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偷香 2

第一百五十七章 偷香 2

【勿點,本次發佈防盜版,正文上午換上】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1-2]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稱帝建立唐朝,以長安為京師。[3-4]657年建東都洛陽[5-9],后又陸續增置北都太原[10],南京成都、鳳翔等都城[10]。唐太宗繼位后開創貞觀之治,為盛唐奠定基礎。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11]705年神龍革命后,恢復唐國號。[12-13]唐玄宗即位后締造全盛的開元盛世,[2][14]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左右。[15-18]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致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時萬國來朝達到鼎盛,向其朝貢之國多達三百餘。[19]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20-24]唐朝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為天可汗[25-28]。又借羈縻制度徵調突厥、回鶻、鐵勒、契丹、靺鞨、室韋等民族攻伐敵國,並讓日本、南詔、新羅、渤海國等藩屬國學習自身的文化與制度。[29]

唐朝接納各國交流學習,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30-31],詩、書、畫、樂等方面湧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音樂家李龜年等。[32]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33]唐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唐代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和飛錢。櫃枋經營錢物寄付,在櫃枋存錢的客戶可以憑書貼(類似於支票)寄付錢財。這些都說明了商業在唐朝中期的繁榮。唐末,因為黃巢之亂和藩鎮割據,人口銳減,社會經濟規模再也未能達到開元盛世的水平。[156]

賦稅

唐朝中期的780年,統治者實行兩稅法,當年稅錢1089萬八千餘緡,谷215萬七千餘石。821-824年,年均稅收3515.1228萬貫、石,唐後期853年,稅收下降到925萬餘緡,其中鹽利達278萬餘。隨着唐朝對鹽商壓迫日益加劇,唐朝末期直接引發了黃巢起義。[144]

人口編輯

因隋煬帝楊廣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亂導致全國人口銳減,至唐高祖武德年間僅200餘萬戶,李唐統一全國后戶口開始逐步恢復。唐太宗貞觀十三年,戶數恢復至304萬,人口達1235萬,又獲塞外歸附人口120餘萬。[157-159]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國有戶380萬。[160]武則天神龍元年(705年)全國有戶615萬,約3714萬人。[161]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戶數9619254,口數52880488,為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162]安史之亂后,因藩鎮割據及戶籍統計和管理混亂廢弛,戶口數不符合實際情況,據學者分析廣德二年(764年)全國人口至少有4600萬到4700萬左右,晚唐人口峰值達六千萬左右。[163][112]

現代學者們普遍認為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現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至十四年間(754年-755年),因學者考慮到佃農、隱戶、奴僕、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而對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164-165]唐朝史學家杜佑認為唐朝天寶年間戶口峰值為一千三四百萬戶;現代學者趙文林、謝淑君認為天寶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頂峰6300萬;現代學者凍國棟認為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大約1430-1540萬戶約為7475-8050萬人;現代學者王育民認為唐朝天寶年間戶口峰值為8050萬;葛劍雄認為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8000-9000萬之間;現代學者陳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萬人;日本學者日野開三郎更認為唐朝人口最高峰時2000萬戶,人口達1.4億人。[15][17][163][166-168]

吐谷渾乃慕容鮮卑支系,五胡十六國時期西遷至青藏高原東北端,並在329年立國,使用晉制,且由於特殊的地緣關係一直搖擺在與東晉、南朝和十六國時的西北強國之間。曾在隋大業五年(609年)被隋軍佔領,隋末戰爭時復國。吐谷渾因夾處於吐蕃和唐兩大勢力之間,又與吐蕃同處青藏高原這一特殊地緣上,早年慕容伏允採取親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幾進召見未能成功,634年,開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將李靖擊敗吐谷渾,親唐的慕容順繼位並對唐稱臣。死後,慕容諾曷缽繼位,唐遣送弘化公主和親。663年,吐蕃滅吐谷渾,諾曷缽率眾遷至唐安樂州(今寧夏中寧)。[210]

日本

倭國在武周時期改稱日本,與唐朝往來密切。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權。引入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落實戶籍和記賬制度,參考《唐令》寫成《大寶令》法典,遵照洛陽佈局規劃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後派遣了數十次遣唐使,使團規模達數百人,團中除使臣、水手外,還有留學生、學問僧、醫師、音聲生、玉生、鍛生、鑄生、細工生等。[211]代表的來唐日本人有留學生吉備真備和阿倍仲麻呂與僧人空海和圓仁。空海著有《文鏡秘府論》與日本第一部漢字字典《篆隸萬象名義》。圓仁尋覓佛法而走遍唐朝多個道郡,帶回日本大量佛學經文器具。百濟藝僧味摩之將在唐學到的荊楚儺舞傳至日本,時稱吳伎樂。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也都是分別從中國的草書和楷書部首演變而來。[212]鑒真和尚應日本僧人之邀,曾經六次東渡回日,最後終於成功。他向日本帶去了佛經,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傳播以及佛教在日本的興盛。

644年,趁唐太宗征伐高句麗的時機,薛延陀部隊發起新一輪攻勢,擊敗東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出中原。隨後,高句麗尋求薛延陀得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與唐朝直接戰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妃雖晚不須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妃雖晚不須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偷香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