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園競采(三)

名園競采(三)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方雯雯接道:「『微風細雨弄波瀾』,」

彭鼎文一擊掌:「好!誰再來下句?」

王睿睿站出來吟道:「『翠柳低枝牽蘆葦,玉帶高躬過白帆』。」

彭鼎文聽了,沉吟一下,說:「還行吧!我再給改一下——『碧柳垂腰牽蘆葦,玉帶高躬讓舫舤』。這樣平仄更齊整一些。下面誰來?」

余紅帆覺得自己該出手了,就大聲說:「我和韻海來!「接着吟道:「浪里但聞綠鳥叫,湖邊猶賞粉荷鮮。」

彭韻海馬上高喊:「好!」並啪啪鼓掌。

彭鼎文也又一擊掌,大聲說:「好!這副對子對得好!還有兩句,誰來?我給提示一下,小猛起了句,雯雯吟了近景,紅帆吟了中景,後面該是遠景,大家向遠處看……」

白曉明和董曉建嘀咕:」兩句都被紅帆一人吟出,哪句是韻海的?還說是她和韻海倆人的!「

眾人顧不上搭理白、董二人,只順勢望去,但見波涌連天無有盡頭,遠處萬壽山、卧佛寺、十七孔橋倒影於水間,若隱若現,妙不可言……

白曉明剛要張嘴,卻被林小猛搶了先。只聽他急急吟道:「遙看煙波浩渺處,蓬萊倒影煥其間。」

林小猛是詩社男孩里水平最高的,他這兩句果然讓總顧問彭鼎文再次擊掌:「好!起承轉合都不錯!這首《北望昆明湖》就算完成了!」

張雪松不服,說:「彭爺爺,他們能吟出詩來的,都是上次去過洛州的,都學會了觀景吟詩,有經驗了。我們第一次出來,當然句子沒有他們來得快!」

彭韻海急忙安慰:「雪松,紅帆剛才那兩句就是替你和曉建你們二人吟的——我們組已吟了《北宮門入園》一整首,不差這兩句了。」

張雪松這才笑了,說:「韻海,你要多多向著我們組!我把紅帆都讓給你了,還怎麼着呀?」

彭韻海趕緊沖她做了個鬼臉,以示感激。

趁這工夫,余紅帆趕緊把《北望昆明湖》重新完整吟了一遍:「七律組詩.游頤和園

二.北望昆明湖

碧水一池湧向天,

微風細雨弄波瀾。

翠柳低腰牽蘆葦,

玉帶高躬讓舫舨。

浪里但聞綠鳥叫,

湖邊猶賞粉荷鮮。

遙看煙波浩淼處,

蓬萊倒影煥其間。「

眾人聽了,都無異議,於是一行人繼續前行。

走着走着,一座石基紅木蓋亭拱橋擋住了去路。見橋上有涼亭,孩子們不由分說便散了隊伍,幾個男孩子沿階向著橋上的涼亭攀爬。韻海連蹦帶躍,最先上去了。

紅帆在橋下轉了一圈,見有一個簡易碼頭,二條中等大小木船靠在碼頭上,幾名身穿短打的精壯船工,拿着漿、握著櫓,靠着船幫等客。再往水中一望,方知此處是昆明湖西岸距瓊島最近處——九十度直角直線,難怪這裏設有人工搖船碼頭。

彭鼎文見若是再繞岸前行去十七孔橋、萬壽山距離太遠,時間不夠,便招呼大家由此登船奔瓊島。

在船上,余紅帆擊掌大喊:「詩友們,詩友們!游頤和園組詩第三首《登船抵瓊島》現在就得開始構思!待會上了島,大家在島子上轉轉看看,腦子裏一定要想詩!……」

…………

清風陣陣、雨絲柔柔,一袋煙工夫,木船抵瓊島。船工拿出兩塊長條木板,搭在船幫和瓊島石基上。一行人下了船,腳踩木板上了島。

紅帆細看,只見島子很小,其上只有一紅瓦紅牆古廟,相傳是清室皇家求籤的。如今廟已經舊了,紅色的外牆已經剝脫,紅木廟門也鎖了,裏面黑乎乎地看不清楚。比較熱鬧的,倒是瓊島上長廊的起始源頭處——一座磚石木雕古廟樣建築,壁上頂上儘是彩繪,色澤鮮艷,室內擺滿櫃枱,其內旅遊紀念品、珠寶、古董、雨傘、字帖……應有盡有,賣貨人長呼短唱,看貨人熙熙攘攘……

