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第799章

再加上「拜揖」、「不才」、「愚男」、「特請」這樣之言語,更顯得紅孩兒對於牛魔王為父的尊重有禮。

此外,在紅孩兒對於這個假父王有所懷疑之時,也不忘禮節上敬重。

這妖王復轉身到於裏面,對行者當面又拜……妖王伏於地下道:「愚男一則請來奉獻唐僧之肉,二來有句話兒上請。我前日閑行,駕祥光,直至九霄空內,忽逢著祖延道齡張先生。」

還有:妖王道:「父王把我八個字時常不離口論說,說我有同天不老之壽,怎麼今日一旦忘了!豈有此理!必是假的!」

於是哏的一聲,群妖槍刀簇擁,望行者沒頭沒臉的札來。

這大聖使金箍棒架住了,現出本象,對妖精道:「賢郎,你卻沒理。那裏兒子好打爺的?」

那妖王滿面羞慚。不敢回視。行者化金光,走出他的洞府。小妖道:「大王,孫行者走了。」

妖王道:「罷罷罷!讓他走了罷!我吃他這一場虧也!」

可見在在此段中,作者對這對父子的描繪更是體貼入微。

紅孩兒在懷疑父王為假之時,還要禮數有加。

當孫悟空現出本相,紅孩兒正準備迎戰,卻因為一句「兒打父親」的戲言而顯得十分窘迫羞慚,不敢回視,任孫悟空走掉。

此父子的見面,雖不為實,情卻為真。這正體現出這對父子與眾不同之處。

然而,父子關係在此真實與虛假場景的對比和反差,正是作者對牛魔王父子刻畫的精湛之處。

如果說儒家的三綱五常對於仙界人間的束縛是無可厚非的,那麼對於置身山野,毫無約束的妖王似乎是可以不管不顧的。

但作者並未讓他們成為只會殺戮的禽獸,而是讓他們在身為妖怪時具備人的情感倫理觀念,從容地為這對父子添加了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流變的烙印。

這對父與子,並不具有一板一眼的禮教約束下的陳規架勢,也沒有子承父業、父為子榮,只是簡簡單單的情由心生,禮由心出,在真實情感的歸屬下體現儒家傳統的綱常倫理。

作者讓孫悟空偽做成父,正是從深層次上提升這對父子情理上的寓意。

由此可以推論,牛魔王這對父子關係,一定意義上體現出明代多種思想下傳統的家庭觀念和儒家綱常仍然是人心的皈依。

還有牛魔王與如意真仙。

眾所周知,從古至今,中國兄弟之間的倫理在於長幼有序。

較父子和夫妻關係而言,兄弟之間的規矩較少,但作為弟弟對兄長尊重恭敬是必行的。

文中涉及牛魔王與如意真仙兄弟關係的情節甚少,並且如意真仙也沒有與家族的其他人有任何交集。

他作為單獨的人物在獨立的情節中出現,並且只是作為女兒國遇難故事的次要人物。

只是在紅孩兒被降成為善財童子之後,唐僧師徒誤飲子母河之水而成胎氣,孫悟空借如意真仙道觀內的落胎泉水解胎氣,由此暴露矛盾,兩人惡戰一場,從而前後關聯,環環相扣。

從文中相關情節可以看出如意真仙是非常尊重牛魔王的。

這個人物雖然一無是處、自私卑鄙,但卻因為家兄所來的一封書信得知侄兒被降,從而願意為侄子捨身而戰。

但從這點而言,如意真仙有着人之性情的,他尊重兄長牛魔王,更是表現出對侄兒的疼惜。

雖然情分深淺不可推算,可也算儘力而戰。

總的來說,他們之間的長幼關係還是能體現出中國傳統家族特徵的。

首先,文中的如意真仙和牛魔王外貌特徵雖極為不同,但一樣都為妖怪。

其次,從牛魔王、如意真仙、孫悟空三者構成的關係而言,孫悟空可是家族之外的人,因為與這個家族的成員構成矛盾關係,從而成為了這個家族共同的敵人。

由此來看,家族的觀念雖然沒有直接提及,但在矛盾的不斷加深複雜中顯露出來,這與現實生活的家族相同。

最後,如意真仙尊敬兄長,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牛魔王是具備作為兄長的品行特徵的。

