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八零年代(完結)

第492章 八零年代(完結)

1988年的秋天,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這是我國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突破性成就。國家最高領導人都親臨現場。各大報紙更是鋪天蓋地的報道相關內容。國內對於高科技的關注度空前高漲。

就在這個大背景下,華夏科技這個以科技為名的集團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也就在這個時期,華夏科技集團也拿出了若干項重要的科技技術突破。

華夏科技在科研方面主要有兩大塊:材料領域和其他。

材料領域包括合金、碳纖維、特種陶瓷、稀土材料等等。這本身就是個很大的譜系,同時也是現代工業領域的地基。材料科技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到了上層建築的高度。

科研成果並不是短期內就能得到的。這些成果都是幾年的積累之後,才在幾年得到了階段性的成果。如果不是趕上了這個時機,胡楊可能還會捂上一陣子。

風頭和利益都不是胡楊最優先考慮的,對工業大環境的正面作用以及正面的影響才是他最優先考慮的條件。

上面有人幫忙造勢,加上這些成果也都的確非常過硬。於是順理成章的,華夏科技名聲傳到了更多的圈子裏。

趙援朝和柏青,作為華夏科技集團的門面人物站在台前。趙援朝負責科研之外的所有運營工作,柏青負責人才培養,科研則是胡楊直接管理的範圍。而他們所有人的所有重大決定,都必須通過集團CFO李億峰。這就是華夏科技集團最高層的組織架構。這肯定不是最科學合理嚴謹的,卻是現階段效率最高的。

胡楊作為華夏科技的董事長,只是在非常低調的集團成立儀式上,低調的露了下臉。再之後就幾乎沒有再出現在公眾面前。就連安東港工程結束時,胡楊也僅僅出現了幾個小時。

感謝這個網絡和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代,胡楊才能這麼容易的消失在大眾眼中。而沒太普及的監控,也讓胡楊有更多「隱身」的環境。

胡楊需要這種環境。從華夏科技集團成立開始,他作為集團的創始人就必然會成為很多國際組織的目標人物。

一九八零年代還剩下最後的不到二十個月,留給胡楊的準備時間已經不多了。集團的成立對於胡楊的整體計劃是有正面意義的。整合資產拆分剝離能夠提高集團的核心凝聚力。

這些剝離的實體並不會被捨棄,而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轉變經營模式。部分會開放股權,還有些則會重新整合成立新的公司和集團。這些企業都有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的作用。

華夏科技在東北深耕的這幾年,已經逐漸改變了這個地區的生產發展模式。

安東港在擴建之後,讓遼寧地區對日韓出口成本大大降低,直接帶動了對口日韓的進出口貿易。而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水路運輸網絡,也同樣解決了的公路網絡運輸的欠缺的問題。

運輸成本降低,讓我們生產或者代工的產品擁有了價格方面的競爭力。而這個利好的消息已經帶動安東港周邊,以及水路運輸可以覆蓋的區域,很快就冒出了許多出口型的企業。

現代工業領域隨着細分的逐步強化,任何產品的生產都需要上下游若干家企業的聯動。這些企業的出現,必然會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華夏科技集團的特種鋼材、特種水泥、高精度零件加工,都為整個地區的工業領域提供了國內一流的工業技術輔助。尤其是在胡楊親自從德國拆回整套五軸聯動數控加工車間之後,整個東北的工業的精度都向前邁了一大步。

有了高精度的零件,就有高精度的設備,如果再有先進的材料,自然就會生產出附加值的產品。這就是華夏科技始終致力於基礎領域的用意。基礎的提升能夠帶動整個工業領域的提升。

也只有在這些方面努力,才有機會盤活東北原有的工業基礎。而與此同時,藉著國家對於這個老工業基地扶持,東北也在努力的改革。鼓勵企業減負增效,鼓勵私營企業,鼓勵創業等等。