紅帆在裏面轉了一回,覺得人多缺氧,頭都是暈的,急忙擠出來,在島子邊上扶欄轉了一圈。一時間涼風習習拂面,水氣裊裊沁心,舒服極了。她這才悟出,這瓊島是頤和園一個觀景的極好處——位置在昆明湖正中,接十七孔橋、長廊、萬壽山,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正好張雪松和劉萌萌二人過來了,她們一見余紅帆獨自憑欄賞景,趕緊上來。張雪松從書包里摸出水壺:」紅帆,給,喝吧!一直就給你留着呢!韻海呢?他人不見了,背着的水也就不見了!我早就知道他這樣——說是照顧保護社長,可一見有好玩的地方就跑得不見影了!……「

余紅帆接了水壺,說:」雪松,你背了半天水,怪累的,你先喝吧!「嘴裏說着,手卻拿壺舉向嘴邊,美美地喝了一大口。

劉萌萌也趕緊問:「紅帆,你餓不餓?我這裏帶了動物餅乾呢!」

看見紅帆喝了自己的水,張雪松心裏美滋滋地,問:「紅帆,你說這瓊島這麼小一個島子,上面也沒什麼景,要是吟瓊島怎麼吟呢?「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方雯雯接道:「『微風細雨弄波瀾』,」

彭鼎文一擊掌:「好!誰再來下句?」

王睿睿站出來吟道:「『翠柳低枝牽蘆葦,玉帶高躬過白帆』。」

彭鼎文聽了,沉吟一下,說:「還行吧!我再給改一下——『碧柳垂腰牽蘆葦,玉帶高躬讓舫舤』。這樣平仄更齊整一些。下面誰來?」

余紅帆覺得自己該出手了,就大聲說:「我和韻海來!「接着吟道:「浪里但聞綠鳥叫,湖邊猶賞粉荷鮮。」

彭韻海馬上高喊:「好!」並啪啪鼓掌。

彭鼎文也又一擊掌,大聲說:「好!這副對子對得好!還有兩句,誰來?我給提示一下,小猛起了句,雯雯吟了近景,紅帆吟了中景,後面該是遠景,大家向遠處看……」

白曉明和董曉建嘀咕:」兩句都被紅帆一人吟出,哪句是韻海的?還說是她和韻海倆人的!「

眾人顧不上搭理白、董二人,只順勢望去,但見波涌連天無有盡頭,遠處萬壽山、卧佛寺、十七孔橋倒影於水間,若隱若現,妙不可言……

白曉明剛要張嘴,卻被林小猛搶了先。只聽他急急吟道:「遙看煙波浩渺處,蓬萊倒影煥其間。」

林小猛是詩社男孩里水平最高的,他這兩句果然讓總顧問彭鼎文再次擊掌:「好!起承轉合都不錯!這首《北望昆明湖》就算完成了!」

張雪松不服,說:「彭爺爺,他們能吟出詩來的,都是上次去過洛州的,都學會了觀景吟詩,有經驗了。我們第一次出來,當然句子沒有他們來得快!」

彭韻海急忙安慰:「雪松,紅帆剛才那兩句就是替你和曉建你們二人吟的——我們組已吟了《北宮門入園》一整首,不差這兩句了。」

張雪松這才笑了,說:「韻海,你要多多向著我們組!我把紅帆都讓給你了,還怎麼着呀?」

彭韻海趕緊沖她做了個鬼臉,以示感激。

趁這工夫,余紅帆趕緊把《北望昆明湖》重新完整吟了一遍:「七律組詩.游頤和園

二.北望昆明湖

碧水一池湧向天,

微風細雨弄波瀾。

翠柳低腰牽蘆葦,

玉帶高躬讓舫舨。

浪里但聞綠鳥叫,

湖邊猶賞粉荷鮮。

遙看煙波浩淼處,

蓬萊倒影煥其間。「

眾人聽了,都無異議,於是一行人繼續前行。

走着走着,一座石基紅木蓋亭拱橋擋住了去路。見橋上有涼亭,孩子們不由分說便散了隊伍,幾個男孩子沿階向著橋上的涼亭攀爬。韻海連蹦帶躍,最先上去了。

紅帆在橋下轉了一圈,見有一個簡易碼頭,二條中等大小木船靠在碼頭上,幾名身穿短打的精壯船工,拿着漿、握著櫓,靠着船幫等客。再往水中一望,方知此處是昆明湖西岸距瓊島最近處——九十度直角直線,難怪這裏設有人工搖船碼頭。