雖然文中也沒有直接提出,但從牛魔王作為一家之主同時廣交朋友、有膽有識的特徵上,是比較符合兄長形象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牛魔王並沒有從正面表現出對如意真仙這一家弟的回應,因此只能在關係作上述推斷。

以及牛魔王家族描寫的意義。

需要說明,在以上章節中,對牛魔王家族各個成員以及家庭關係進行了探討,但牛魔王家族作為整體在整部《西遊記》中有着更為深刻的意義。

我們以下分別從結構、情節、主題方面進行分析。

一、結構作用

(一)九九八十一難與家族群難。

不用多說,整部《西遊記》以唐僧師徒取經為線索,講述了他們在取經途中歷經種種磨難險阻,最終功德圓滿的故事。

九九八十一難在整部《西遊記》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歷經整整九九八十一難,實現佛門中的九九歸真,他們師徒四人才能取得真經,修持正法。

《西遊記》正是通過近九十回章節來穿插這九九八十一難,其中共涉及到四十二個故事。

除開寫與人相關之難,即第十四回、第五十九回、第五十四回、第八十四回、第九十六回之外,剩餘之難則與所遇妖魔鬼怪相關。

以九九八十一難作為整體來看,涉及牛魔王家族的難數可以說是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的。

1.數量之多

在百回本《西遊記》涉及牛魔王及其家庭成員的回數就達到了十一回,第三回和第四回中涉及牛魔王與孫悟空結義之事。

牛魔王之子紅孩兒則出現在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第四十二回和第四十三回這四回之中。

在第五十三回中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與孫悟空相鬥,而第五十九回、第六十回、第六十一回、第六十二回則從唐僧師徒被阻火焰山而三借芭蕉扇,最終將牛魔王家族的故事完結。

2.前後關聯

《西遊記》中的故事多是完整獨立,所涉及的妖怪在其他回目中鮮有提及,牛魔王家族卻是特殊之例。

因為他的家族中的每個成員在《西遊記》中有其專有的章節回目,但彼此間卻有着十分緊密的聯繫,故事與故事間也有着家族作為牽繫而前後呼應。

牛魔王作為關鍵人物,出現於這一串涉及家族故事的首末。

在第三回和第四回中提及與孫悟空的結拜之舉,並無更多詳細之述,繼而他的兒子紅孩兒登場,他的弟弟如意真仙、他的妻子鐵扇公主、他的小妾玉面公主也隨之出場后,他才真正顯現,伏筆之多,牽涉之廣,是整部《西遊記》妖魔鬼怪中最為特殊的一個。

就這個家族故事本身而言,以一個個小故事的形式穿插在《西遊記》百回之中的,並沒有直接作為連續性的回目出現。

就與牛魔王有牽連的故事,除了家族成員之外,還有亂石灘碧波潭的龍精一家,在第六十二六十三回中就寫到了此難之故事。

雖本質上與牛魔王家族無關聯,但卻在第六十一回中牛魔王在龍精家赴宴時有所提及。

從而也顯示出在九九八十一難各有不同並且有着大觀為整,小觀而精的特點。

3.難中之重

整體而觀九九八十一難,牛魔王家族所涉之難有八難之多,與紅孩兒相關的是號山逢怪二十八難、風攝聖僧二十九難、心猿遭害三十難、請聖降妖三十一難。

與如意真仙相關的是吃水遭毒四十二難;與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相關的則是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難、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難、收縛魔王四十九難。

