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帝王黑玉

第二回 帝王黑玉

火炎燚用電筒光一晃讓自己倒霉的青苔石板,發現自己踩滑的地方露出了一個像狗又像海豚,說是海豚又似虎形的黑色小圖形。

「什麼鬼東西?怎會有圖形?」

他勉強舉著傘,蹲了下來,電筒一照,用手抹了抹圖案,發現原來是石頭表面上雕刻着一個簡陋笨拙的圖案。

圖案乃陽文般雕刻,動物的石腿是凸起的,火炎燚大指和食指捏住那着力點一提,圖案竟微微動了一下。他兩指一使力向外提,便將那鑲嵌在石頭裏的石雕盒子給慢慢取了出來。這石頭盒較重,長約十厘米,寬約六厘米,高約五厘米。

火炎燚拿着石盒粗略的掃了一眼,看了看石頭上的凹槽,顯然是人工刻意弄了。只是凹面光滑整齊,彷彿有入用刀在豆腐塊中生生切出了一個凹下去卻能剛好嚴絲合縫放下石盒的空間。

這可是石頭啊,誰的工具會那麼鋒利?

既然要鑲嵌進去藏起來,為何又要露出石盒頂呢?

想不通就暫時不想,火炎燚找些土將石頭上的凹槽封了,然後匆匆去不遠處田邊用水洗了洗石盒,才用力將石盒蓋給逐漸打開。

蓋子一開,一道陰森寒冷的風便詭異的迎面吹來。

火炎燚頓時一陣心涼,彷彿渾身都被寒冰侵擊了。

石盒內別無長物,唯有一隻純黑的虎形石獸雕在內。

獸雕通長的九厘米,高約五厘米,火炎燚拿在手裏,仔細觀察,發現竟雕刻得惟妙惟肖,非常自然。

「這是什麼東西?古董,還是虎符?」

火炎燚想着,看了看手腕上的電子錶,連忙將獸雕放於褲兜內,將石盒藏在路邊樹旁的草叢中,匆匆忙忙趕向了學校。

火炎燚在聽老師講化學反應,儘管他在盯着黑板,但心思依然停留在黝黑的虎形獸上。

如今虎獸就在身上,為了保險起見,他並沒有研究,萬一老師發現給沒收了呢。強忍着好奇心,火炎燚這才感覺今天不對勁。

飛快整理了一下思路:早晨下雨,摔了一跤,發現虎獸,匆忙到校,恰好上課!

