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提前佈局 獅子搏兔

第176章 提前佈局 獅子搏兔

一日後,陽高縣境內。

漫長的行軍線慢慢悠悠充斥在一望無際的荒野平原。

由於此次出征並非像之前剿滅土匪那般需要顧及雁門關內的鑲黃軍會去偷襲。

因此陳默也難得示意士兵們無需着急。

一邊走,一邊瀏覽下大同以北的沿途風景。

過程雖然無趣,但卻並不無聊。

眾所周知。

大同城在沒被燒之前啊。

它其實是個賊堅固的北疆防線!

尤其是自嘉靖年間開始。

為了防止京城西北方向不被游牧民族天天偷家上高地。

嘉靖幾乎是費了老牛鼻子勁!

不僅大肆修築長城,擴建防線。

還瘋狂建造堡壘。

且一建就是幾十座幾十座的狂建!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自然就是大明邊關十五堡!

大明邊關十五堡。

又稱內五堡、外五堡和塞邊五堡。

其中。

塞邊五堡名為得勝、拒牆、拒門、助馬、保安堡。

外五堡名為鎮羌、破魯、滅魯、威魯、寧魯堡。

內五堡則為鎮邊、鎮川、宏賜、鎮魯、鎮河。

十五座堡壘全部修建於大同以北。

看似互不相連。

實際上卻在悄無聲息間形成了三道筆直的長城防線!

三道啊!

要知道在如今的大同城。

陳默守着鬼門關那一道天險就能將多爾袞、鰲拜兩員部落國猛將打的跟孫子一樣!

如果要是給他這三道長城防線!

他敢直接跟正面強攻山海關的部落國主力大軍死磕!

可惜啊!

幻想終究是幻想。

得益於前任大同總兵李行的一句不給外蠻留下片刻棲身之地。

這大明北疆十五堡沒有死在敵人的狂轟亂炸之下。

反倒被自己人的堅壁清野給毀了個精光!

因此陳默如今只能是走馬觀燈。

在狼藉中見證身邊這座屹立於陽高縣境內的鎮邊堡遺址廢墟。

與此同時。

或許是感受到陳默無比遺憾的心情。

鄒楊出於好心。

整個人當即勒馬上前,主動出口安慰道:「大人無需難過,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些堡壘先前再怎麼威武雄壯,如今也已經遍地廢墟。

大人看開些,不用太過遺憾。」

「沒錯!過去的已經過去,人嘛,總得往前看不是嗎?」

難得認同對面的說法,陳默看似今天十分和藹。

鄒楊正欲趁這股熱乎勁多跟他聊兩句。

免得後者行軍途中無聊。

不料話還沒來得及開口。

陳默便指著周圍的廢墟,神情淡然地吩咐說:「鄒楊,拿紙筆把這些廢墟遺址都記錄下來,另外回頭你帶人親自去其他堡壘遺址進行實地勘測。

等到日後咱們把草原軍趕出雁門關。

我一定要將這些堡壘重新修好。

這麼好的防線!

如果能夠重新發揮威力,抵擋個幾十萬草原軍絕不是什麼困難事!」

「我特么……」

沒想到陳默說要往前看居然是想日後把這些廢墟堡壘全部修好,鄒楊心中頓時有幾百萬匹草泥馬飛速躥過!

要知道!

北疆十五堡從西向東延綿高達700餘里。

光跑完就得足足需要一個月。

再加上測量,繪畫,勘測。

另外還有崇山峻岭中迷路浪費的時間。

這件事沒有兩三個月肯定下不來!

虧她之前還擔心陳默遺憾過頭會出現什麼心病好言安慰。

現在好了!

她拿陳默當知己,陳默拿她當老牛。

此情此景。

鄒楊下意識就想要果斷拒絕!

但仔細一想。

陳默作為大同實際上的最高指揮官。

這老闆都發話了。

她這個打工的有個什麼反抗的權力?

因此經過一番極其慘烈的心理波動后。

鄒楊最終還是老老實實去找紙筆準備先將面前整座鎮邊堡廢墟原封不動給畫出來。

反觀陳默看她灰溜溜地離開。

臉上頓時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話說他不知道搞遺址測量是個苦差事嗎?

扯淡!

他當然知道!

要是不知道,剛剛他要測量廢墟時就不會讓鄒楊而是自己親自去了!

不過仔細想想。

測量堡壘廢墟確實是件長久有利的大事。

畢竟雁門關遲早要奪回來!

一旦草原軍在山西沒有立足之地。

他們勢必會翻山越嶺從北長城直撲大同。

所以可以料到。

北疆十五堡日後必然會成為大同防禦的重點核心!

從這點看。

陳默選擇提前佈局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就是苦了鄒楊累死累活半天,最終還要當牛做馬去測量勘探。

「這才是好搭檔啊!留她真是留對了,雖然腦子有時候真不好使,但又聽話又能吃苦又能幹,百公里消耗就兩個饅頭。

有那麼多優點加持,腦子差點也無傷大雅!」

覺得自己當初沒把鄒楊也送去見她那幾個前輩真是最明智的決策,陳默高興之餘。

忽然想起來自己這次來陽高縣可不是來旅遊的!

於是連忙用餘光掃向了身後。

看到自己背後宛如長龍的行軍隊伍。

心中這才感覺到踏實無比。

話說自從決定要對陽高縣痛下殺手后。

陳默為保證兵源補給萬無一失。

不僅將自己僅剩下的滿編二營盡數帶出。

還從一營二營分別抽調骨幹補充進入到負責出征的二營之中。

總人數強行補充到兩千。

就是擔心陽高縣局勢複雜,會陰溝翻船。

除此之外。

出征前他更是命令每名士兵至少攜帶十日的乾糧。

整整四十多輛馬車被裝得盆滿缽滿!

之所以那麼做。

並不是這次掠奪戰要打上十天十夜那麼恐怖。

事實上按照他的估計。

等到了地方后。

警告一發,炮彈一炸。

秦政估計立馬就要舉旗投降。

整個戰役持續時間。

短則半個時辰,多則兩個時辰。

最慢半天!

絕不可能會拖到十天十夜那麼費勁。

而帶那麼多糧食。

主要是考慮到陽高縣內百姓們很可能被剝削的長期吃不飽。

如果不帶糧食。

哪怕他成功打下縣城,也夠嗆能把他們安全帶回到大同城。

就算最後勉強帶回去了。

半道但凡餓死累死個七八成,那他折騰半天不白忙活了嗎?

所以!

必須得多帶些糧食!

只有讓他們先吃飽了,那幫百姓才會心甘情願跟你回大同。

這就是各取所需,互相逐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大明朝九晚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在大明朝九晚五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6章 提前佈局 獅子搏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