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後面的話

第1042章 後面的話

結束了,稍微有點感想,隨便寫點吧。

本書最初確實是奔著網游武俠寫,但很遺憾,僅僅十幾章便有崩盤的跡象,之後迅速完蛋,轉而改為玄幻武俠。話說,我這是第三次挑戰「網游」,也是第三次轉為玄幻武俠,看來我確實不適合寫「網游」。

由於本人喜歡人物之間亂七八糟的勾連和牽扯,所以書中角色的關係比較複雜,相互之間都有糾纏,這就導致需要大量篇幅去寫這些因因果果,許多筆墨放在了「沒用的地方」,主角的佔比大幅度降低。再加上,本人比較喜歡群像戲,比較喜歡寫由於各種角色的行為——不止是主角,而導致的世界變化,於是更浪費章節,主角的存在感更加少,甚至出現最後一卷主角僅僅出場不到十章的情況。在這裏,我深刻檢討,並讀者道歉。

說說本書的整體「結構」吧。

先得承認,本人對「善惡」不太在意,也不太了解,僅僅是為了劇情衝突才讓角色分「好」和「壞」。如果哪裏的「三觀」不對,還請見諒。以及如果對某些人的結局不滿意,比如「蕭啟惑」,還請見諒。話說,本書有個多餘角色——元流,本想用它引出麒麟等族,但後來覺得,人族的戰爭還是該由人族自己解決比較好,而不是靠外力,所以沒用上它。

本書的角色大致分為三類:第一種人是為了權勢和利益,什麼都做,幾乎沒有善惡觀,代表人物有彭堅、朱護、龐德、唐橫、唐庚、王孟、蕭牆等;第二種人是也想要權勢和利益,但又不願意太壞,有點善惡觀,代表人物是地樂、大哭、朱明、黃言子等;第三種就是俠義之輩,權勢和利益不在心中,善惡觀太重,只希望做好人,代表人物比較多,比如武玉、智恆、侯毅、龍虎書生等。當然,只是大致分類,事實上本書中人性比較複雜,不能一概而論。

以上三種人中,「第一種」和「第三種」的對抗比較強,是世界矛盾的接觸點,比如武玉和彭堅。雖說本書中,武玉一直高坐虛空,彭堅一直「死亡」,但本書中的衝突,根源就是他們,他們分別代表着人性中的「節制」和「貪婪」。不過,得專門說一下,「節制」和「貪婪」並不完全與「好」和「壞」划等號:武玉節制,自己沒有作惡,也不強迫、不在乎凡人供奉她,但她也因此對世間混亂熟視無睹,繼承張三丰和達摩所謂的「天人避位」;彭堅貪婪,做事只為利益,他如果一統海陸,必然會要求百姓供奉,但同時,他也會憑藉手段,令百姓穩定而幸福,保證「供奉」持續,說不準會是天下太平。簡單來說:武玉不會仗勢欺人,但世界可能會亂;彭堅是會仗勢欺人,但世界也許很穩定。

對於「節制」和「貪婪」,主角並沒有完全地偏向哪一方,他本人既敬重「第三種人」,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認可「第一種人」。主角認為第一種人太過懦弱,身上枷鎖太多,條條框框太多,明明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卻因為所謂「德行」和「責任」,對凡間混亂無動於衷,但又覺得第三種人下手太狠,太過沒德行,是犧牲一部分人的幸福讓另外一部分人安康——糾結之處就在這。主角一直在做的就是在「第一種」和「第三種」之間找一個最佳的平衡點,讓狠辣之輩有節制地完成百姓安居樂業的事業——這個「平衡點」不是說「第二種人」,與第二種人完全沒關係,第二種人只是附庸之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正是因為沒辦法確切地分辨「好」和「壞」,導致本書到處都是糾結,難以對某個人物蓋棺定論。比如龐德,他維持了皇朝崩潰,結束「七王之亂」,大部分時期保證了最大程度的穩定,打擊魔教,維護朝廷和江湖關係……總之功勞不小。可另一方面,龐振國的罪過也不少,許多混亂的根源就是他,罪孽深重。這其中,龐德算計侯毅這事最是好壞難分:如果龐德不算計侯毅,那麼侯毅就會成長為一個富有正義感的魔頭,禍亂天下,同時侯珍會仗着堂弟的實力而稱皇稱帝,各方必定抵抗,性子剛猛的侯毅也一定會仗勢欺人,殺死一切反對者;可如果龐德算計侯毅,結果便是本書這般,不但導致天陽門和神箭山莊的悲劇,還使楊廣楊玉兄妹性格扭曲,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最終仍舊沒有避開混亂。

類似龐德的人太多,嬴天、朔晦、唐橫、唐庚、朱護、朱明、龍合等。

大概就是因為沒有確切意義上的好人和壞人,使本書太彆扭,我自己看着都憋屈,更別提其他人。唉~如果以後再寫,爭取別這麼弄,盡量寫「純好人」和「純壞人」,那樣劇情應該能比較清新簡單一些吧——話說,單單上面的話,讀了一遍都很不通順,很亂,可以想像本書的整體情況是什麼「景色」。

行了,就這樣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木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木竹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42章 後面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