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晉景公

第131章 晉景公

晉景公:「嚴格來說,我即位時,面臨一個很嚴重問題——正值晉楚爭霸最白熱化的時候,父親晉成公死了,正卿趙盾也死了。

晉成公形如傀儡,諸事不管,還自作聰明的改革晉國的人事體制,作繭自縛設立公族大夫,極大的發展了卿族勢力,嚴重削弱了君主集權制,自此君權日衰、卿權日強,敲響了晉宗的喪鐘,死了也罷。

但趙盾一死,晉國內外全部亂成一鍋粥。

雖然趙盾專擅國政、安插親信、打壓異己,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確實堪稱楷模。

晉靈公當時派刺客暗殺他,結果刺客看到趙盾廢寢忘食、兢兢業業的態度,感動的一塌糊塗,竟然撞樹自殺了。

尤其是他在西、南二線作戰,把秦、楚二國拿捏的死死的,基本維護了晉文公以來的霸業,讓人省了不少心。

接他位置的郤缺雖然能力稍差,但勝在穩健和務實,為人也很正派,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很會打仗,在箕之戰的時候,他生擒白狄首領,軍事才幹不容小覷。

當時,楚國在楚莊王的領導下,平定內亂、任賢用能,實力日漸強大,不斷北上爭奪鄭、蔡、陳等國,結果在郤缺的指揮下,晉國連續兩年在柳棼、穎北之地擊退楚軍,維護了晉國尊嚴。

當我準備將所有事情交給郤缺的時候,他卻先我而去。

他死事小,選擇合適的元帥接班人就成了我最頭疼的問題。

當時的朝政幾乎都由趙氏一黨把持,於是,我選擇了一個比較正直而中立的人來執政——荀林父。

荀林父靠着給晉文公駕車從而進入晉國政壇,沒有戰功、沒有政績、沒有背景,總結一句話:乾淨。

但事實證明我錯了,荀林父很乾凈,但他有一個缺點——資歷太淺,壓不住人。

更嚴重的事是,這個缺點被楚莊王利用。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荀林父執政沒幾個月,晉楚二國爆發了改變中原格局的一場戰役——邲之戰。

此役晉軍被楚軍所敗,主力基本喪失殆盡,晉國也遭受重大打擊,喪失長達數十年的霸主地位,實在可惜。

事後,我總結了一下戰敗原因,關鍵在於將帥不和,指揮不一,而這個原因的形成和一個集團有關——趙氏集團。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郤缺也是趙氏集團的人,趙盾死後被趙氏集團推舉而繞過荀林父為帥。

趙氏集團一日不除,我一日寢食難安,對於未來的接班人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於是,我一步一步,開始有步驟的打擊趙氏集團:先是誅滅了挑起事端的先穀整個家族,讓先氏在晉國政壇消失;之後將國都由絳遷往新田,滅亡了半個趙氏家族,趙氏輝煌不再。

血雨腥風,這就是政治鬥爭。

當然,擺在我面前的最重要的工作,還是繼承先輩們的霸業——尊王攘夷。

但形式不容樂觀:

邲之戰後,楚國北服蔡、鄭、陳、宋等國,西盟秦、北聯齊、東聯吳越,滅江、六、舒、蓼等國,問鼎中原、飲馬黃河,聲威赫赫。

晉國勢力則一落千丈,不僅受到來自秦楚聯盟的威脅,而且北有白狄之患,東有赤狄之禍,陷於秦、楚與赤狄、白狄四面包圍之中。

想要鉗制楚國定霸中原決心,必須在極端環境下撕開一道裂縫。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尋求戰略上的夥伴,讓楚國在國際環境中孤立。

自從秦晉爆發崤之戰、令狐之戰、河曲之戰、輔氏之戰等大型戰役之後,和秦國合作已然不現實。

我又分析了下局勢,決定採取近攻遠交之策,選擇同齊國合作。

為打通同齊國建交的通道,我下大力氣滅了赤狄,希望齊國能感受到我散發的這一份熱意。

結果齊國很傲慢,齊頃公和他的母親更是飛揚跋扈,不但拒不合作,還羞辱我國派去的使者。

對於這個態度,我向來只有一個字——打。

暴力從來就是解決問題的首選方案,如果不行,那就再打一次,打完了再談政治。

但現在還不能打,因為楚國虎視眈眈。

我選擇等,等命運的垂青。

命運始終不負我,沒等兩年,楚莊王被我熬死了,即位的楚共王年幼,楚國再次陷入大夫專政時期。

不容猶豫,我興兵伐齊。

結果把齊國打服了,差點打亡國了。

於是,我成功地打破了齊、楚聯盟,把齊拉到了自己一邊,齊頃公還千里迢迢跑到晉國要尊我為王。

一切事情,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在繞角之役中,我採納楚國叛臣析公之策,大敗楚軍;在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晉軍一直打到楚國本土,俘虜了楚國大夫申驪。

在我晚年的時候,終於為晉國霸業挽回一絲顏面,不愧列祖列宗。

不僅上不愧先祖,下也不愧後代國君,因為我覺得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始通吳國、扶持吳國,我安排一個叫做屈巫臣的楚國叛臣教他們射箭、駕車、行軍、佈陣等車戰戰法,並唆使他們親晉叛楚。

無心插柳柳成蔭,我這無心之舉,反倒成為鉗制楚國北上爭霸最為完美的一著,吳國的崛起拉開了楚國衰落的序幕。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吳國疲楚,楚國將會強大到何種地步。

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也奠定了吳國走向爭霸的舞台。

在百餘年之後,吳國西破楚、北敗徐、齊、魯,成為東南一霸,甚至在黃池之會上,吳國竟然敢同晉國爭奪霸主之位,不禁感嘆吳人之強悍。

就彙報到這裏吧,縱觀一生,起伏跌宕,除了死的不太體面(掉糞坑溺亡)之外,也沒詬病太多,請評委總結。」

評委:「晉景公能夠在邲之戰之後痛定思痛的覺悟,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沒有大肆對內問罪,而是藉機肅清趙盾專政時期的餘毒;他沒有急於雪恥盲目出兵,而是冷靜沉着分析局勢;面對不利形勢,他沒有自亂方寸,而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他除了邲之戰失利外,其餘的任何舉措無不彰顯出他超人的智慧和堅韌的決心。他知人善任、善於權衡,晚年更是結束了霸業中衰。

要說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就是殺人太多:先穀的衝動導致邲之敗,后又叛國,滅族;趙氏權勢滔天,又勾引自己姐姐,滅族,僅剩一個趙武;神巫預言不準,殺!這是世人對其不太友好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為拉攏齊國,強迫魯國歸還汶陽之田,令諸侯離心;最後則是晚年打壓鄭國有點厲害,令鄭國存有背晉的意圖。

他本可以成為一位偉大的君主,可惜遇見了不世出的楚莊王。

綜合評分:

德:★★

能:★★★★

勤:★★

績:★★★★

廉:☆

好,我們有請下一位,楚莊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楚二三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楚二三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1章 晉景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