而在這些阻難中,又從回目和劫數上而看,是有着輕重詳略之分的。

很顯然紅孩兒與牛魔王鐵扇公主這三人的劫難是較為重要的,涉及回目之多,劫難之重也是一目了然的。

(二)複線結構下的定心同歸。

像是石昌渝先生認為「中國古代小說的結構,在情節外在的故事方面可分為單體式和聯綴式兩類,在情節內在的線索方面可分為線性式和網狀式兩類」

並指出《西遊記》屬於聯綴式和線性式結構。

而筆者認為在這種線性結構之下,以牛魔王為線索的一連串故事中是有着複線結構特點的。

此謂複線,指孫悟空護僧取經的主線下,牛魔王一家放下凡心歸於正道的暗線。

而以這條暗線中以牛魔王這個人物為主,與孫悟空激烈碰撞之下,卻顯示出一種殊途同歸之果。

一明一暗,一主一次,這其中包涵的寓意都同樣指向了定心收性的主旨。

從孫悟空這一主線,通過各個人物串聯故事,大概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1.孫悟空遇紅孩兒,唐僧被擄,敵不過三昧真火,請來觀音收服紅孩兒。

2.孫悟空欲借落胎泉水,遇如意真仙。如意真仙不施與泉水,兩人大打出手,孫悟空終得勝而歸。

3.孫悟空欲借芭蕉扇,遇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拚命抵抗不借扇,孫悟空無功而返。

4.孫悟空為借真扇,遇玉面公主。

牛魔王出現,兩人大打出手。鬥智斗勇后孫悟空終未成功借扇。

5.孫悟空與豬八戒聯手應對牛魔王,各路兵將仙佛前來助威,牛魔王終被降伏歸佛。孫悟空借得真扇過火焰山。

從以牛魔王為中心的這一線索來看,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1.牛魔王之子紅孩兒欲奪唐僧以得長生,孫悟空請來觀音,紅孩兒被降伏成為善財童子。

2.牛魔王之弟如意真仙遇孫悟空借落胎泉水,為侄兒紅孩兒雪恨,兩人大打出手,最終如意真仙被孫悟空制服。

3.牛魔王之妻鐵扇公主遇孫悟空借芭蕉扇,為給兒子紅孩兒報仇,通過幾輪較量,孫悟空退而尋其他辦法。

4.牛魔王之妾被孫悟空嚇回,牛魔王出場與孫悟空打鬥。孫悟空變成牛魔王騙扇,牛魔王變成豬八戒騙回芭蕉扇。

5.牛魔王與孫悟空豬八戒拚死較量,各路仙佛並將前來,牛魔王不敵而被俘歸於佛地。鐵扇公主借扇修得正果。

由此來看這兩條線索,同是孫悟空與牛魔王之間的一系列故事的發展脈絡,但對於兩人來說,卻是不同意義上的殊途同歸。

南懷瑾說「其中的孫悟空,是表徵努力改過,有意向善的人心。

而牛魔王,是孫悟空的拜把兄弟,代表了到處亂跑,不易馴伏的狂野之心」。

孫悟空與牛魔王在第三回中就已結成兄弟,結拜之時,孫悟空與牛魔王是惺惺相惜的妖魔之王。

孫悟空在心猿難縛的情形下大鬧天宮,直至被如來降服後走上歸心除魔的道路。

牛魔王有着不易馴服的狂野之心,正如同野牛的原始本性一樣。但在重遇孫悟空時,孫悟空已經在取經路上,他的魔心也最終被降服,伴隨着兩個天地間都有着動物靈性的妖王歸於正途。

這心猿被降之旨意體現的不僅僅是孫悟空一人的心性升華之道,而是正反兩面,兄弟二人共同的佛心歸所。

此結構正是通過這兩兄弟二人來共同架構而成。

為了進一步體現這種複線結構,可以用宋代廓庵禪師的《十牛圖頌》來進一步闡述。

將牛喻為眾生之心,從而通過十幅圖來表現修行所到達的十個境界。

猴亦在修,牛亦修。從孫悟空這條線索入手,把他的取經之路用十牛圖來詮釋,那麼在經過孫悟空茫茫尋得取經之路時,就已經開始尋牛見牛,而經過戰鬥妖魔,更是戰鬥心魔之下,才得以牧牛、騎牛歸家。

但戰鬥並不是如佛修鍊之本,只有取得佛性,廣存善念,才是真正的人牛俱忘。

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是這這十牛圖最高的兩個境界之顯現,同時也順應着取經主線的索引。

…………

…………

…………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竟然是白骨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我竟然是白骨精
上一章下一章

第799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