彭鼎文見若是再繞岸前行去十七孔橋、萬壽山距離太遠,時間不夠,便招呼大家由此登船奔瓊島。

在船上,余紅帆擊掌大喊:「詩友們,詩友們!游頤和園組詩第三首《登船抵瓊島》現在就得開始構思!待會上了島,大家在島子上轉轉看看,腦子裏一定要想詩!……」

…………

清風陣陣、雨絲柔柔,一袋煙工夫,木船抵瓊島。船工拿出兩塊長條木板,搭在船幫和瓊島石基上。一行人下了船,腳踩木板上了島。

紅帆細看,只見島子很小,其上只有一紅瓦紅牆古廟,相傳是清室皇家求籤的。如今廟已經舊了,紅色的外牆已經剝脫,紅木廟門也鎖了,裏面黑乎乎地看不清楚。比較熱鬧的,倒是瓊島上長廊的起始源頭處——一座磚石木雕古廟樣建築,壁上頂上儘是彩繪,色澤鮮艷,室內擺滿櫃枱,其內旅遊紀念品、珠寶、古董、雨傘、字帖……應有盡有,賣貨人長呼短唱,看貨人熙熙攘攘……

紅帆在裏面轉了一回,覺得人多缺氧,頭都是暈的,急忙擠出來,在島子邊上扶欄轉了一圈。一時間涼風習習拂面,水氣裊裊沁心,舒服極了。她這才悟出,這瓊島是頤和園一個觀景的極好處——位置在昆明湖正中,接十七孔橋、長廊、萬壽山,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正好張雪松和劉萌萌二人過來了,她們一見余紅帆獨自憑欄賞景,趕緊上來。張雪松從書包里摸出水壺:」紅帆,給,喝吧!一直就給你留着呢!韻海呢?他人不見了,背着的水也就不見了!我早就知道他這樣——說是照顧保護社長,可一見有好玩的地方就跑得不見影了!……「

余紅帆接了水壺,說:」雪松,你背了半天水,怪累的,你先喝吧!「嘴裏說着,手卻拿壺舉向嘴邊,美美地喝了一大口。

劉萌萌也趕緊問:「紅帆,你餓不餓?我這裏帶了動物餅乾呢!」

看見紅帆喝了自己的水,張雪松心裏美滋滋地,問:「紅帆,你說這瓊島這麼小一個島子,上面也沒什麼景,要是吟瓊島怎麼吟呢?「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方雯雯接道:「『微風細雨弄波瀾』,」