「不對,下了雨,又摔了跤,更重要的是鞋襪、褲腿都打濕了,為什麼我沒覺得冷?」

平時火炎燚鞋襪濕了,上課時會非常難受,現在卻沒不好的印象,真是奇怪。

他的腳指微微在鞋裏動了動,竟然溫溫的,沒有冰冷黏黏的感覺。試了試腳跟腳心,也是溫暖舒適。

「真奇怪!」火炎燚又試了試左腳,驚訝的發現鞋子裏面居然真的全乾了,沒有絲毫的濕氣。

他抬起腳,悄悄摸了摸褲腿和本該濕漉漉的屁股,發現全都是乾燥的,甚至那被跌痛的屁股也詭異的恢復了。

「難道是虎獸的功效,可以祛濕避寒治療傷痛?」

想到此處,火炎燚的心中極不平靜,如坐針氈般等待着下課。

鈴聲一響,老師剛出教室門,火炎燚便迫不及待的到學校里找了個僻處,拿出黑墨狀的虎獸,開始仔細觀察起來。

可細究了幾分鐘,他也毫無所獲,只感覺這是一隻黑石雕成的古虎獸。

「小說中常有滴血認主之事,這隻虎獸是有不同之處,莫非也需要滴血認主?」

火炎燚思索著,然後定了定心神,伸出手指,牙齒一咬,頓時咬出一道小傷口來。

把一點點血擦在虎獸身上,血跡頓時消失了,他又擦了擦血在虎頭上,血跡果然又消失了。

「好傢夥,當真需要滴血認主。」

火炎燚正想着,突然覺得手上一輕,看時,竟發現虎獸不見了。

他心又甚急,正念想着虎獸呢,那隻虎獸又憑空出現在他的手中。

火炎燚心中頓時鬆了口氣,摸着實實在在的虎獸,心中別提多開心了。

不過火炎燚是心中開心,臉上也能控制住的人,他這人內秀,一點兒也不張狂。

意念一動,虎獸又消失了。火炎燚終於放心下來。這寶貝在身體中,如影隨行,以後也不怕丟失了。

這一上午,火炎燚的心情很好。第四節課是信息課,老師講了些知識和要求后,就讓學生們自行上網操作。

火炎燚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才百度中開始搜索起來。

他在初中歷史書上見過虎符圖片,現在一搜查「虎符」、「黑玉」的資料,終於明白了一些事情。

這隻黑虎獸應該是帝王黑玉虎符。

」帝王黑玉,又叫恆山墨翠,其質地樸實、凝重、色純,是一種珍貴的璞玉,因其備受歷代帝王喜愛,色黑清潤如墨,質純清熒如玉,故名帝王黑玉。」

火炎燚不斷記錄着知識。

「帝王黑玉與大多數硬玉一樣,由鈉和鋁的矽酸鹽礦物組成。主要由鈉質和鈉鈣質輝石組成,含有少量角閃石、閃透石、霓石。其擁有鑲嵌變晶結構、交代結構、次生充填結構。」

他身上的黑虎獸質材的帝王黑玉的確是光澤屬油脂光澤,給人以滋潤的感覺。

帝王黑王的礦物組成主要是礦物矽酸鈉鋁、輝岩,含有少量角閃石、閃透石等。結構為隱晶質結構;構造呈緻密塊狀構造,其次為流紋構造,韌度具有極緻密的結構,因而韌度較高。

起源傳說:

漢書中有「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文公出獵,擒黑龍,獲黑玉,此其水德之瑞」的記載。

也就是說秦文公在崞縣打獵時,捕獲了一條黑龍,並從黑龍體內取出一塊漆黑如墨的寶玉,並被視為水德之瑞,昭示著秦王朝的必然興起。

據此,秦王朝以黑色為正色,衣服等的顏色都尚黑。並將黃河改稱為「德水」,後來那塊黑色寶玉被命名為「帝王黑玉」。

黑色自夏代起倍受崇尚,至商周乃至秦漢皆流露出濃郁的「尚黑」遺風,甚至於隋唐以來的審美精神都包孕著「尚黑」之風的文化積澱,投射出華夏民族審美風尚的獨特品格。因此,在大華的古代,帝王黑玉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

帝王黑玉以全黑為貴,黑如純漆,細如羊脂,是黑玉中極品,而對於帝王黑玉的評價原則有三個方面。

一是顏色。顏色要黑,純正的黑色,偏灰、偏綠都不好。有顏色的寶石、玉石的顏色評價都是一樣的原則,顏色純正是第一位的。

二是顏色的分佈要均勻,顯然,全墨最好,片墨只能作為巧色加以利用。合理的巧色運用,能為玉雕增色不少,顯得玉器活靈活現。點墨則很難加以利用,一般都是在玉器加工過程中,剜臟去綹加以剔除。

三是玉質的細膩程度。玉質的細膩程度是評價帝王黑玉的重要原則。

「看來黑虎獸是帝王黑玉中的極品,也代表着權利和地位。」火炎燚心中下結論道。

至於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

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虎符為大華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

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

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

君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

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時期。

但歷史上也有很多沒有虎符而成功發兵的情況,尤其是大漢前期的藩國最為猖獗,漢高祖滅諸異姓王后制定的藩國須有漢朝虎符才能發兵的制度對藩王們的兵許可權製作用甚小。

例如西漢呂太后死後齊王劉襄的起兵叛亂,漢文帝時濟北王劉興居的起兵叛亂,以及漢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養兵練兵者皆為藩王,故藩王們都能輕鬆發兵。傳世的有秦新郭虎符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至尊曲之古裝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至尊曲之古裝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回 帝王黑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