的目的就是要當着諸公的面教這丫如何做大財務。他說:是前任轉運使曹大人舉薦洸夫做轉運的,這段時間他都在觀察,很好,洸夫幹得不錯。

趙洸夫得到趙玉林的肯定,受寵若驚的連聲謝過。

杜凡也是頷首讚許:提點趙洸夫新宋國的財務乃是天下最大的財務,事關上億百姓,務必要小心,日後需要做的事兒還多,好好乾。

趙洸夫不住的點頭,嗯嗯的答應。

趙玉林說:他這裏只講一件事,就是新幣的增發,此事以後要作為朝廷最高軍事機密,不得對外泄露。

眾人都是一臉嚴|肅、鄭重的頷首。

他說,咱們的稅賦雖然逐年增加,但是周邊新收復的地區需要海量的銀子花銷。比如這次高麗歸順我新宋,過去他們欠下的債務肯定就一筆勾銷啦。

諸公都是笑哈哈的點頭。

游式說高麗國王真會算計,從咱們這裏把銀子要回去之後曉得還不上,再看到咱們富有安寧,還要滅島倭國,乾脆主動來投,一舉兩得的銷賬啦。

諸公又是一陣歡笑。

趙玉林說那些銀子收不回來,就成了轉運上的呆賬。他問洸夫,為啥咱們新宋朝廷超發點紙幣,老百姓沒得怨言,也不見貨幣市場亂套,日子還越過越好?

趙洸夫說:那因為咱們的紙幣和銀幣一比一兌換,等同於金銀,老百姓放心。

趙玉林頷首,給大家講:紙幣越來越多,眼下咱們的發行量已經超過十個億,朝廷哪有十個億的銀幣來兌換?今後發行的紙幣會越來越多,朝廷最終還是只能流通紙幣的。

此時,諸公才意識到這是個問題,一臉認真的看着他。

他說:今後咱們不再做銀幣、金幣了,也不再流通銀幣、金幣和鐵錢。只發行各種紀念幣,把這些紀念幣做成發行年份等值的貨幣。

趙洸夫馬上就明白了。

他說:老百姓其實相信的是朝廷,咱們新宋國泰民安,嚴格依法辦事,講究人人平等,大家都相信朝廷是為他們辦事的,即使就是一張紙,拿出去一樣是錢、是銀子、金子。

趙玉林笑呵呵的頷首吃茶,心裏大讚孺子可教,一點就通。

他叫洸夫不住任何交代,不再下達鑄造銀幣、金幣的任務不就得了。待咱們庫存的銀幣,金幣兌換完畢后他會親自在《新宋報》上撰文停止普通金屬貨幣流通,只發行紀念幣作為老百姓收藏兼具流通的輔助貨幣。

諸公頷首,覺得趙玉林思慮細緻。

余街不放心的問他:萬一百姓認為金子,銀子難得,要來擠兌銀幣呢?

他說:到時候咱們將庫存的銀子放量賣給做飾品的行當,國內市場上的金價、銀價就會應聲下跌,老百姓認識到金價,銀價不會漲起來就再也不會使用金幣銀幣了。

眾人歡笑。

是啊,金子、銀子的兌換價下跌了,有誰還保存這些賠錢貨呢?

他接着講:要叫洸夫提議超發紙幣,肯定有點難。

趙洸夫說他怕,不敢,曹尚書看的准,她敢發行。

諸公都笑了,曉得這孩子和他老爹的性格恰恰相反,就是一個中規中矩做事的種,要像曹英那樣隨意的提出建議、意見來,實在難得。

華岳認為眼下府庫充盈,無須增加紙幣的發行,趙國主無慮。

他搖搖頭說:眼下國家順風順水,正好超發紙幣創造財富。一個是新收回來的地方百廢待興,需要銀子花銷。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朝廷要刺激經濟快速發展,就必須使用貨幣這個槓桿。

