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遷都不遷都的問題

第161章 遷都不遷都的問題

趙榛的話一說完。

那宋齊愈頓時語塞了下來,他能感覺到趙榛那眉眼之中的殺心。

而趙榛也有足夠的權力主宰他的死亡,直到這個時候,宋齊愈意識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小小的伎倆在絕對的強權面前沒有任何意義。

他那原本還胸有成竹的表情頓時軟了下來,趙榛那讓他去死的決定,讓他無法繼續言語。

「你們當初降金,本以失人臣之份,之所以不追究,皆因你們獻城之功。」

「然而事不可再,若不對你們進行懲處,又如何能讓那些捨身報國的義士得以安息!」

「押下去,次日處斬,家產籍沒。」

「是!」親兵聽到趙榛的命令后毫不猶豫的將一眾的犯臣拉扯著帶走。

宋齊愈已經面如死灰,無論是繼續嘴硬還是跪地求饒,都沒有任何意義。

其他的犯臣則是跪地伏哭,驚慌失措,紛紛向趙榛以及其他的人祈求着寬恕。

趙榛在登基之初變是以標榜仁君為天下所知,這並不代表對於任何事情都可以容忍,宋齊愈之流原諒一次已經足夠,第二次他們不去感念皇恩浩蕩,繼續屈膝於金人,那就是將他們都宰殺,天下人也無話可說。

大宋啊,軟蛋實在太多。

或許將所有的軟蛋都砍光,是為大宋重塑脊樑最簡單粗暴的辦法。

看着犯臣們一個個被帶下去等待處斬,李綱等主戰派頓時覺得很爽。

張浚朝着宋齊愈的方向忍不住淬了一口,暗罵着他們的活該。

懲處宋齊愈等人,只是順道而為的事情,眼下依然在金人的威脅下,不可掉以輕心。

「之前趨使百姓遁入瓮城,以至於糧草,物資棄於城中,金人既來,大多被焚毀殆盡,可余者寥寥。」

「京師本就未曾恢復,遭此一波,縱然開封未曾陷落,亦難久守。」

戰爭不僅僅拼的是兵力,同時還有對經濟的消耗。

退守瓮城的計策,雖然最終保護了大部分百姓和官員的性命,但由於開封半失守帶來的後果,卻不得不承受。

簡單的說,就是糧草基本沒了,就算在正面能抗住金人,沒了糧食,也根本沒法打下去。

「卿的意思是,開封難以久守?」趙榛問道。

「是也,雖然時近初秋,南方也有備糧,但金人迫近,糧食之事,一時難以解決,況且若是金人圍城,就算是南糧運至,亦無法入城。」

「那麼,卿以為開封中糧可食幾日?」

「最多三五天,就算省吃儉用,亦難過七天,七天之後,若無糧入開封,必是餓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之景。」

李綱憂心忡忡的說道,實際上他心裏一直是那種不願意放棄每一寸土地的強硬派,但目前的事實,讓他是在難以強硬下來。

哪怕岳飛部作戰在猛,沒有糧食供應的話,也絕對不可能打的過敵人。

開封城的百姓在戰亂之下,已經銳減的很多了,但也有二十多萬張口,加上岳飛的大軍,這耗糧的數量幾乎是天文數字。

甚至李綱預計的七天都是在理想的狀態下。

「卿以為如此之下,該當如何?」趙榛問道,當皇帝也不能事事都靠自己來想辦法。

要不然養這麼多大臣有什麼用。

但看起來李綱並沒有更好的良策,在趙榛發問下,愁眉苦臉的他,最終說道。「移師南京。」

南京應天府。

應當是大宋四都中保存最完好的都城。

近靠江南,糧草充沛,又近江淮兵源重地,實在是開封完蛋之後最理想的建都之處。

開封已經被打爛了,縫縫補補又撐到了現在,但現在看起來已經實在撐不下去了。

金人的大軍近在眼前。

那就似乎只有遷都一條路可以走了么。

「那開封的二十萬百姓該當如何?」趙榛問道。

這讓李綱再次沉默了許久。

遷都最重要的是把皇帝運過去。

其次是官僚機構,以及精銳的禁軍。

至於百姓若是尋常之時,或許可以帶走,但值此戰亂之時,拖着百姓南撤,那就和作死沒有什麼區別。

就像三國時期的劉備帶新野百姓離開一樣。

南京有的是人口基石,近百萬的大城,肯定比現在的開封要富裕的多,百姓帶過去實在不適合。

「帶百姓多有不便,徒增傷亡。」李綱沒有直說,也沒法直說。

顯然,開封的百姓只能留給金人,而宋人的百姓落到金人手裏會有什麼下場?

靖康之難已經有了證明,而那些從兩河地區逃來的人,也在訴說金人的暴行。

帶走是死,不帶走也是死,對於開封的百姓來說,只要現在趙榛下令遷都,最受傷的肯定是他們。

李綱知道這個決定很不好,但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的事情。

「此時暫緩,待岳愛卿返回后商議。」

趙榛並沒有應下來。

李綱沒有強迫趙榛下決定,他也知道趙榛是一個足夠憐惜百姓的仁慈皇帝,這樣的決定對於他來說確實過於殘忍。

天色已經深了。

在談了許久之後,趙榛和眾臣都散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

第二天的清晨。

空氣中帶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大概是大火燒過之後,產生的濃煙混在空氣中還沒有散去。

開封城的大火,在一晚上的時間已經被滅去。

大多數百姓在殘垣斷壁中尋找著為數不多的財物,布料,糧食。

許多人累了昨天一天,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便沉沉的睡去。

這時候的開封城,到處都能看到人,但卻感覺十分的安靜。

那馬蹄與地面的接吻聲清晰可聞。

就算是這個時候,趙榛依然有馬騎,這是昨天金人撤退的時候遺落的馬匹。

金人的馬果真是比他們大宋本地的馬要精良的許多。

這進口馬,底盤調校的恰到好處,轉向靈敏幾乎沒有虛位,低速狀態下,減震效果明顯,非常平穩,高速狀態下動力響應迅速,完全沒有頓挫。

加上自動剎車,全景天窗,溜背式的馬臀,光用眼睛看就能感覺到它的高級之處,就是不知道偏置碰撞會是什麼成績,肋骨會不會斷。

趙榛一大早起來便帶人騎馬去了城門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宋不南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北宋不南渡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1章 遷都不遷都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