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演變,層層疊代

第三百八十四章 演變,層層疊代

寂靜中,由演變、由時間推動的長河無聲的流淌。

河流中,翻湧著無以數計的浪花,而浪花中,則又漂浮着無以數計的泡沫。這些泡沫的絕大部分都在翻卷的時河中破碎,但同時,也有極微量的它們並沒有被波濤和漣漪撕碎,它們隨着時間繼續前進,並在誰都沒有發現的隱秘角落中悄然聚集著。

這些沉積下來的泡沫在無言中跨越漫長的時間,在沉默在記錄着秩序與現實的一切變化。

萬事萬物不會一成不變。

一樣事物,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現和內涵,這再正常不過。

星明帝國五天座的艦船演變可以作為這一觀點的直接體現。作為帝國從超凡向尋常層面的過度力量,它們是帝國艦隊中對尋常的普通世界最友好的存在,它們是帝國在尋常世界活動的基礎單位,同時也是帝國同凡人文明打交道時必要的後備「武裝保障」。

最早,它們整齊劃一。秩向封裝后最終表現出的拉長橢球艦體,光潔流暢的銀白色艦身,艦體中段銘刻的五天座徽記,以及封閉在厚重的艦體裝甲盒內部,平日裏蹤影全無只有在使用時才能察覺到它們切實存在的武器系統,能夠保證自身與客觀環境需求之間維持相對恆定的比例,以及展開必要的防護時散發出的暗淡銀色輝光……它們就是最早組成五天座所屬艦隊的艦船的共同特徵,也是所有特徵。

但是隨着時間的演變,伴隨着帝國與尋常文明之間的互動開始增多,處理這些事情的人們開始發現——這樣的「整齊劃一」在某些方面起到的作用並不好。它們的確是戰艦,但是從實際應用的角度來看,它們需要承擔的任務並不僅僅是摧毀目標。它們還需要承擔種種外交任務,甚至可能會在必要的時候承擔某些強險救災任務。對於帝國自身而言,它們只是龐大軍備鏈條中並不顯眼的一部分。但是對於那些同帝國建立聯繫的文明而言……恐怕至少在它們的認識里,這些艦船的屬性遠沒有這麼簡單。隨着報告數量的不斷增加,帝國各部開始注意到,那些文明對於這些艦船的理解和解讀多種多樣——文化符號、歷史痕迹、技術體系、生命形式……

幾百個元素之中,每一個元素都包含着成千上萬種不同的解讀。而這些解讀的存在,使得帝國在嘗試「換位思考」時有了更多的參考依據。

漸漸的,五天座艦隊的艦船不再絕對整齊劃一,它們有了許多新的形制,例如仿生艦船、建築艦船、天體模擬艦船等等等等。這些形制不同的艦船標誌着帝國在這一方面開始進行「因地制宜」方面的嘗試,同時也表明著——帝國開始真正同那些文明進行有意義的「互動」了。

在這之後,更多的嘗試被從計劃中拉近了現實——艦船的大小、艦船的塗裝、艦船外表的紋路、艦船的驅動方式以及它們能夠散發出的直接擾動和間接擾動……它們都成為了受到影響的方面,都成為了可以改變的方面。與此趨勢對應的,還有它們自身越來越濃厚的「區間分離」和「本地特色」——隸屬於五天座的艦隊數量眾多,涉及的秩序世界數量龐大。而在長久以來的互動中,每一支五天座艦隊都逐漸出現了屬於自己的獨特特徵,有經驗的人只需要一個照面,便能判斷出一支艦隊所涵蓋的區間里分佈的文明會具有哪些性質,進而便可推出那支艦隊會在哪一片區域運作。

漫漫時間推移,在給這些承載着獨特使命的艦船留下痕迹的同時,在這些艦船的後方,在那些素材庫中,歷次設計時繪製的圖紙,歷次修繕艦船時留下的記錄,歷次任務結束后總結的報告……它們積累起來,形成了厚重的、凝聚著時光的沉積層。而沉積層中的每一片,都是這些艦船發展歷程中的一層已經實體化的「歷史疊代」。