諸公聽得入神了,把茶碗抱在懷裏靜靜的聽他講。

他說:咱們從今年起,每年按照財務總收入一成的數超發紙幣,用於各地的道路修造和新收復地區的書院、衙門建設,連續搞他三年應該有成效了吧。

諸公連連點頭。

麻麻德,一年至少增加八千萬貨幣的投放,可是直接用紙印成錢吶,足夠啦。

杜凡笑呵呵的說足夠、足夠啦。太好了,咱們的府庫充盈,再印它八千萬貫銀子要做多少事情吶,足夠花銷。

趙玉林看着余街說:治理水患就是個無底洞,再多的銀子都花得出去,只是一國的財富不能全靠印製紙幣,需靠大家的雙手來創造。

他對着趙洸夫說,三年後,新增加的紙幣投放量減半,讓各項修造事務慢慢收縮,過渡兩年就好了。

否則,突然沒了銀子做事,大量的老百姓找不到活兒干會引起社會動蕩不安,需要社會慢慢消化。

趙洸夫對着他使勁點頭,給他稟報:曹尚書交代過的,轉運部首要的責任是保證朝廷有錢花,經濟平穩運行,他會牢牢記住的。

趙玉林很滿意,頷首點頭,揮揮手說:沒他的事兒了。

洸夫腦子夠用,馬上站起來給諸公施禮,收拾文稿躬身告退。

華岳看着離去的趙洸夫說此子行事謹慎,還真適合做轉運。

余街卻是覺得太過膽怯,畏首畏尾的不好。

杜凡樂呵呵的說:一定是見到一屋子的國主、副國主,被嚇住啦。

眾人哈哈大笑。

三日後,趙玉林召集中樞院諸公議事,再次提出遷都長安,並決定從今年起,每年拿出五百萬貫銀子修繕長安城,擴建新的中樞院辦公用房。他不贊成將舊城大肆拆遷后搞建設。希望保有長安古城的基本風貌。

諸公以為大善。

杜凡說:帝都遷去長安后還有大學、驛館等大量的公房需要建設,咱們可以將舊的宮殿、公事房維修後用於這些住房需求。

趙玉林搖搖頭,認為暫時可以這樣做,但那些保存完好,歷史悠久的房屋應該保護起來留給百姓遊歷朝拜,或者做成新宋朝廷的陳列館比較好。咱們祖宗留下的都是寶貝,金貴著吶。

眾人都是笑呵呵的頷首通過。

順直娣提議,拔擢陳宸做台鑒堂公事房主任。

諸公都是頷首,不少人都覺得陳宸兩袖清風,在成都府任上成績突出,做台鑒堂的公事房主任還委屈了。

但是,趙玉林的打算不在這裏,他是擔心自己離開成都后,有事需要台鑒堂出面處置時能夠迅速動起來,這就離不開公事房的高速運轉,要辦好此事非陳宸莫屬。

他鄭重宣佈辭去新宋國主,中樞院一致舉薦華公接任,請華公就坐國主之位。

趙玉林起身,將華岳拉到主位上坐下,要求諸位臣工像輔佐他一樣支持華公做好國事,他笑哈哈的鼓起掌來。

副國主們立即帶頭鼓掌。

華岳激動的謝過趙玉林,謝過諸公,一定不負眾望,守好新宋江山。

臣工們又一次送給他熱烈的掌聲。

趙玉林辭別諸公,回家準備行程。

花溪村裏,老皇帝帶着鴻蒙谷的大國工匠替他特製的老花眼鏡翻看報紙,上面竟然宣告了趙玉林辭去國主大位的消息,這還了得,老皇帝立即找來史兒子問話。

史兒子嘆息一聲說:這就是三少爺的氣度啊。他也是剛才曉得,三少爺已經將九五大位禪讓華岳,要以神威軍指揮使的官職出巡九州。

老皇帝着急的說:就是皇帝要出巡,也不用讓位嘛,叫華岳監國便是,為啥偏要這樣做呢。

開始,他的乖乖女趙飛燕不做國主了,他心裏糾結,還有趙玉林接任國主之位,覺得有依靠。現在連自己的女婿也不做國主,他急啦。

新宋的疆域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大國,咋就說不做,真的不做國主了呢?

多少人夢寐以求啊。

老皇帝萬分不解,卻是被謝老太太給看穿了。

老太婆說:玉林這是按照新宋朝廷的規制在辦,真是皇帝輪流做,能者居之,沒有世襲罔替啦。

史兒子讚歎道:三少爺絕非凡人,咱們想的是如何多弄點銀子,如何坐穩位子,三少爺卻不在乎這些。

官家還不曉得吧,這花溪村的產業越做越大,三少爺家在這裏面的股份卻是越來越少,幾乎都上交朝廷啦。

錦官城的臣工們傳聞,大公主親自去禮部上交了都江堰景區的產業,那可是流淌著金子的營生,大公主說上交就上交了,朝中的臣工無一不服趙家人。

老皇帝沉默了。是呀,有這麼好的口碑,還有誰不信服此人。

趙玉林府上,吳雨琦笑盈盈的迎上去挽住他的胳膊問:哥兒閑啦,陪妹子吃杯茶。

兩人來到花廳坐下,初夏的陽光透過藤蔓斑駁的灑在地上,讓他感到陣陣暖意。

雨琦問他:準備走哪裏去?

他說先回家看看,打算走雲南直接去吐蕃,幫着央金收拾天竺。

女人滿臉笑意的說:張口就是央金妹子,吃醋啦。

他上去摟住雨琦柔聲呼喚:雨琦、雨琦妹子。

吳雨琦被他搗鼓得開森極了,咯咯咯的笑彎了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公子威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公子威武
上一章下一章

第0719章 常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