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天氣預報

第147章 天氣預報

單說這氣象預報工作吧。貝培嘉已經在南京雨花台、蘇州洞庭東山和崇明島,以南京欽天監的名義成立了三座觀象台,為金陵、蘇州和崇明島預報天氣。

占卜晴雨本就屬於欽天監的業務範疇,商朝時的甲骨文上就記載着『壬寅日佔卜,癸日下雨,接着會起暴風』。

不過欽天監要是只靠占卜來預報天氣,多少腦袋都不夠砍的,所以他們會有許多『輔助手段』,通過觀測風雲變幻來預測天氣變化,並總結出一套系統的預報方法。

比如《呂氏春秋》就將雲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四種,對預示著不同天氣的雲進行了簡單分類。後人還根據雲層的薄厚、顏色總結出了一系列天氣和氣象諺語。

諸如『天上灰布雲,下雨定連綿』,這是『雨層雲』;『黑豬過河、大雨滂沱』,這是『大塊碎雨雲』;『炮台雲,雨淋淋』,這是『堡狀高積雲』;『天上鯉魚斑,曬穀不用翻』這是『透光高積雲』;『棉花雲、雨快淋』,這是『絮狀高積雲』……對雲的觀測研究已經十分到位了。

他們還會利用動物的行為和器物的變化來預測天氣。比如『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將有大雨到』。

還會自行製作工具預測晴雨,比如將干潔的棉線緊繃於木台上。如果棉線忽然變得鬆弛,說明濕度陡然上升,這預示著今明兩天將有陰雨。

再比如漢時張衡就製作了世界上最早的風向儀『候風銅鳥』——即在空地上立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上裝一隻可靈活轉動的銅鳥,依據銅鳥的轉動方向預測風向和風力……

一代代陰陽人積累下了豐富的經驗,基金會負責此項的老陰陽人,預報準確率能高達十之七八。

貝培嘉還根據《初等物理》上的知識,引入了利用氣壓變化預測天氣的概念,並制定了『五元預測法』,即收集氣溫、風速、風向、濕度、氣壓的變化數據,來綜合分析預測天氣。

至於這五種數據的收集。玻璃汞柱溫度計早就由西山島研究中心制出了。

候風銅鳥可以測定風速風向。

濕度計也是漢朝就有的,《史記》中記載了一種天平裝置,天平兩端放有土和木炭。當天氣乾燥時,木炭輕,天平就往土那邊傾斜;當天氣潮濕時,木炭變重,天平就往木炭這邊傾斜……與西方十五世紀發明的濕度計完全相同。

貝培嘉又對此稍加改進,將木炭換成了乾燥的棉花,土換成砝碼。這樣就能根據棉花吸收水蒸氣的多少,測定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了。

至於氣壓計,《初等物理》之『氣壓』一章中,就講解過水銀氣壓計,原理很簡單。不過研究中心還有幾個難關未攻克,比如避免水銀蒸汽泄露的問題。所以暫時只能用正文後的小實驗來暫代。

就是將豬尿泡蒙在空碗上紮好,在蒙皮表面粘一根長長的麥稈。然後在碗旁立一根竹尺作標尺。這樣氣壓發生變化時,蒙皮隨之收張,麥稈就會略微移動,便可通過它另一端在標尺位置的變化,讀出氣壓是升是降,幅度如何了。

這種方法雖不精確,卻有很好的輔助判斷作用。多管齊下之下,如今氣象台對次日的天氣預報準確度已經相當之高,很快得到了三地百姓的依賴,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信息了。

每日傍晚,氣象台會派人將預測的次日天氣,通知地方上的更夫或者報曉頭陀們,由他們在打更時發佈。所以這些地方的打更詞,便從作用不大的『天乾物燥、小心火燭』,變成了更加準確的天氣預報——

諸如『梆梆梆』,「明日下雨,宜打孩子……」這種。

~~

此外,氣象台還會發佈各種災害預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颱風預警了。

每年夏天的颱風都會給江南地區造成很大的損害,以至於風汛來臨時,應天巡撫都要從金陵移駐蘇州指揮防颱,颱風之害可見一斑。是以江南百姓稱其為『颶風』。

漕糧海運之後,颱風的危害就更大了。別看那些千料海船大若樓房,但在颱風帶來的狂風巨浪中,脆弱的跟一片樹葉也沒差。之前海運之議屢次造沮,『海上風波險惡,糧船動輒傾覆』便是最重要的理由。

趙公子不得已提出,一切損失由皇家海運自擔,這才打消了朝廷的疑慮。但如今船隊上百條船,數千水手,每次去程運二十萬石糧食,一萬五千噸貨物,返程運三萬噸貨物——遭一次颱風就得損失十幾萬兩銀子,趙公子和集團再有錢,也遭不住啊。

所以他命令貝培嘉在山東威海成山頭、耽羅島、崇明島、浙江舟山、溫州南麂島,福建泉州澎湖島,設立了六處颱風預警站。

生活在海邊的人都知道,颱風來臨前大海會先躁動起來。浪頭與浪頭之間的距離會變長,聲音沉重,節拍緩慢,但靠近海岸時,會釋放出巨大的力量,使海岸的水位陡然升高,浪濤洶湧!