而這樣的事情發生的範圍,遠不止局限於五天座艦隊所在的這個小區間。可以說,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帝國艦隊的各處,甚至可以說……每一樣帝國造物本身,都可以歸納總結出這樣的歷史疊代。

只不過……與其用「發展」來描述那些帝國造物,或許用「恢復」來描述會更加準確一些。

已經開始整理成書的歷史,記錄着曾經的發生的故事。

上一個紀元,帝國是從廢墟中建立起來的。殘存的帝國需要面對無窮無盡且宛如神明的敵人,而身邊是無數生命逝去后僅剩的個體……帝國這個抽象的整體概念也好,那些僅存的生命以及造物也罷……可以說,那時已經沒有多少道路和可能性供大家進行選擇……唯有打破曾經的所有底線,唯有抗爭……

技術極致推演模塊之中蘊含的、來自敵人的知識與技術被不斷抽取。越發瘋狂的需求與理念投影於那兩座巨大的立方體內部,它們形成巨大的手,形成巨大的管道,將難以想像的海量信息拉入現實。那些信息則澆灌著帝國的一切,讓它們得以進行一次又一次可以稱得上是脫胎換骨的更新與升級。這變化的程度是如此的恐怖,以至於「帝國」的「武裝力量」在數百億年裏便有了同Σ文明的真正主力,同發展了萬億年之久的強大頂級文明的力量正面對抗的可能性。儘管這其中夾雜的太多因素使得那場帝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決戰並非是純粹的戰鬥,但是無可否認——那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硬仗。

隨後,九天的瓦解,死去的光,象限大陸的崩潰……帝國的力量在那場戰鬥中證明了自己,但是這強大的力量之中的絕大部分也在那一次險些將整個帝國連根拔起的毀滅性打擊中損毀殆盡。然而,事物具有太多的側面,太多的解讀角度與太多的可能性——帝國依託Σ文明建立的虛空環境與虛空擾動力崛起,又在這樣的腐化環境中苦苦掙扎並將其中的一部分終結。而隨後,帝國自身也因為那些無形的支柱垮塌而虛弱下去。但是虛弱下去的帝國最終並未崩潰。在保存了絕對規模仍然稱得上強大的力量的同時,帝國也獲得了Σ反向傳承的「認可」,最後那一道毀滅性的攻擊燒掉了帝國生命的簡態資訊控制代碼,燒掉了帝國生命最隱秘、也可能是最後的一道來自Σ的「枷鎖」——在這之後,帝國從真正意義上的獲取了宏觀上的自由與解放,也需要真正的、獨立的面對來自虛空中的種種威脅。

至少,從現在可以獲得的信息來看,對過往歷史的此類解讀是符合邏輯以及觀察結果的。

從高峰跌落之後,帝國各部,帝國無數人所能做到的,目前來看便是嘗試恢復一切造物性能,讓它們能夠逐漸恢復到曾經的巔峰水平。

伴隨着那道光而逝去的東西太多太多——超高的性能需要高超的技術與理念給予內在的支持,需要有利的氛圍和完整的體系作為外在的支持,而它們全部被焚毀。剩下的造物雖然同樣也是技術的結晶,但是它們已經失去了完善的體系的支援保障,也失去了自身理想運行的環境基礎。

漫漫歲月中,無數帝國的研究人員、設計人員與複雜環境攻堅人員在無數遺留下來的造物中鍥而不捨。他們一次又一次進行着嘗試,嘗試重啟那些,嘗試重新啟動那些被封鎖的艙室,嘗試重新啟動那些已經失去生命活性的晶格和管網,嘗試重新恢復那些摻雜着畸變和扭曲的「黑艙室」,嘗試重新讓強大的超凡資訊按照復原出的古代史料中記載的方式流動,嘗試重新讓護盾所能阻隔的信息流變得像以前一樣寬廣,嘗試讓……讓一切的一切,能夠在智慧、邏輯與理智的支配下,再度接近甚至達到曾經的高度。

