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他來了,闖王來了(求訂閱,求支持)

第532章 他來了,闖王來了(求訂閱,求支持)

幾家歡喜幾多愁!

三月初九,當闖賊的先頭騎兵到達京城外的時候,京城九城震動,城門緊閉。守城兵無不是惶恐不安的看着在城外來回奔騰的騎兵。

當天下午,更多的闖賊出現在城外,開始在城外安營紮寨,首先被圍的是北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然後是西邊的西直門和阜成門,內城的東邊城門和外城各門是直到初十才被闖賊包圍,並有騎兵在外城的近郊巡邏。從此,京城與外邊的消息完全隔斷。

當闖賊由李過和李友率領的兩三萬先鋒步騎兵輕鬆擊潰了在沙河防的數千京營兵,長驅來到德勝門外時,駐節永平的薊遼總督王永吉派人送來的十萬火急的軍情密奏僥倖送進正待關閉的朝陽門,直送到通政司。通政習堂官一看是八百里加急送來的軍情,不敢拆封,不敢耽誤,直接送進宮中。據王永吉密奏,遼東總兵吳三桂已於初五領兵南下,他本人將率領數萬精銳邊兵星夜馳援京師,懇請皇上務必堅守數日,以待關寧的援兵到來。王永吉的這一密奏,讓崇禎只覺是絕處逢生,狂喜的他不禁以掌拍案道:

「吳三桂果是忠臣!」

恰好聽說皇上已經一天沒吃飯,來給皇上送飯的皇后,聽見皇上的拍案聲,心中大驚的她並沒有聽清皇上的話,趕快走進來,見皇上喜形於色,頓時放心的皇后柔聲問道:

「皇爺,為何事手拍御案?」

崇禎歡喜道:

「吳三桂已率領數萬精兵從遼東前來勤王了,京城不要緊了!」

皇后連連說道:

「我朝三百年江山,國基永固。雖說成祖以天子守國門,置天子於險地,可是從英宗以來,京城雖然幾次被圍,但總能逢凶化吉,這次也是一樣。請皇爺從今不必過於焦急,損傷御體。請下手詔,催吳三桂的救兵速來好啦。」

崇禎點頭:「叫司禮監來人!」

皇后隨即傳旨在殿外侍候的太監,速傳司禮監太監前來。趁這時候,崇禎用未筆給吳三桂寫了一道手諭:

「諭平西伯吳三桂,速率大軍來京,痛剿逆賊,以解京師之危!」

司禮監太監將這一皇上手諭拿去之後,在黃紙上端蓋一顆「崇禎御筆」便璽,封好,封套上加註「八百里飛遞」五個字,登記發文的月、日和時間,不經內閣,直接送交兵部,要立即派快馬送出京城。

看見皇帝正在默想心事,皇后想着他連日飲食失常,夜不安寢,難得這會心情略好,便向他柔聲功道:

「皇爺,既然有了天大的好消息,吳三桂即將率關寧精兵來解京城之圍,請皇爺稍寬聖心,先用些膳食,然後再休息上一陣。」

崇禎望望皇后,卻沒有做聲,

倘若是在往常,崇禎如此狂喜,一定會立刻將王永吉的飛奏宣示內閣,然後由主管衙門將這一消息佈告京師臣民,以安定人心。然而,現在的經驗讓他變得慎重了。已經有許多次,他的希望變成了絕望,他的「廟謀」無救於大局瓦解。甚至很多時候,都與他的預期恰恰相反。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對吳三桂勤王一事也不敢抱十分希望。如今他擔心吳三桂害怕「闖賊」兵勢強大,在畏縮觀望,不能星夜前來,又擔心闖賊會分兵阻擋關寧兵西來,一面加緊攻城,使關寧兵救援不及。

自從昨天三大營在沙河潰散以來,他的心頭就壓着亡國的恐懼,只恨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能夠為他分憂。由於這種絕望心情,他不肯貿然將吳三桂勤王的消息向臣民宣佈,獨自在宮裏繞屋走動着,最後又滿面愁容的坐下思索,隨後又深深地長嘆一聲,甚至都沒有注意到皇后一直站在那。

皇后一直都沒有離開,她就是靜靜的站在那裏,她既對眼下的國家大事放心不下,擔心着祖宗的江山不保的同時同樣也擔心着皇上。

聽見皇上深深地嘆息一聲,她便用輕柔的話聲問道:

「皇爺,已經來了大好消息,為何還要如此憂愁?」

倘若在平日,崇禎或許會揮手使皇後退出,那怕是在皇后的面前,他也決很少對她談起一句心裏話。但是現在亡國之禍到了眼前,崇禎的態度也變了。他惱恨文武群臣沒有一個爭氣的,甚至有不少人在等待向「流賊」投降,等著做逆賊的官。

他的心裏同樣痛恨平素大小事務,朝臣們總是爭論不休,可是眼下竟然沒有一個人進宮來向他獻救急之策!