工業在努力的變革求生,東北的農業同樣也在進行着改變。經過兩年的嘗試,大規模機械耕作的農場模式已經積累的很多經驗。華夏科技集團下屬的農場基本都已經進入正軌。這些農場的產量方面都表現的不錯,而將產量平均分配在人頭上之後,結果更是喜人。

而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相對的,就是小地塊以及大棚的精耕細作。後者無論單位畝產,還是單位耕地的經濟效益都是非常可觀的。

工人的和農民的收入都能上去,東北整體上也就會變得更好。八十年代的東北,平均受教育程度是全國最高的。這裏是有機會再次振興的。

非洲的灰谷礦業公司是華夏科技集團最新的子公司。新公司上馬後卻並沒有立刻大刀闊斧的進行投資建設,反而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當地的基礎建設。比如公路,住宅還有醫院和學校這類民生設施。具體到礦業相關的工作,有且只有勘探工作在進行,對於開採完全沒有動作。

不是胡楊不想,而是現在還不到時候。天時地利人和都還沒有到。

採礦並不難,無論是技術還是設備都不是問題。且不說這裏有大量的露天礦,本身開採難度就很低。就算是開採難度大,但以這裏的高品位礦石而言,多付出點代價也是值得的。

真正的問題是,要如何把礦石運回去。

鐵礦石不是普通的商品或者資源。鐵礦石是具有戰略價值,是真正的「鋼需」品。對一個告訴發展的國家來說,鋼材的需求不僅數量巨大而且非常的急迫。所以除了在技術領域我們會被卡脖子之外,鐵礦石進口也同樣會被卡脖子。

而胡楊在非洲成立的礦業公司,很大程度上就能讓我們不會被卡得那麼死。即便不能徹底解開,也至少能爭取到一絲喘息的機會。所以可以預見的,灰谷礦業必然會成為某些人敵視的目標。

所以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而這第一步,就是好好經營這塊地方。方法包括大量的基礎建設、改善與當地人的關係、清理盜獵者和敵對武裝、改善周邊環境等等。

在幾內亞主持工作的是項凌江和剛剛新婚不久的饅頭。沒錯,饅頭終究還是躲不過駐守非洲的命運。

胡楊雖然嘴上表示了遺憾和同情,但其實他心底里是非常樂於見到這個安排的。因為饅頭不是一個人來非洲的。他的那些同事們,極大的緩解了胡楊這邊人手的短缺問題。讓胡楊不必將所有老兵都調到非洲來。

這些節省下來的人手,當然不會在瀋陽賦閑。他們在經過修整之後,被派往了東南亞。簡友德現在也需要支援。

簡友德現在的對手,就是泰國除了王室和軍方之外最大的地產開發商。如果簡友德贏了,那他就可以取而代之。如果他輸了,那胡楊就會帶齊全部人馬再殺過去。換而言之,簡友德必須要取代這個對手。

胡楊不能接受失敗!

這件事的重要性,甚至還要略高於他們正在幾內亞做的事情。同樣會對國內整體經濟格局產生影響。是個超過十年長遠計劃!

大家都很忙,胡楊自己當然也不可能閑着。他親自領導科研部門,全力投入八十萬噸大乙烯項目的科研攻關。

作為今年最緊迫的科研項目,人力、物力和財力,胡楊全都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

終於,在1989年年底,八十萬噸大乙烯項目的最後一個難關被攻破。不到兩年的時間,華夏科技就把乙烯的製備能力,直接從十萬噸級提升到了八十萬噸的水平。感覺上,似乎並沒有那麼困難的樣子。但其實這個結果是,完全是因為胡楊不計成本投入的結果。

趕在一九八零年代結束之前,華夏科技正式提交了八十萬噸乙烯製備設備的設計施工方案。

經過上級有關部門審核之後,八十萬噸大乙烯項目正式進入實際建設階段。

在進入九零年代的鐘聲敲響前夕,胡楊和華夏科技的主要工作重心就全部投向了北方那個,已經猶如風中殘燭般的超級大國。

(第一部分:八零年代完,敬請期待九零年代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工業教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工業教父
上一章下一章

第492章 八零年代(完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