每一個計劃,每一次嘗試都會留下記錄。許多年來,層層疊疊的記錄堆砌在無數大庫之中。它們便是帝國企圖彌補過去的漏洞的最直接證明。一個部件的形制,一個參數的穩定與否……每一項需要的不僅僅是復原,還需要讓它們能夠符合當前的需求。

這些任務仍未結束,這些項目仍在進行。無數正在使用與已經停止使用的編號的調用記錄默默記載着這一切。

而技術與理念……啊,它們很熟悉,又很陌生。

最古老的那部分……似乎正在被逐漸復原。而復原之後得到的資料也曾經多次被納入對比與討論的焦點之中。

對於晶能,對於奧術,對於世界,對於秩序,對於概念和法則,對於無盡虛空……不同時期的理解完全不同,即使是那些理論與知識最初的編寫者,面對這些在過去由自己所寫下的理論和知識時……也不會感到多麼的熟悉吧。

最早的時候,對於世界之外的部分的理解……那些知識的來源已經無從查詢,即使是虛空巡天雷達陣列也無法復原出那些已經殘損的細枝末節。它們或許來自於Σ的饋贈,也可能來自於虛空中的某些其他文明有意或者無意的舉動。它們既重要又不重要,而它們可能永遠也難以得到確切的結果,但是它們本身……卻還有足夠的價值。

第一穩定態,第二穩定態,第零穩定態,孕育著多元宇宙但其自身卻又無法被確切認為存在的無盡汪洋……這是最初的推測圖景。

但是這樣的模型並沒有存在太長的時間,它很快就被推翻,或者說被更改完善到了足以推翻自我的程度。

穩定態之間並非完全割裂,在穩定態之間,有着無以數計的亞穩定態階層。它們形成了尋常與普通向超凡領域過渡的階梯。而在超凡與虛空之間,或許也存在着無數這樣的「亞層」。帝國過去使用的九階分法,以及Σ文明的「九天」的存在都能說明這一點。由於帝國基礎力量的衰弱,帝國可能觸及的邊界無法達到曾經已經發現的最高層次。無數生命在漫長的歲月中默默積攢着力量,期待着未來的爆發能夠突破已有的極限。只是……那些極限是否真正的、切實的存在?

Σ的「第一天」和「第九天」是開放的,它們似乎並沒有限制過自己所能涵蓋的範圍。並且,有些細節值得注意——「第一天」所能釋放出的擾動現在看來極其強大,但是那第一層「天空」所蘊含的存在屬性卻異常低下,甚至那一層天空在帝國的認知中已經可以被認為是無限的接近於不存在。既不存在,又怎麼可能與現實發生強度如此之大、範圍如此之廣的互動?巨大的信息量是造成強大擾動的必要條件之一,甚至虛資訊也同樣不會例外。那麼,如果「第一天」蘊含的信息量不全在存在屬性里,那又會在哪裏?還是說……存在屬性在這方面的表現,也可以被扭曲篡改,甚至是可以……按照需求來進行額外的設置?

而對於那些超凡力量的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入。已有的案例,加上長期以來觀測所取得的大量數據,在無數次修訂與改變執行理論的同時,一些古老的、偶然的現象也開始被重新審視。

帝國剛剛成立不久,天區這一概念便已經出現。而那時……管理天區的最高統治者是帝國的第二級許可權個體,而那時能夠持有第二級許可權的個體……要麼是從古老的家園中直接撤出的高層管理者,要麼,便是「晉陞者」之中最優秀的個體,或者是這一「晉陞力量」的創造者。

