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雷池 7

第一百二十一章 雷池 7

【本次發佈為防盜版,勿點,正文上午八點前會換上,到時未顯示請刷新】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唐代詩人、詞人。

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為唐初宰相溫彥博後裔。

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或「溫八吟」之稱。

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

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后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

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

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艷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

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

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1]

(概述圖「溫庭筠像」取自《瀋陽晚報。

溫庭筠(約812—866或824—882)唐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原名岐,字飛卿[3]。溫彥博後裔。貌寢,號溫鍾馗。早負才名,文辭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稱溫八叉、溫八吟。然因行為不檢,累舉進士不第。精音律,善鼓琴吹笛。大中末,授方城尉。遷隋縣尉,終國子助教。官微而好譏諷權貴,終身坎坷。詩與李商隱齊名,而成就不及,時稱「溫李」。詞作辭采穠麗,多表現艷情生活,大部收入《花間集》,為花間派詞人代表。原集已佚,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明曾益注、清顧予咸補註《溫飛卿詩集箋注》。

人物生平編輯

年幼失怙

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之裔孫。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溫庭筠與段成式隨出鎮淮南的段文昌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溫庭筠與段成式隨調任荊南節度使的段文昌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4-5]

才高累身

唐文宗開成三年(838),溫庭筠似曾與庄恪太子李永(唐文宗子)交往,故應於是年前遷居長安。有詩《庄恪太子輓歌詞二首》。

唐文宗開成四年(839),秋試京兆,不第,返回故鄉太原。是年三月裴度去世。溫庭筠集中有《中書令裴公輓歌詞二首》,可能作於是年。據此詩中「從今虛醉飽,無復污車茵」,溫庭筠可能曾與裴度有交往。集中另有《題裴晉公林亭》,作於裴度去世后,年月不詳。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秋抱疾。此時尚有親在且未婚。是年溫庭筠游江淮為親表所辱。《玉泉子》記「溫庭筠有詞賦名,初從鄉里舉,客游江淮間。揚子留後姚勖厚遺之,庭筠少年,其所得錢帛,多為狎邪所費。勖大怒,笞且逐之」。當在是年由溫岐改名溫庭筠,改名可能是因為江淮被辱。有詩《病中書懷呈友人》(又名《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書懷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韻》《書懷百韻》)、《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僕射》(獻李德裕,一說獻李紳)。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長子溫憲約生於此年。有詩《秘書劉尚書輓歌詞二首》(吊劉禹錫)。

唐武宗會昌六年(846),詩集中有《觱篥歌》,自注「李相伎人吹」,詩云「黑頭丞相八天歸,夜聽飛瓊吹朔管」。李相指李德裕。顧予咸補註《溫飛卿詩集箋注》中認為此詩作於李德裕死後,有哀悼李德裕之意。夏承燾認為此詩應作於李德裕居相位時。有詩《會昌丙寅豐歲歌》。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溫庭筠在長安應進士試,不第。詩集中有《春日將欲東歸記新及第苗紳先輩》(一作《下第寄司馬禮》),無紀年。是年溫庭筠赴京應進士試,在長安與令狐綯子令狐滈、裴度子裴諴等狎游。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詩集中有《題李相公敕賜錦屏風》,傷李德裕遠謫,可能作於是年。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集中有《李衛公》二首,語多諷刺。注者曾益和夏承燾都力辯此二詩為偽作。溫庭筠詩集中《山中與諸道友夜坐聞邊防不寧因示同志》約作於此一二年。

唐宣宗大中六年(852),杜牧見溫庭筠詩,賞之。溫庭筠致書杜牧,望引薦。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三月,試博學宏詞科,為京兆尹柳熹之子柳翰假手作賦。《舊唐書·宣宗紀》所載御史台彈劾的考場泄題案,其事實起於溫庭筠。《東觀奏記》載有此事。是年溫庭筠試有司,不第,上考官沈詢(沈傳師子)書千餘言。《新唐書·溫庭筠傳》、《北夢瑣言》和《唐摭言》曾載溫庭筠在主考官讓他單獨在簾前考試的情況下還暗中救八人之事。是年杜悰離開淮南。溫庭筠詩《題杜邠公林亭詩》原註:「時公鎮淮南,自西蜀移節。」此詩作於杜悰鎮淮南期間。夏承燾認為杜悰鎮淮南在大中三年後,大中九年七月前。張采田認為杜悰大中六年鎮淮南。有詩《秋日旅社寄義山裏侍御》(溫李酬唱始於此)。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此前因唐宣宗愛《菩薩蠻》詞,令狐綯曾假溫庭筠作密進之,戒令勿泄,而溫庭筠遽言於人,因此被令狐綯疏遠。加之溫庭筠屢譏其短,令狐綯不予引薦,故溫庭筠累試不第(見《北夢瑣言》《類說》《唐詩紀事》《樂府紀聞》)。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溫庭筠與段成式詩牘往還,結為兒女親家,當在是年前後。酬唱詩文包括《柔卿解籍戲呈飛卿三首》《嘲飛卿七首》《與溫飛卿書八首》《寄余知古秀才散卓筆十管軟健筆十管書》等。是年溫庭筠貶為隨縣尉,依徐商於襄陽,徐商署為巡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妃雖晚不須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妃雖晚不須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雷池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