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棉花閣老——劉吉

第四章 棉花閣老——劉吉

劉吉,字祐之,號約庵,北直隸博野人,任內閣首輔。曾參與編撰《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英宗實錄》等典籍,並曾為英宗及其太子朱見深講讀經史。朱見深繼位后,漸受重用,成為內閣成員,與萬安共同排擠劉珝。孝宗即位后,出任內閣首輔,任內繼續排除異己,但與劉健等閣臣對孝宗多有諫言,他戀棧不退,最後告老還鄉,一年後去世。

劉吉,考中進士后,又被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三年學習期滿因成績優異,留翰林院任編修,在任編修的同時,還充任經筵官,給皇帝講讀經史。參加編撰的《寰宇通志》一書寫成后,晉陞為翰林院修撰,侍候於皇太子朱見深身邊,為其講讀經史,后因遇家喪回歸故里。

憲宗即位后,命翰林院的史官參加纂修《英宗實錄》,劉吉被召回京城,劉吉到京后,因尚在丁憂守制期間而上書請求辭官,憲宗不予批准,升他為侍讀。《英宗實錄》一書寫成后,劉吉又被提升為侍讀學士,在皇宮殿閣內值班與其他翰林官輪留給皇帝講讀經史,其後多次升遷,官居禮部左侍郎。

劉吉與吏部左侍郎劉珝,一同受命兼任翰林院的長官翰林學士,到內閣辦事,參預機務。憲宗以皇太子朱祐樘出閣讀書,命閣臣萬安、劉珝、劉吉等三人提督翰林院官員講讀,為表示獎勵,憲宗俱給三人加官,劉吉進為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

劉吉的父親去世,按規定劉吉須回家守喪三年,但憲宗卻下詔繼續起用他,劉吉一方面假惺惺地再三上書推辭,另一方面又暗地裏走貴戚萬喜的門路,皇帝最終沒有同意劉吉的推辭。這一年,劉吉參加纂修的《文華大訓》一書寫成,憲宗進劉吉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憲宗後期日益荒政,而閣臣又無所規正,各部尚書亦多屬平庸,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說法。三閣老指萬安、劉珝、劉吉,六尚書指尹旻、殷謙、周洪謨、張鵬、張鎣、劉昭。然而,紙糊三閣老中,劉珝又稍稍優於萬安和劉吉,還曾痛罵萬安負國無恥,萬安和劉吉設計陷害劉珝,但表面還裝出搭救他的樣子。這年九月,劉珝被迫退休,其後,彭華、尹直相繼入閣辦事,而萬安、劉吉的朋黨勢力越發鞏固了。

孝宗即位,內閣有閣臣三人,萬安為首輔,其他兩人,尹直得妖人李孜省的援引入閣,劉吉則結好貴戚萬喜,他們只要官位穩固,按年資進級,什麼醜事都幹得出來。孝宗即位后,庶吉士鄒智、御史姜洪上書彈劾內閣輔臣,說萬安、尹直與劉吉都是小人,應當從內閣中開除出去。為此,劉吉對鄒智、姜洪恨之如骨。孝宗免除了內閣首輔萬安和閣臣尹直兩人的職務,留下劉吉繼任首輔,增補了新閣臣徐溥和劉健兩人入值內閣,參預機務。

劉吉任內閣首輔后,為了結好科道官,以免他們繼續揭發自己,曾建議超遷科道官,但科道官不吃他這一套,對他的揭發沒有停止。左庶子張升,御史曹璘、歐陽旦,南京給事中方向,御史陳嵩等相繼彈劾劉吉。劉吉非常惱怒,找到一個借口將張升驅逐出朝廷,接着,又數興大獄,將鄒智、方向囚禁起來貶到邊遠地區,姜洪也被貶官。劉吉又和宦官蔣琮合謀,將南御史姜綰等逐出朝廷,由於劉吉利用手中的權力排擠異己,使當時的台署都空閑了起來,從此,朝內外大臣都不敢正視劉吉,彈劾他的人也減少了許多。.

孝宗即位后,舊閣臣只有劉吉留用,他看到孝宗是個勵精圖治、黜佞任賢的皇帝,新任的閣臣徐溥、劉健都是品行高潔的人,所以做事比較小心。因為劉吉在內閣中為首,所以每當徐溥、劉健有建議提出后,劉吉總是署上自己的名字,而這些建議又往往是正確的,劉吉以此竊取美名來掩蓋自己的短處。

天下發生災異,孝宗讓閣臣帶領儒臣撰寫祈雨的禱文,劉吉等人說:以前,妖人李孜省、鄧常恩以向先帝獻Yin邪方術而受到寵幸和重用,近來,一些姦邪的小人沿襲李孜省、鄧常恩的做法,觀察到天氣有變將要下雨,便上書皇上請求祈雨,從而顯出神靈應驗的樣子能得到皇上的寵幸和重用。寵幸姦邪小人的大門一旦敞開,爭着上書請求祈雨以取得皇上恩寵的人越多,卻給國家招來禍害,基於這方面的原因,臣等不敢領命撰寫祈雨的禱文。孝宗領悟到這裏面的意思,便下令停止了這件事。

