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高估

第五百三十章、高估

這天晚上,曾榮帶着朱旭在外面轉了一個多時辰,從前門大街又轉回到長安街,逛了燈會,也逛了夜市,朱旭的心病去沒去曾榮不清楚,但她清楚一點,朱旭看到這繁華景象,觸動不小,沒少問曾榮平時京城的百姓是否也如此安逸富足,還有,她老家那邊的百姓們過節吃的是什麼,玩的是什麼,能否不愁溫飽等等。

曾榮一一回答了他,也帶他坐在百姓們中間聽他們談論他們日常討論最多的話題,除了年景、收成,還有戰爭,稅賦,糧價、疾病等。

當然,也有一些坊間傳聞和皇室或官員們的流言蜚語,好巧不巧的,正好聽到有人談論當今的幾位皇子,貌似朱悟在民間的名望還不小,說他小小年紀才識過人,倒沒說什麼具體事由,只提到他和輔國公家的親事,提到岳家的顯赫,滿是羨慕。

可能其他幾位皇子他們都不太了解,只寥寥幾句帶過,倒是也知曉朱恆不良於行,似乎也只限於此。

聽到這些時曾榮特地留意了下朱旭的神情,可惜,對方太會控制情緒,她看不出憂喜來。

回到宮裏,路過內三所時,朱旭停下了腳步,認認真真地看着曾榮說道:「丫頭,朕沒看錯你。朕記住了,大道至簡,悟在天成,朕希望你也別忘了自己的初心。」

「回皇上,下官會謹記在心。」曾榮正色回道,並屈膝行了個禮。

朱旭沒再說什麼,轉身大步走了。

曾榮是次日被阿春喚醒,方從阿春嘴裏得知,昨夜她陪着皇上出宮夜遊一事到底還是傳出去了。據悉,皇上已經被太後傳喚了,阿春把曾榮叫起來梳洗一番,以備隨時傳喚。

誰知等了一天,也沒見人找她,倒是聽聞皇上從慈寧宮出來後去了坤寧宮,留在坤寧宮用的早膳,從坤寧宮出來後去了瑤華宮,說了什麼誰也不清楚。

接下來三天,依舊沒人來找曾榮,貌似一切很平靜,曾榮也沒去上書房,留在內三所忙着綉嫁衣,期間倒是去了一趟慈寧宮替朱恆針灸,太后見到她並沒有提那晚出宮之事,只叮囑她好生照看朱恆。

正月二十恢復了朝會,曾榮又開始了起早跟着上朝的日子,因着過年積壓了很多政務,需要討論的奏摺和議題也多,連着幾日朝會時間均延長了,曾榮需要整理的文案也多,一早出門,基本要晚膳后才能回來。

令曾榮詫異的是,這次王皇后早產加難產這麼大的事情,王柏居然沒有在朝會上提出要徹查此事,就連在上書房也沒有質疑過此事。

畢竟一開始所有的證據和證詞都是沖曾榮來的,再後來,太后又審出此事多半和皇貴妃脫不了干係,這麼好的機會,王家居然沒有利用起來,這不應該啊。

曾榮才不相信王皇后不清楚是誰在背後搞的鬼,也不相信王家願意吃這麼大一個虧,唯一的可能是朱旭向王皇后承諾了什麼。

會是太子之位嗎?

否則,何以解釋接下來那幾日皇上沒再讓曾榮去幫着整理奏摺?

不過這個解釋似乎也說不通,至少皇上還是允許她跟着上朝了。

曾榮沒有把自己的困惑告訴朱恆,對他們而言,當務之急是朱恆能站起來,能成為一個正常人,然後他才有希望去做別的。

可惜,曾榮到底還是高估了對家的底線,王家之前沒有出手,並非對她心存什麼善意,而是沒有把握能一擊即中,且王皇后早產是內廷之事,有鄭姣那次的前車之鑒,不好再拿到朝堂上質疑。

這不,隨着春闈結束,隨着歐陽思高中一甲探花,朝堂上質疑歐陽思的奏摺如雪片般飛向朱旭,矛頭直指曾榮,他們懷疑曾榮藉著出入上書房之便把春闈題目透露給歐陽思,理由是歐陽思並非以案首中的秀才,也非以解元中的舉子,調閱他之前的策論,只能說是中上,何以進京后短短的幾個月有如此迅猛的提升,委實值得人懷疑。

朱旭當場把歐陽思殿試的那篇文章公示了,可這也無法壓制住那些質疑的聲音,有人說,是曾榮提前給歐陽思透題了。

不說別的,曾榮每天出入朝會,又可以隨意進出上書房,她必然知曉此次春闈的考題,非但如此,她還把一些朝會內容大肆向歐陽思透露了,故而歐陽思才能應答得如此契合聖意。

關鍵時候,徐扶善站了出來,說歐陽思是他的學生,這幾個月沒少上徐府向他討教朝政大事。

還有,歐陽思這些時日也沒少去太學聽學,有的是打聽到朝政大事的渠道。

而曾榮作為一位內廷女官,很少出宮,哪來的時間去提點一個外人?

可惜,徐扶善的聲音也很快被人質疑了,好巧不巧的,徐扶善自己也有一個兒子參加春闈,卻連一個貢士也沒中上,因此,他的回答不足以為信,更不足以為憑。

相反,又有人提出來,說是歐陽思會隔三岔五進宮探視朱恆,朱恆已拜這位歐陽思為先生,此舉本身就透著蹊蹺。

京城名士如此眾多,就算朱恆看不上那些老學究,現成的錢家表兄,也是和歐陽思一樣進京趕考的舉子,又是自家親戚,朱恆為何沒有拜錢鴻為師卻偏拜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外人?

要知道,這次錢鴻也中了二甲同進士,經考核,被點了庶吉士,學問肯定不會差。

更別說,錢家乃江南世家大族,世代文人輩出,而歐陽思又什麼出身,怎麼可能比錢鴻還優秀?

這話戶部侍郎歐陽若英又不愛聽了。

論理,歐陽思是他老鄉又是本家,他理應避嫌,問題是一旦歐陽思作弊的罪證被坐實,連帶他的臉上也會無光。

更何況,對方以出身論英雄,他是絕對不認可的,他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實例,他也是農村出身,雖不是什麼窮苦人家,但也絕不是什麼大戶,只不過是家境略為殷實些的小地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慶榮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慶榮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章、高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