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雷池 14

第一百二十八章 雷池 14

【勿點,本次發佈為防盜版,正文上午八點前換上,到時未顯示請刷新】

《舊唐書》:九齡文學政事,咸有所稱,一時之選也。[29]

贊曰:開元之代,多士盈庭。日用無守,嘉貞近名。嵩、齡、適、挺,各有度程。大位俱極,半慚德馨。[29]

《新唐書》:人之立事,無不銳始而工於初,至其半則稍怠,卒而漫澶不振也。觀玄宗開元時,厲精求治,元老魁舊,動所尊憚,故姚元崇、宋璟言聽計行,力不難而功已成。及太平久,左右大臣皆帝自識擢,狎而易之,志滿意驕,而張九齡爭愈切,言益不聽。夫志滿則忽其所謀,意驕則樂軟熟、憎鯁切,較力雖多,課所效不及姚、宋遠矣。終之胡雛亂華,身播邊陬,非曰天運,亦人事有致而然。若知古等皆宰相選,使當天寶時,庸能有救哉![30]

王方慶:此子必能致遠。[29]

李林甫:九齡文吏,拘古義,失大體。[29]

李隆基:正大廈者柱石之力,昌帝業者輔相之臣。生則保其榮名,歿乃稱其盛德,節終未允

於人望,加贈實存乎國章。故中書令張九齡,維岳降神,濟川作相,開元之際,寅亮成功。讜言定其社稷,先覺合於蓍策,永懷賢弼,可謂大臣。竹帛猶存,樵蘇必禁,爰從八命之秩,更進三台之位。可贈司徒,仍遣使就韶州致祭。[29]

崔群:玄宗初得姚崇、宋璟、盧懷慎、蘇頲、韓休、張九齡則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楊國忠則亂,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輕。[34]

元稹: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鋪陳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張說、蘇頲、嘉貞、九齡之徒,皆能始終彌縫,不失紀律。[35]

林同:連理庭中木,叢生坐側芝。未嘗聞孝感,一一有茲奇。[36]

司馬光:上即位以來,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紘、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也。[37]

吳中復:明皇初任姚崇、宋璟、張九齡為宰相,遂致太平。乃李林甫用事,紀綱大壞,治亂於此分矣。[38]

徐鈞:祿山必兆邊陲禍,林甫終貽廟社憂。二事眼前君不悟,何須金鑒錄千秋。[39]

歸有光:萬鈞之重不為懾,雷霆之威不為怵。諤諤乎無所隱也,蹇蹇乎無所避也,侃侃乎無所撓也,亹亹乎必致之也。人主為之改容,奸萌為之弭息,四夷聞之而不敢窺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於古,若排闥、折檻、引裾、壞麻之類,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蕭望之、李固、宋璟、張九齡、陸贄、李沆、范仲淹、李綱之徒是也。[40]

人物爭議編輯

張九齡的去世時間,據《資治通鑒》為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二月,[17][37]但《張九齡神道碑》、《張九齡墓誌銘》均作同年五月,後者還精確到五月七日(740年6月5日)。[16][15]

張九齡的享年,據《舊唐書》、《新唐書》均為六十八歲,[1][41]推算生年當在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但《張九齡神道碑》與《張九齡墓誌銘》均稱張九齡享年六十三歲,[16][15]推算生年當在儀鳳三年(678年)。

《墓誌銘》等對張九齡享年等的記載的價值,得到了研究者的肯定。[42-43]張九齡誕辰1330周年學術研討會,也是取678年為張九齡生年,於2008年舉辦的。[44]

後世紀念編輯

張九齡故居

張九齡故居位於始興縣隘子鎮石頭塘村,始建於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是唐代賢相、嶺南詩祖張九齡的父親張宏愈遷始興石頭塘村時所建,故居內設宗祠,有張宏愈、張九齡父子牌位。[45]

張九齡紀念館: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獅子岩風景區內。修葺一新后的張九齡故居保持了歷史原貌的結構和風格,佔地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64平方米,由3棟雕樑畫棟的青磚紅木結構房屋組成,中心3間大廳為祠堂,祠堂邊有12間廂房及2個庭院。[46]

唐朝宰相張九齡是張氏群族中的傑出人物,至2013年,全球張氏宗親超過1億人,僅張九齡後裔就有兩千多萬人,遍佈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當中不乏政界顯要、商界巨子、社會名流等。「重修張九齡故居,是為了方便海內外九齡後裔到始興尋根問祖,也希望世界各地的張氏宗親能關注粵北小城始興。」張茂生告訴記者,經張九齡後裔宗親會商定,今後每年2月14日九齡公誕辰日,世界各地的宗親代表都會齊聚張九齡故居祭拜祖先。[46]

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張村,佔地2.34萬平方米,設計呈長方形。公園設計運用傳統的造園手法,全園按自由式佈局,合理安排各個景區。公園西、南、北三面設出入口,園路迴環暢通,聯接各處景點,產生移步景換的效果。根據植物、水體、建築的分佈狀況,自西向東大致可分為三片區域:從西門主入口至人工湖畔區為主要的陸地觀賞區,包括公園西門,公園中部,南北出入口之間的人工湖(澄明湖)區域是主要的水景觀賞區,湖中小島有「明月潭」、「聯照千秋」等,湖畔有連亭、石山流水、湖面仰面橋、九曲橋等景點。東部是紀念區域,也是公園的中心部分,湖畔設水榭「華馨精舍」(張九齡紀念館),專題展覽張九齡的生平事迹,詩歌作品。[48]

聰明敏捷,善於屬文。景龍初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唐玄宗即位,遷右補闕,得到宰相張說獎拔,拜中書舍人,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遷中書令,開元盛世的最後名相。他舉止優雅,風度不凡。富有膽識和遠見,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枉法,不附權貴,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去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司徒、荊州大都督,謚號文獻。張九齡去世后,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士,總問「風度得如九齡否?」因此,張九齡一直為後世人所崇敬、仰慕。[2-3]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妃雖晚不須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妃雖晚不須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雷池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