相比於普通人而言,「晉陞者」擁有相對特殊的超凡力量,例如艾思凱特,他對於晶能的控制與利用方式與那時尋常的帝國生命不一樣,而檢測表明,他所持有的晶能的「頻率」也與尋常的利用型晶能不同。而作為這一類頻率特別的晶能的發現者與最早的使用者、對此頻率晶能理解最深的人,艾思凱特便成為了天區的管理者。早期的帝國內,有數個天區如此。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這樣的特殊超凡力量是怎麼出現的?又是怎樣被利用的?它們與尋常的基礎超凡力量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當它們與其他事物互動時,又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歷次的考察回顧得出的一系列結論表明:最早的時候,帝國生命的「祖輩」們還並沒有清晰的意識到這些超凡力量與尋常的物理力量究竟差在何處。這使得他們仍然在嘗試以物理手段操控晶能,以基於物理層面衍生出的思想和理念使用晶能。儘管有數學率核心這樣的、可以被認為是跨越了時代限制的超級造物出現,但是在本質上,那時的文明還沒有在這方面步入新的領域。也正是因此,那時的晉陞者量產只能依賴「培養」,而無法進行直接的製造。隨之衍生的問題,還有對於特種頻率的開發只能依賴「突變」而無法通過技術合成……

當然,這並非全部都是否認,「突變」的產生所牽扯的因素也並不簡單。實際上,突變未嘗不是一類良好的、發現新頻率的途徑,而根據湧現儀式的驗證也可以確定,在此層面出現的突變很難通過直接的窮舉來實現。突變出現時,這一孤例本身或許並不會帶着毀天滅地的威能或者玄奧複雜的光影現身,但是實現這些目標可能涉及到的因素,直到今天帝國也沒能全部探明。

而隨着認識的加深,帝國理論的前沿開始越發認識到「信息大一統」究竟意味着什麼——它的存在在真正意義上打破了所有領域之間的「藩籬」。所有的藩籬全部撤去之後,一切的一切實際上只是大一統的不同展現。換言之,在大一統的加持下,一切都可以實現,一切本質上同源。

在現實中使用數學方法來影響和改變事物,利用數學性質來完成以前不可能的任務……它們曾經難以想像,但是現在,它們卻正在逐漸普及。雖不完美,但是它們也在不斷的證明著自己。

超凡力量的特種頻率難以通過技術手段硬性製造的原因之一,便是晶能可能的變數可能是無限多的。而晶能之中的特種頻率,便可以認為是無限多的變數形成了一條相對穩定的「曲線」。如果想要人為的改變這其中的所有變數,那麼實際上需要做出的改變就是無限多——這需要無限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即使通過概念可以影響一些計算導致的無限大,這一問題利用尋常方式也仍然無法解決。

但是利用數學手段可以——在現實滿足部分理想假定的前提下,利用某一特定的構造函數抽取或者補充某些特定的變數,利用對角法則賦予無限與無限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被賦入的「數值」理論上便可以覆蓋晶能的「理論全線」。並且,以這樣的方式完成的構造並不是通過有限向上堆疊形成的無限,而是構造出來的,這意味着此類構造自身擁有足夠的「嚴格程度」。

然而,現實總是難以完美。對於「理想假設」們,現實總是難以滿足。就像改變晶能的無數變數一樣,晶能雖有無數變數,但是這其中的每一個變數也並非完全等價,也並非永遠規律。

限制發展的因素……除去智慧生命理念和思想自身的限制外,現在又多了來自現實的那一部分……或者說,是大家都一直知道,但卻很容易被忽略的那一部分?

還有,理念和思想啊……

翻覆於無形中的碎片們悄然跳躍着,開始向新的方向聚集。

以帝國的建立前後為分界點,在這之前的絕大部分理念記錄已經丟失了。而在這之後的部分則有部分保留了下來,但保留下來的有關部分並不詳細,而根據它們解析出的結果似乎表明,在遠征紀年之前,除去部分階段性的思潮之外,以維多維爾為首的星明皇帝們的思維活動實際上佔據了帝國那時的一切思想與一切行動主旨。而誕生於大量生命的、真正來自於眾生的思想潮流在福興紀年時曾經有過萌芽與短暫的發展,但是它們很快被掐滅。它們的真正大規模發展……已經是遠征紀元時期的事情,而直到最近,它們仍然沒有停止。

資源,技術,生命,文明……它們之間,究竟誰該為誰服務?