劉吉等上書請求孝宗修德政以防止微小的過失,還請求孝宗自始至終都要做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劉吉等又以災異上書陳述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七件大事。當時,代王給朝廷進獻海青,劉吉等人說皇上登位時就已經宣佈,不接受天下送來的貢品,請皇上不要接受。其他閣臣一同進諫說:皇上恭儉仁明,勤求治理,與先帝不同,凡宴樂游觀,一切嗜好之事,應該全部減省。如果左右近臣請求皇上像先帝那樣荒政,皇上就應該以太祖、太宗為榜樣將他們訓斥、趕走。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是宴樂遊玩應有時間限制,皇上按照祖宗的做法就可以了。

吐魯番的使者向明廷進貢獅子,使者們要返回時,孝宗命令內閣起草敕文,派遣中官去歡送他們,劉吉等人說對吐魯番使者的禮節不能過分優厚,以免他們輕視皇上和中原,孝宗接受他們的規勸,停止了這件事。接着,劉吉等人又進諫,指出吐魯番作惡多端,只是由於討伐吐魯番的條件尚不成熟,暫不興兵,但仍應當封閉關口,此次吐魯番入貢明廷,乃是緩兵之計,但邊關將領已經按慣例將使臣送往京師,故對使臣只是減等招待而沒有拒之國門外,這樣做實屬迫不得已。劉吉等同時建議餓死吐魯番進貢的獅子,說:獅子諸獸,每天吃兩隻羊,一年就是七百二十隻,並且每天還要用五十個士兵看守,這都是浪費,應該斷絕這些野獸的食源,讓它們慢慢餓死。這個餓死獅子的建議,孝宗沒有採納。

星象發生變化,劉吉等人又進言說:近來災星出現在天空,占卜的人說這是發生戰爭、飢荒和水旱災害的徵兆。今年京城、直隸、河南、山西、陝西發生旱災和蝗災,四川、湖廣收成也不好。如果明年還是這樣,恐怕盜賊大作,戰亂就不可能避免了。希望皇上能節儉用度,罷免宴樂游觀,摒斥讒言,排斥異教邪說,用心研究經史以尋求治國的道理。關於沙河修橋,江西造瓷器,南海子修補垣牆,都不是眼下必須急辦的,應該都停下來。孝宗非常讚賞並採納了這個建議。當時,孝宗受迷惑而親近方術之官,非常迷信祈求就能有所應的事情,於是令人發下經牌讓閣臣們寫文讚頌,還讓閣臣們擬定神將的封號,劉吉等人極力勸說皇上對於虛言妄說應當加以排斥。

劉吉從孝宗即位起就升為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等到《憲宗實錄》一書寫成,劉吉又晉陞為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劉吉執掌內閣大政為時既久,權勢異常顯赫,孝宗即位之初,對劉吉還比較信任並接受其建議,後來開始疏遠劉吉,然而,劉吉始終沒有辭官的意思。

孝宗欲封張皇后的兄弟為伯,命令內閣首輔劉吉撰擬誥命,劉吉上言說應該先詔封周太后、王太后兩家的子弟,孝宗認為劉吉違命,大不高興,派遣中官到劉吉家,委婉地令他致仕,劉吉這才不得不告老還鄉。孝宗接到辭呈后,立即予以批准,詔賜敕文,並准許劉吉享有一定的待遇,如回鄉的路上可以坐公家的車馬,住公家的驛站等。劉吉去世,終年六十七歲,據說劉吉家居被盜,他是受驚嚇而死的,劉吉死後,孝宗曾派遣內臣去諭祭,贈加官太師,賜謚號文穆。

在憲宗在位期間,劉吉曾參與決定原屬雲南木邦宣慰司的孟密地區的歸屬。他和劉珝反對將孟密割讓給曩罕弄,認為若開此惡例,將使木邦等土官紛紛解體。他們指出,即使因為拒絕割地而導致戰爭,明軍也只需謹守邊境,令周邊的宣慰司合兵討伐即可,不會釀成麓川之戰那樣的戰禍。不久,劉吉因丁外艱離職,事情按內閣首輔萬安的想法辦了下去,明廷不公正的處理帶給木邦很大損失,也反過來證明了劉珝、劉吉的意見的正確。

劉吉與萬安、劉珝在成化年間,因尸位素餐,被戲稱為紙糊三閣老,他本人又因耐受彈劾、穩居內閣,前後長達十八年,被戲稱作劉棉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史事講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史事講將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棉花閣老——劉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