這是大明的官嗎?

想到這崇禎禁不住滾出熱淚。皇后的心裏一緊,憂心着亡國的慘禍已經臨頭的她也跟落淚哽咽道:

「但願上天和祖宗眷佑,國家逢凶化吉。」

崇禎不由得握住皇后的手說道:

「倘若蒙上天與祖宗保佑,能讓朕守得住京城,事定之後,朕便傳位於太子,這些年,朕興許真是誤國了,朕想不通,為什麼朕如此勤政,大明依然到這步田地……」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他怎麼也無法為什麼自己這麼勤政,卻落得這步田地?

為什麼大哥那樣,結果還能勉強維持局面。

蒼天啊,有這樣的道理嗎?

看着渾身微顫的皇上,皇后顫聲道:

「皇上勤政世所眾知,今日時局,實,實在是……!」

實在是不知說什麼的皇後跟着地嗚咽痛哭起來。崇禎明白皇后嗚咽包含着即將亡國之痛,也跟着嘆息灑淚。

正在這時,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進來了。他剛剛領命任京營提督、總管守城諸。見到皇后,他直接將皇帝給吳三桂的手詔放到御案上,跪下奏報道:

「皇爺,如今各城門全被逆賊圍困,且有眾多賊騎在四郊巡邏,還聽說有眾多賊兵往通州前去,給吳三桂的手詔送不出去了。」

崇禎大驚失色道:

「東直門和齊化門都包圍了?」

「連外城的東便門和廣渠門也被逆賊的大軍包圍。奴婢去齊化門巡視,遇到張縉彥,他將皇爺給吳三桂的手詔退還奴婢,帶回宮中。」

聞言崇禎臉色凄慘,默然不語的他明白吳三桂的救兵已經沒有指望了,而且守城兵力又如此空虛,亡國的慘禍已經近到眼前,儘管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可還是被驚出了一身冷汗,渾身戰慄的他幾乎不能自持。

朕的大明要亡了!

祖宗的江山要丟了!

但是性格剛烈的他,還是很快恢復了常態,嘆氣道。

「土木之變,英宗陷敵。也先兵勢原盛,挾英宗兵臨城下,認為京城唾手可得。那時國家何等危急,可是朝中有于謙在,領京營殘兵迎敵,擊退也光,使我大明轉危為安。如今朕非亡國之君,可是十七年來,滿朝文武泄泄沓沓,徒尚門戶之爭,無一人是忠心謀國之臣,倘若朝中有半個于謙,何至會有今日!」

說完,再也無法控制內心情緒的他隨即放聲痛哭起來。是的,不是他這個當皇帝的無能,而是因為這朝廷之中沒有忠臣。

是那些人害得自己丟了祖宗的江山。

王承恩跟着跪下說道:

「這是氣數,也是國運,請皇爺不必傷心。」

崇禎一邊哽咽著,一邊恨恨的說道。

「雖說是國運,可是倘非諸臣誤朕,國運何竟至此!只說從天啟至今二十年中,國家何嘗沒有人才,沒有邊才。皆因朝廷上多是妨功害能之臣,蒙蔽主上,阻撓大計,陷害忠良,使人才不但往往不得其用,而且不得其死。從天啟朝的熊廷弼、孫承宗算起,到本朝的楊嗣昌等人,都是未展抱負就群起而攻之,使朝廷自毀長城,而有今日之禍。朕非亡國之君,而遇亡國之事,死不瞑目!」

說罷,崇禎又一陣淚如泉湧,掩面嗚咽起來。

知道亡國慘禍已經臨頭的王承恩,心知的城陷也就在這一二日內,也忍不住伏地悲哭,卻不知拿什麼話安慰皇上,更不知道眼下應該如何處置,他是一個老實人,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辦。