雖然星明文明最初的歷史原貌已不可考,但是通過與大量文明的互動,帝國的學者們能夠大體復原出文明最初的三三百五十億年間的各個階段。

那其中,每一個階段相比於上一階段,文明獲取資源的能力與生產力都會高出數個甚至十數個數量級。而當文明邁入廣義帝國階段之後,憑藉着能夠直接虛空造物的能力,文明的整體生產能力已經沒有實際的上限。而爆炸式的發展,更是在這長久的時間裏發生了一次又一次。

但是,帝國無論改組過過少次,作為一個文明實體,一個國家實體,它卻始終存在着。

這意味着,很多矛盾即使到了現在也仍然無法調和。分工,交換,利益分化……無可擺脫又無法調和的撕裂對立換了又換卻仍然存在着。個體的力量有限,單個個體的力量無力承載規模龐大的知識基礎,無力抵抗虛空中的未知,群體仍然有存在的必要。而集體以這樣的方式存在,則說明著曾經的一切與之有關的矛盾也仍然隨之存在。

生產力的暴漲與生產關係的改變可以調和一部分矛盾,但是對於根本矛盾和本質矛盾……現在的一切卻無法撼動它們,它們還需要被凌駕於它們的力量壓制。而在秩序的邊界之外,廣闊無垠的虛空,無邊無際的未知籠罩着所有的邊界,這使得已知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但是……

歷史留下的趨勢,以及自身的局限和虛空中的困難等等因素或許使得文明目前沒有辦法開創出下一個真正的發展階段時的嶄新模式,也可能下一個真正的嶄新模式需要等到一切全能之時才會出現。但是……現有的矛盾無法調和,並不意味着它們不能進行極大限度的緩和。

大量新的嘗試開始落實到實處——徹底打斷資源的高低之分,開放儘可能多的晉陞路徑,分設多重重要性衡量方式,精確衡量化,全面數值化、向基礎、奮鬥、抗爭等等一系列需要與堅持、奉獻和奮鬥一線進行大幅度的權重傾斜……漫長的「拉鋸戰」中,一份份協議,一道道命令,一份份法案和一次次抗爭無聲的敘述著遍佈每一處細節的宏大。而在這些拉鋸戰中,軟許可權,硬許可權,臨時許可權與特種許可權開始被明確,與之有關的規則隨之進行了建立、修訂與完善。

目前,沒有人能終結一切矛盾與衝突,沒有人有全能之偉力。

但是……啊,大家都還在期望着自己能更好,而在自己能更好的同時,更廣博的胸襟內,「大家都能好」的光亦愈發明亮。

這一切,這樣做正確嗎?合適嗎?恰當嗎?理應如此嗎?

不知道,凡人們不知道,因為他們的理論無論怎樣高深怎樣具有前瞻性,帝國恐怕也不會在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可以衡量的範圍以內。而帝國自己也不知道——虛空是發散的、開放的。絕對的對與錯或許並不存在,而帝國的發展或許是異常的,但是帝國並未考察過「正常」的文明發展至此需要走過的路徑。

但是選擇總要做出,漫漫可能數不勝數,但是能夠實現的可能總是有限的。

……

接受吧——這沒有什麼問題。

創造文明的是智慧群體,智慧群體的第一要務是生存,第二要務則是更好的活着。

在這基礎上,更加實際一些——有個家吧。

不是那種空泛龐大的冰冷空間,是一個真正的、能夠找到歸屬的家——什麼形式都行,它們的存在,是為了能夠讓帝國的存在們能夠得到必要的歸屬感。

同家一樣,類似的彈性需求有很多很多——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它們,也不是所有人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星明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星明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四章 演變,層層疊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