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新政 四

第455章 新政 四

不過死不甘心的金房還讓人寫信給地方上的舉人,因為他們也是接受投獻的大戶,沒這這份豐厚的收入,舉人們就沒了這份體面。

清理頭銜就這等於是在割他們的肉,很疼很疼的!

向青山這廝想要清理投獻,就必須要把這些舉人老爺給安撫好了!

可舉人的數量眾多,可不是那麼好清理的!

沒幾天就有舉人給報社寫信,說是堅決反對清理投獻,鄉里舉人也是士人的一份子,需要保持足夠的體面,沒有了投獻拿什麼來維持讀書人的體面?

向青山得知后心裏很不以為然。

什麼叫讀書人的體面?

我非就是吃香喝辣,嬌妻美妾,過人上人的生活罷了。

所以說儒家很虛偽,張口道德文章,閉口修身養性,實際上就是想要過好日子,早就把吃稀粥;喝涼水的顏回給忘了!

不過師爺趙同友提醒的好,「世間舉人可比官員多多了,東主必須要把這批人給處理好,不然清理投獻會出大亂子的!」

「嗯,這個話也有道理!」

向青山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欠考慮了。

隨後他廣泛徵求意見,最後以他家的田地為基本紅線。

只要是當官的,不論官當得有多大,只能佔有一千畝地,這些數目的土地足夠一家老小的吃喝。

不管是投獻來的,還是自己出資購買的,都可以免稅!

要是超出一畝地,都需要給朝廷繳!

朝廷大臣向青山;謝遷:劉健;田築:趙泰等都是這樣的。

想要種地,可以去南洋,近點的可以去遼東,那裏有的是荒地,只要願意花錢購買,佔多少都不管!

而且這都是些實權人物,他們的話最有分量,而且皇帝還一直沒吭聲,看來是在暗中支持這個政策,大家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了。

又到深秋,這又是個審計的節點,戶部上報南直隸霍邱;福建長樂;四川蓬溪三個知縣,已經是第三年賦稅上繳不足,部里問向青山該如何處理。

當初向青山可是說過的,連續三年賦稅上繳不足,是要被革職的,請示的意思就是到底要不要施行。

向青山還為此事請示了弘治皇帝。

初掌政權的小皇帝心裏其實是很想江浙三位窩囊廢給革職的,給臣子們一個教訓,但他心裏還有些沒底,悄悄把師傅劉健謝遷找來諮詢。

劉健非常贊同皇帝的意見,還說向東流每日上竄下跳是為了啥,還不是為了大明財政,所以陛下必須要支持他!

謝遷更是說,向青山苦心經營,還不是為了大明江山,陛下要給與足夠支持,建議皇帝在向青山的奏摺上做批示,口氣還要嚴厲些。

「以驚醒那些懈怠的地方官員!」

很快向青山就接到皇帝的批示,上頭用硃筆寫到:「朝廷不養無能之人,該三員知縣立即割除,永不錄用,以儆效尤!」

消息一出,百官張皇。原來懶惰還真都會被革職,革職后就是花銀子走關係也沒用,於是各個都變得勤奮起來。

趙同友還建議,這三個知縣已經是死老虎了,現在清理投獻還沒實際開始,不然就從這三個知縣下刀子。

反正他們已經失勢,估計沒人會願意為他們聲張。

「妙!」

吏部馬上就下文,通知三位知縣被革職了,並派出繼任者。

同時向青山知會都察院,會同戶部吏部,三方下到這三位倒霉鬼的老家,清查他們家裏的土地問題。

當地的知縣知府對調查團的到來,即歡迎有痛恨。

歡迎的是調查團來了,經過他們的清理投獻問題就能大為緩解,賦稅問題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對自己是有利的!

至少在賦稅山如此。

但他們痛恨的是,自己再老家同樣有數目不菲的投獻,要是將來被調查團給清理了,這要少了一筆巨額收入,想想都肉疼!

不管他們怎麼樣想,在表面上他們對調查團還是很客氣的,各種要求都給予方便。

可不能刁難哦,都察院;戶部;吏部,哪一個都得罪不起。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三個倒霉鬼不過都是知縣,但他們各自在老家都有兩三萬畝良田。

其中南直隸霍邱知縣丁衛在衡陽老家,就佔了有三萬八千畝地,基本一個鄉的土地都被他給佔了。

向青山還把這個消息捅給報社,第二天報紙也有選擇的刊登出來。

報社的評論還說,衡陽縣少了一個鄉的稅收,就要其他結果鄉來補償不足的賦稅,當地老百姓的負擔絕對不小。

還有,該知縣長期在各地知縣任上流轉,俸祿有限,請問他哪裏來的這麼多錢購買土地,是不是在任上貪污國稅,或者是魚肉鄉民所得?

另外被革職的兩個知縣情況基本同樣如此,這種人留他作甚,應該下大理寺問罪,審問他巨額財產是從哪裏得到的?

大內,小皇帝同樣看到這篇評論,他也深深痛恨。

要知道一個縣免除一個鄉的稅收,再讓其他幾個鄉承擔這份沉甸甸賦稅,老百姓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在引申開來,大明有多少官員;有多少權貴,他們的賦稅都需要小民來承擔,小老百姓賦稅之重可想而知。

而朝廷的損失又有多大?

也難怪向青山整日上竄下跳的,他真的很難啊!

想了許久,弘治皇帝在報紙的這篇文章的邊上,用朱比寫了幾個字:「官員投獻,危害甚重,朕深恨之!」

還讓貼身太監李廣將報紙送到內閣,讓向青山張貼在牆上。

有了皇帝的支持,向青山非常願意將這張報紙張貼,讓進來辦事情的官員們都能看到。

來內閣辦事的多了去了,等所進來的官員都能看到皇帝的批示,大家看皇帝如此痛恨投獻,就算心裏在不願,也不敢頂風作案。

自覺已經被向青山頂上的金房,為了保住官位,他還還派人悄悄回昌平老家,將接受的投獻一一清退,以免被對手被抓住把柄。

這樣每年要少了幾千擔糧食,這可是一筆巨資!

痛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良醫到良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從良醫到良相
上一章下一章

第455章 新政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