屏息立在窗外的太監,聽見主奴二人一個坐在龍椅上,一個跪在地上,相對嗚咽,他們或是偷偷揩淚,或是輕輕走開,到別處哭出聲來。

過了一陣,崇禎命王承恩起來,問道:

「有沒有辦法給吳三桂送去手詔,催他火速率騎兵來救京師?」

王承恩猶豫片刻,躬身答道:

「兵部已沒有辦法送出皇爺手詔,請容奴婢此刻再去同廠臣密商,給出厚賞,無論如何,都得派遣一個忠心敢死之人,衝出城去,前往永平和山海關方面,將皇上手詔送到吳三桂軍中。」

崇禎明知他的手詔那怕是能夠送出,也已經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可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他也決不肯放棄。他望着王承恩,滾出眼淚,哽咽說道:

「你趕快去吧!」

在王承恩離開后,悲從心中來的崇禎,便又一次放聲痛哭道。

「朕非亡國之君,而遇亡國之事,死不瞑目!死不瞑目啊……諸臣誤我,諸臣誤我……」

立於一旁的皇后,聽着皇上的哭聲,便出言勸說道。

「陛下,事已致此,又何必如此啊,要怪,要怪就怕陛下待臣下太過寬容了……」

儘管皇后只是隨口一說,可聽的崇禎的耳中,卻讓他立即贊同道。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若是朕如高皇帝、如成祖一般,那怕就是像德藩的朱慈穎一般,動輒殺人,動輒獨斷專行,又何至於如此,祖宗江山……」

突然,崇禎的話聲戛然而止,他就像明白什麼似的,激動道。

「這朝廷上都是些什麼樣的大臣?一個個都是妨功害能之人,只知蒙蔽主上,阻撓大計,陷害忠良,使人才不得其用,甚至不得其死。熊廷弼、孫承宗,再到楊嗣昌一個個,不都是被這些嫉賢妒能之人群起而攻之,使朝廷自毀長城,如此才有今日之禍。他朱慈穎為何跋扈?為什麼動輒殺人,獨斷?不是他性能如此,實在是,朝中儘是奸臣,他欲保祖宗江山,不得已而為之啊……朕,朕錯了……」

突然,就像是想通了什麼似的崇禎頹廢的坐到椅上,良久都說不出話來。

這個時候,他忘記了其它,忘記了過去一次又一次對朱慈穎的嫉妒,忘記了恨不得殺之後快的想法。

此時他的腦海中,只剩下了後悔,後悔為什麼沒有早早的想通這些。

「哎,德藩的朱慈穎遠在濟南都能看出朝中儘是奸臣,為何朕身處其中卻看不到呢?」

當局者迷?

何止是當局者迷啊,分明就是他們合起伙來一起蒙蔽自己,要不然自己又怎麼可能會……

為什麼沒有人揭穿他們呢。就像那些言官們,難道說他們就不應該慷慨激昂的揭穿那些人是如何蒙蔽君上的嗎?

可恨言官與一般文官一樣,惟尚空談,現在想來,十七年來許多事都壞在這幫烏鴉身上,殊為可恨!

可惜現在明白這一切已經晚了。

看着皇帝在那裏沉默不語,皇后便開口說道。

「其實,現在還有平虜大將軍在,無論如何,他都是高皇帝的子孫,他肯定不會眼睜睜的看着。祖宗打下來的江山讓那些流寇給奪去的,肯定會千方百計的恢復祖宗的江山。」

皇后的話落在崇禎的耳中,讓她感覺極為刺耳。可是這個時候,他卻又說不出一句反駁的意見,甚至他的心裏已經後悔了,為什麼當初不弔他去平闖賊那?

要是那樣的話,又何至於如此呀?說起來都是因為那幫人當初反對,要不是他們反對的話。

怎麼可能會落得今天這步田地。說起來都是那幫人壞了大明的江山。

哎,可惜想通這一切實在是太晚了……

面對着皇后,他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了。如果自己早一天想通這一切的話,又何至於會這樣眼睜睜的把祖宗留下來的江山給丟掉。

即便是將來,將來……他能恢復的了祖宗留下來的江山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這個大明太兇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這個大明太兇猛
上一章下一章

第532章 他來了,闖王來了(求訂閱,求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