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池 13

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池 13

【勿點,本次發佈為防盜版,正文八點前換上,到時未顯示請刷新】

唐代名相張九齡,自幼天資聰慧,才智過人,五六歲便能吟詩作對,一時人稱神童。七歲那年春天,張九齡隨家人游寶林寺。寶林寺是名剎,香火鼎盛,風景秀麗,遊客如雲。張九齡被迷住了,看得津津有味。忽報韶州府太守率州衙官員進香朝拜。殿前香客趕忙迴避。張九齡把進寺前折的桃花藏於袖中,若無其事地看着太守隨從擺弄供品,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太守見九齡活潑天真十分可愛,想試試他的才氣如何。便問:「你莫非想吃供果?我出個對子,若對上,就給你供果吃。」張九齡信口道:「好呀。」太守早已看見九齡袖藏桃花,就出了個上聯「白面書生袖裏暗藏春色」。[21]

張九齡介面應道:「黃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太守思忖,這小孩真是個神童,再考考他。又出一對「一位童子,攀龍攀鳳攀丹桂」,張九齡猛一抬頭,正對面前三尊大佛像,觸景生情,便應「三尊大佛,坐獅坐象坐蓮花。」太守與隨從無不驚嘆:此子日後定非等閑之輩。[21-22]

張九齡拿着太守賞給的供果去後面玩,被一和尚看見,以為他偷吃供果。張九齡說是太守賞賜的,和尚不信:「憑什麼說太守給你的?」張九齡訴說原委。和尚好生奇怪,便讓張九齡說太守出的對子。張九齡念出太守上聯,和尚又問「那你又是怎應對的。」張九齡靈機一動,便說我對的下聯是:「滿寺和尚,偷豬偷狗偷青菜。」和尚一聽下聯,心頭一驚,便拔腳要追太守去說個明白。[22]

動天墨硯

張九齡家住縣城保安里,小時候在大鑒寺讀書。他常用的墨有尺多長,墨硯有湯盆般大。有一回,墨硯被一隻大老鼠拖走了,他很氣憤,把老鼠捉來釘在木板上,並寫上:「張九齡,解鼠上朝廷,若然解不到,山神土地不安寧。」然後把木板放於江中,說也奇怪,木板一下水,不是順流南下,卻是逆水北上。剎時,只聞鑼鼓聲在江中響起,又見木板去處旌旗飄飄,好象兵馬在押鼠上京。有一年,韶州大旱,田地乾裂,禾苗枯萎。人們從早到晚都去大鑒寺求雨。張九齡目睹慘狀,倍感難受,問求雨的人:「你們這樣就能求得到雨嗎?」求雨人說:「求得多了,老天爺就會感動。」張九齡聽后仍說,老天爺是靠不住的。求雨人見這個小孩說個不停,不耐煩地說:「有本事你降些雨來。」張九齡一聽這話,不聲不響地將他的墨硯放在地上,兩手捧着墨磨了起來。求雨人奇怪,問他要幹什麼。張九齡說:「我要寫狀子告老天爺。」大家以為小孩說氣話,不作理會。誰知,墨硯里的清水越磨越黑,天也越來越黑,待把一整條墨磨完,天空已烏雲密佈,電閃雷鳴。這時,九齡猛然拿起墨硯往天上一潑,只聽嘩啦一聲,那盤墨水即化作傾盤大雨落了下來。全城的人都從家裏跑出來,讓雨水淋個痛快。打這時候起,張九齡的名字就深深刻在曲江百姓心裏。[22]

智諫唐明皇

張九齡棋下得好,唐明皇便常找他下棋。唐明皇不是九齡對手,卻總是不服輸,天天都要張九齡陪他下棋,一心要與張九齡比個高低。九齡見唐明皇迷戀下棋不理國事,心裏焦急。[22]

一日對弈,廝殺正酣時,張九齡忍不住地對唐明皇說:「陛下,天天下棋不好。」「不要緊,」唐明皇一面回答,一面提了「車」來捉張九齡的「馬」。「陛下,老這樣下棋,朝廷大事你怎顧得了啊?」張九齡又說。「不要緊,」唐明皇把對方的「馬」吃掉了。「現在內則官吏貪污腐化,外則異族侵境,如不富國強兵,國有難,百姓就難安居。」「不要緊,朝廷有文武百官料理,你快下棋吧。」唐明皇仍擺弄棋子。張九齡便不再說話,他一邊下棋,一邊想法讓唐明皇把「車」騰了出來。唐明皇以為得勢,拿起「車」橫衝直撞,連掃几子后,又在中宮線上叫「將軍」。張九齡沒有起「仕」保「帥」,只上一步卒。唐明皇見走法奇怪便提醒九齡。「不要緊。」張九齡若無其事。「你不顧將軍,吃帥你就輸了,還說不要緊。」九齡此時大笑說:「陛下,下棋好比管理國家大事,如帥一動不動,與各子不齊心,各子也不保護他,這局棋當然輸啰。下棋是娛樂,國事才要緊」一席話說得唐明皇面紅耳熱。[22]

涼茶命名

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張九齡由長安稱病南歸,返故里孝養其母。相傳,張九齡返故里不久所患瘴癘就是日喝兩碗金銀花、淡竹葉、羅漢果、甘草等藥用植物熬制的涼茶得以見好。從此,人們為了表達張九齡對社會的巨大貢獻,命此涼茶的為『張九齡』涼茶。後者稱之此涼茶為:中國最具歷史文化底蘊涼茶。

張九齡的詩文創作在精神上和張說有一脈相承之處。他高度評價張說以王霸之氣充實詩文,在他的詩里,也不時可以讀到「中覽霸王說,上徼明主恩」(《酬王履震遊園林見貽》),「弱歲讀群史,抗跡追古人。被褐有懷玉,佩印從負薪」(《敘懷二首》之一)之類的句子。[24]

但是,和張說的詩歌重在謳歌功業抱負不同,張九齡的詩歌更多地表現在窮達進退中保持高潔操守的人格理想。在遭李林甫排擠罷相后,這種態度尤其鮮明。他一方面希望切入社會政治,追求經國之大業和不朽之盛舉,另一方面又力圖持超越態度,把「仕」和「隱」這一對矛盾和諧地統一起來,不願為追求功業而屈己媚世。這種進退裕如的生活追求,在當時是很有代表性的,其中包涵以主動姿態設計自我人生道路的慾望。而功名事業和自由人生,也正是盛唐詩的兩條主要軌跡。[24]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妃雖晚不須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妃雖晚不須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池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