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2章 窮寇莫追,圍城必闕!

第1472章 窮寇莫追,圍城必闕!

走上了宮門的台階,朱棣正拾級而上的時候,迎面一個宦官就走了過來。

「陛下。」

宦官對着朱棣躬身一拜,說道:「陛下,韃靼八百里加急軍情已經抵達皇宮了。」

「什麼?」

朱棣聞言,內心猛的就是一怔。八百里加急,莫不是已對陣王庭的攻堅戰已經有了結果了?這麼快的嗎?難道韃靼的王庭一點兒儲備都沒有嗎?

「急報現在何處?」

「回陛下,兵部的官員正在謹身殿等候陛下。」宦官回答道。

朱棣咬了咬牙,轉而向紀剛說道:「紀剛,你去吩咐御膳房準備一桌飯菜,晚上朕要和皇后一同用膳,讓皇后等著朕。」

說完,朱棣便沒有一絲遲疑的,直接扭頭就朝着謹身殿走去了。

到了謹身殿的時候,他們就連忙朝着朱棣躬身一拜,齊聲的說道:「臣等拜見陛下。」

朱棣直接擺手,說道:「急報的內容是什麼?」

兵部侍郎連忙朝着朱棣躬身遞過來剛剛抵達兵部衙門不久的急報,同時說道:「陛下請看,這是張玉元帥剛剛加急送回的急報。」

「急報中說,大明三路大軍在韃靼王庭之前勝利會師,而且已經是把韃靼王庭給重重的包圍了起來,因為韃靼王庭之中留着不少的大軍,而且王庭的城建很高,城牆也厚,強攻的話恐怕會有很大的傷亡,所以,大軍就採取了圍困的方式。」

「韃靼沒有我大明一樣儲蓄糧食的習慣,但是城中一時也不能拿出來足夠的糧食,就算是有先前應急的餘糧,也不過就是三兩天的光景,堅持不了太久。」

朱棣聞言,微微的點了點頭,這就是游牧民族的特點。

大明的任何一個城池,就算是被圍困起來,高牆嚴衛,再加上城中豐盈的糧倉,堅持一個月都是不成問題的。可是韃靼卻是不行,他們素來都是以食肉為主,但是戰事焦灼,說什麼他們都是不肯吃掉自己的馬匹的,所以按照朱棣的預計,韃靼的王庭最多也不過就是堅持半個月的光景了。

張玉採用圍困的這個辦法,也是非常的合理的。讓韃靼人自己出城,總要比強攻要付出的傷亡小的多。而且,這已經是大戰的尾聲了,王庭告破近在朝夕之間,說什麼大明也要堅持下去。

而後,兵部侍郎繼續說道:「後來,就在我大軍圍困韃靼王庭七日之時,忽然就有韃靼人出城,其人與張玉元帥接觸,韃靼人自知不是大明的對手,這一場戰爭,也是獃滯韃靼面臨滅亡的危機,所以韃靼就提出了投降的想法,希望能夠歸順大明。」

「故此,張玉元帥才把這歸降的事情跟陛下稟報回來,加急稟報陛下,請陛下速速決斷,韃靼是存是亡?」

兵部侍郎一邊兒說着,朱棣也是一邊就把這急報給看完了。大體內容就是跟兵部侍郎所言相差無幾,張玉率領着大軍圍困了韃靼王庭七天的時間,在這七天之中,韃靼也不是沒有嘗試過突圍,但是無一例外,在重機槍的加持之下,韃靼的騎兵完全沒有優勢,幾乎沒有一騎一車能活着衝出去!

而眼看着韃靼王庭之中的存糧就要吃完了,再繼續這樣下去,怕是他們就真的要走入糧盡人亡,只能把他們心愛的馬匹給殺了吃了。

戰馬,就是草原民族的命啊!殺了自己的戰馬,他們寧願出去拚命啊!

所以,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得主動的找到了張玉,請求張玉能接受他們的投降。

而張玉自然是不敢輕易的做主,這才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了這一封急報,等著朱棣作出決定。朱棣放下了手中的急報,坐回了書案之後,看着面前的胡惟庸和徐達,輕聲的問道:

「二位叔卿,你們如何看此事啊?」

胡惟庸和朱棣對視了一樣,轉而就看到胡惟庸說道:「陛下,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明確韃靼到底是真心投降,還是如之前一樣只是陽奉陰違、暗藏禍心呢?真心投降自然是最好,但是事有前科,陛下也不可不防啊!」

「這樣繼續的跟韃靼打下去,對大明也是嚴重的消耗,戰鬥已經打了十個月之久,朝廷對這場戰事的預算也是一提再提,如若繼續僵持下去,恐有違陛下與民休息的初心。臣以為,草原廣袤,元蠻世代徙草而居,一草一木都能知其心性,而我漢家則不然。我漢家百姓習慣耕種定居之生活,貿然責令百姓遷徙草原,非但百姓不願,對朝廷而言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故而,依臣之愚見,該是招降韃靼為上上之策。」

「徐帥的意思呢?」朱棣又看向了徐達,問道。

徐達沉思了片刻,說道:「從張玉和韃靼開始交戰,臣就一直在關注前方戰事,而今字戰局,能確定的是,除卻那些部落剩餘的自有戰力之外,韃靼皇室所擁有的戰力,應該是不足二十萬。」

「而這些兵力看起來不少,可是實際上對戰爭,已經沒有任何的影響了,更別說這都已經不算是韃靼的精銳了。所以,韃靼已經是走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兵法有雲,窮寇莫追,圍城必闕,臣以為韃靼王庭已是日薄西山,想要歸順大明以求最後的活路,應該也是真情之請,只是......」

徐達看向了朱棣,說道:「只是這只是當下之計,往後這韃靼還會不會反叛,誰都不能確定。一漲一落春江水,易反易覆小人心,今日招降,他日反叛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朱棣聽到徐達的話,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而只是在認真的思考兩人話中的意思,同時朱棣也在考慮著那件事情。

自從朱元璋那一日對朱棣說過那些話之後,朱棣就慢慢的懂了遇事要有自己的看法的重要性,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他也要知道從什麼角度聽誰的話才是正確的。作為皇帝,他更要分辨哪些是忠言逆耳,那些是諂媚之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大明當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大明當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72章 窮寇莫追,圍城必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