此外,還會伴隨有海螺號角或遠雷迴旋,在靜夜尤其清晰響亮。當聲響逐漸增強時,表明颱風已逐漸逼近。在舟山還有一面臨大海的岩洞,在颱風來臨前幾天,便會發生響亮的海響。漁民憑此預兆採取防颱措施,從未出錯。

當南面的預警站觀測到颱風來臨時,便會放飛信鴿報信。信鴿歸巢的速度,是颱風中心移動速度的三倍以上,最多可提前兩三天將消息送到崇明島。

當崇明島的預警站,收到澎湖的警報時,便會向江南地區和耽羅島、成山頭觀測站發佈藍色預警。接到此預警,所有船隻應立即回港避風,未出發的取消出發。各級官府和集團各公司應積極做好防颱防汛準備工作,百姓加固門窗,儲備糧食淡水。

颱風在江南往往引發咸潮,即海水污染地下水,會讓江南的井水好些天變苦變渾,沒法喝。所以要提前儲存淡水。

因為預警站是頂着南京欽天監的名頭,可以直接通知並提醒官府風汛,當然官府聽不聽兩說……誰敢不聽,海鬥士會把他封印到太平洋底的!

~~

當崇明島收到溫州南麂島的警報時,便會發佈黃色預警。整個江南地區應停止一切戶外聚集活動。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傾覆或碰撞。集團各公司停工停產,全員轉入防颱,加固或拆除會被吹動的搭建物等。

官府組織民夫防颱防汛,百姓切勿隨意外出,危房居民轉移到安全處。

當崇明島收到舟山的警報時,便會發佈橙色警報。全江南停止一切非必要戶外活動,進入防颱狀態,直到警報解除。

——————

當崇明島預警站自身也觀測到颱風即將來臨時,則會發佈紅色警報。此時情況特別緊急,所有人都要以防風安全為第一,不可外出,天塌下來等警報解除再說。

此外,耽羅島應在接到崇明的預警時,同步發佈同等級警報。但崇明發佈紅色警報時,耽羅依然應發佈橙色警報,直到耽羅島預警站也監測到颱風時,方轉為紅色。

至於成山頭預警站,其實渤海一帶很少遭到颱風侵襲,他們存在的主要作用是接收各預警站的颱風預警,轉達給天津衛方面。這樣天津港能提前五六天就知道南方來颱風了。

海運船隊路過成山頭時,也可以通過預警站升起的旗語、燈火等信號,知道颱風將至,不再南下,到附近的馬蘭灣中避風,等待警報解除。

船隊從崇明出發三天到耽羅,從耽羅出發三天到威海衛,目前的預警站就足以幫海運船隊躲避颱風了。

自從去年預警站成立以來,已經預警過十次颱風了,雖然有三次颱風拐彎,沒有吹到江南。但所有波及江南的七次颱風,他們全都提前做出了預報,為江南百姓爭取到了寶貴的準備時間,極大減輕了颱風帶來的災害。上至海公,下至士紳百姓無不交口稱讚,對科學的作用認識也更深了。

幾乎每次颱風之後,基金會都會收到許多新的捐款……要是其餘三季也刮颱風的話,基金會都能自給自足,不用趙公子輸血了。

皇家海運更是創下了兩年無一沉船事故的偉大記錄,讓朝廷諸公高呼不可思議。當然,那些為反對而反對者是不信的。他們反而激烈指責趙昊居心叵測,為了證明海運強於漕運,強行粉飾太平,隱瞞了沉船記錄!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漕運每年還要漂沒五分之一,你怎麼可能不沉船呢?所以你肯定是隱瞞了。

你說沒有隱瞞,還拿出證據來證明一條船都沒損失。他們卻捂起耳朵,不聽不信,說你的證據也是捏造的……

對這種人講理是沒有用的,必須採用物理說服,直接堵上他們的臭嘴更簡單……可惜這批狗是高閣老養的,趙公子和江南幫打狗欺主,也只能先由他們噴了。

「這是好事兒……」趙公子如是安慰憤憤不平的陳懷秀等人道:「詆毀會讓我們更團結的。」

ps.抱歉,才寫完。羞愧的掩面繼續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小閣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小閣老
上一章下一章

第147章 天氣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