彭鼎文一擊掌:「好!誰再來下句?」

王睿睿站出來吟道:「『翠柳低枝牽蘆葦,玉帶高躬過白帆』。」

彭鼎文聽了,沉吟一下,說:「還行吧!我再給改一下——『碧柳垂腰牽蘆葦,玉帶高躬讓舫舤』。這樣平仄更齊整一些。下面誰來?」

余紅帆覺得自己該出手了,就大聲說:「我和韻海來!「接着吟道:「浪里但聞綠鳥叫,湖邊猶賞粉荷鮮。」

彭韻海馬上高喊:「好!」並啪啪鼓掌。

彭鼎文也又一擊掌,大聲說:「好!這副對子對得好!還有兩句,誰來?我給提示一下,小猛起了句,雯雯吟了近景,紅帆吟了中景,後面該是遠景,大家向遠處看……」

白曉明和董曉建嘀咕:」兩句都被紅帆一人吟出,哪句是韻海的?還說是她和韻海倆人的!「

眾人顧不上搭理白、董二人,只順勢望去,但見波涌連天無有盡頭,遠處萬壽山、卧佛寺、十七孔橋倒影於水間,若隱若現,妙不可言……

白曉明剛要張嘴,卻被林小猛搶了先。只聽他急急吟道:「遙看煙波浩渺處,蓬萊倒影煥其間。」

林小猛是詩社男孩里水平最高的,他這兩句果然讓總顧問彭鼎文再次擊掌:「好!起承轉合都不錯!這首《北望昆明湖》就算完成了!」

張雪松不服,說:「彭爺爺,他們能吟出詩來的,都是上次去過洛州的,都學會了觀景吟詩,有經驗了。我們第一次出來,當然句子沒有他們來得快!」

彭韻海急忙安慰:「雪松,紅帆剛才那兩句就是替你和曉建你們二人吟的——我們組已吟了《北宮門入園》一整首,不差這兩句了。」

張雪松這才笑了,說:「韻海,你要多多向著我們組!我把紅帆都讓給你了,還怎麼着呀?」

彭韻海趕緊沖她做了個鬼臉,以示感激。

趁這工夫,余紅帆趕緊把《北望昆明湖》重新完整吟了一遍:「七律組詩.游頤和園

二.北望昆明湖

碧水一池湧向天,

微風細雨弄波瀾。

翠柳低腰牽蘆葦,

玉帶高躬讓舫舨。

浪里但聞綠鳥叫,

湖邊猶賞粉荷鮮。

遙看煙波浩淼處,

蓬萊倒影煥其間。「

眾人聽了,都無異議,於是一行人繼續前行。

走着走着,一座石基紅木蓋亭拱橋擋住了去路。見橋上有涼亭,孩子們不由分說便散了隊伍,幾個男孩子沿階向著橋上的涼亭攀爬。韻海連蹦帶躍,最先上去了。

紅帆在橋下轉了一圈,見有一個簡易碼頭,二條中等大小木船靠在碼頭上,幾名身穿短打的精壯船工,拿着漿、握著櫓,靠着船幫等客。再往水中一望,方知此處是昆明湖西岸距瓊島最近處——九十度直角直線,難怪這裏設有人工搖船碼頭。

彭鼎文見若是再繞岸前行去十七孔橋、萬壽山距離太遠,時間不夠,便招呼大家由此登船奔瓊島。

在船上,余紅帆擊掌大喊:「詩友們,詩友們!游頤和園組詩第三首《登船抵瓊島》現在就得開始構思!待會上了島,大家在島子上轉轉看看,腦子裏一定要想詩!……」

…………

清風陣陣、雨絲柔柔,一袋煙工夫,木船抵瓊島。船工拿出兩塊長條木板,搭在船幫和瓊島石基上。一行人下了船,腳踩木板上了島。

紅帆細看,只見島子很小,其上只有一紅瓦紅牆古廟,相傳是清室皇家求籤的。如今廟已經舊了,紅色的外牆已經剝脫,紅木廟門也鎖了,裏面黑乎乎地看不清楚。比較熱鬧的,倒是瓊島上長廊的起始源頭處——一座磚石木雕古廟樣建築,壁上頂上儘是彩繪,色澤鮮艷,室內擺滿櫃枱,其內旅遊紀念品、珠寶、古董、雨傘、字帖……應有盡有,賣貨人長呼短唱,看貨人熙熙攘攘……

紅帆在裏面轉了一回,覺得人多缺氧,頭都是暈的,急忙擠出來,在島子邊上扶欄轉了一圈。一時間涼風習習拂面,水氣裊裊沁心,舒服極了。她這才悟出,這瓊島是頤和園一個觀景的極好處——位置在昆明湖正中,接十七孔橋、長廊、萬壽山,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正好張雪松和劉萌萌二人過來了,她們一見余紅帆獨自憑欄賞景,趕緊上來。張雪松從書包里摸出水壺:」紅帆,給,喝吧!一直就給你留着呢!韻海呢?他人不見了,背着的水也就不見了!我早就知道他這樣——說是照顧保護社長,可一見有好玩的地方就跑得不見影了!……「

余紅帆接了水壺,說:」雪松,你背了半天水,怪累的,你先喝吧!「嘴裏說着,手卻拿壺舉向嘴邊,美美地喝了一大口。

劉萌萌也趕緊問:「紅帆,你餓不餓?我這裏帶了動物餅乾呢!」

看見紅帆喝了自己的水,張雪松心裏美滋滋地,問:「紅帆,你說這瓊島這麼小一個島子,上面也沒什麼景,要是吟瓊島怎麼吟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韻海紅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韻海紅帆
上一章下一章

名園競采(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