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回 大道間

第五百二十五回 大道間

修道之人的雜念是指在當前心意狀態下自然的、合適的意念、意境之外的雜亂的心思和念頭,它對當前良好的或期望達到的良好的功境產生干擾、牽制、衝擊,使人達不到較好的功態。

其產生的原因與克服措施簡述如下:

一、功中意志力不強,定不住正念而生雜念。正面的力量需要心志的堅持才能樹立起來;就是對雜念的克服措施也是需要相當的意志力的支持為基礎來實施的。

所以,功中只要是合適的意念就要在一定程度和時間上堅持一下,以抵制、擊退、中和妄心的干擾、牽扯、束縛。

真妄相攻時,需要人的意志力的支持來去妄存真。

二、由於緊張、忙碌、思多、外擾等致使氣血上涌、心意興奮、紛亂、纏綿,信息雜陳,而生雜念。

此時需放鬆自己,避免緊張,回收、下放氣血與心意,做到鎮靜、冷靜、平靜,使心意和氣血平和。

仍然思多者,可意注視覺調用木性力量,以梳理、剋制脾土之思,通達心意。

三、由於體內火大,尤其是心、肝、脾胃中火大、陰虛陽亢,致使心意浮躁不安而生雜念。

此時意念可側重守上、守外,感受環境中的清涼氣息和廣闊、空達意境。功外可服用清熱解毒或滋陰潤燥藥物。

四、由於脾虛日久,濕熱內困,肝木受制,脾思纏綿艱澀,神思不通達,致使能量、信息淤塞泛濫而多生雜念。

此時需服用清熱除濕、疏肝理氣藥物,再補脾益氣,服藥最好在大夫指導下進行,對修鍊有輔助作用,但如不方便或拿不準,可只靠功中意注「視覺」強化木性力量,再運用木土生克意念、意境等。

五、為入靜而入靜,不知平衡、轉化雜念,不去暢通意識流,只知遏制和圍堵,使雜念更多。或者所採用的意念與身心現狀和需求有所不合,存在一定衝突,應根據當前心意狀況選用合適的意念、意境。

六、由於存在外在信息干擾,心神不安而雜念多。平時與人為善,盡量避免與人的衝突,或者減少不必要的人際交往和無用功式的忙碌,保持純凈、平和心態,以減少信息干擾。

要立志、發願,以獲得良好的信息贊助,平衡信息衝突。

其實,雜念多的根本原因是身心潛力不活躍,其五行要素不能協調、平衡,反而有衝突;同時,潛意識不強大,不能從意識的根源上對雜念進行徹底清除,意識、心念的根在潛意識身上;也不能以潛意識的力量去調整、控制主觀意識,主觀意識是雜念的直接製造者。

所以,從根本上說,克服雜念就要真正強化潛在意識的力量,而不要自始至終執著於克服雜念本身上,等潛意識強大了,人心則不求靜而自靜,雜念自會消失。

當然,雜念的產生原因是比較多的,功初有些雜念也屬正常,不必過分關心,一心放在正念、正覺上即可,功中心意深處的沉渣泛起也可不予理睬,保持已有的良好感覺和意境即可。

九天玄女在漫長的文化變遷中被賦予了多重神格,承擔傳遞天命、教授兵法術數、保護堪輿等功能,是名副其實的千面女神。

華夏先民在原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女性神靈形象,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西王母、女媧與玄女。

西王母經過上清經派的形塑成為道教至高無上的女神,女媧進入民間至今仍是北方地區女性獨特的信仰對象,相形之下玄女似乎稍顯遜色,但是縱觀原始以來的信仰,就會發現玄女始終佔據着一席非常之地。

九天玄女最早出現在黃帝時期,作為天帝的使者,幫助黃帝戰勝蚩尤。

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

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仁義,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敵,乃仰天而嘆。

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沒后,天下復擾亂不寧,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

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殄伏。

當黃帝無法戰勝蚩尤時,上仙派遣玄女下降,授予黃帝「兵信神符」戰勝了蚩尤。「兵信神符」是天命的象徵,玄女則是代天傳命的人,她不直接介入人間的戰爭,只是提供秘寶制勝。

玄女並沒有幫助黃帝攻打蚩尤,而是將象著着正義與勝利的天命帶給民族始祖黃帝,讓黃帝得以親自戰勝代表者不義與無道的對手。

在戰爭中傳遞天命的觀念進一步具象化為傳授兵法,並且出現了像《黃帝問玄女兵法》之類的專門的古簡。

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三日三夜。

天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萬隱萬匿,首當從何起?」遂得戰法焉。

玄女傳授兵法對象也從作為帝王代表的黃帝,擴大到軍隊將領甚至起義領袖。

九天玄女教帝三宮秘略、五音權謀、陰陽之術。

玄女又傳《陰符經》三百言,帝觀之十旬,討伏蚩尤。又授帝《靈寶五符真文》及兵信行。帝服佩之,滅蚩尤。又令風后演河圖法而為式用之,創八百局,名曰《遁甲》,以推主客勝負之術。

黃帝又著《十六神歷》,推太一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陰陽之道,作《勝負握機之圖》及兵法要訣《黃帝兵法》三卷。

九天玄女還有一個特殊的職能,就是守衛地理之安全,既包括修鍊之地,也包括埋葬之地。

玄女多次出現在墓葬的地券之中,買地券,又稱地券、墓券,是古代的隨葬明器,質料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的石、玉、磚、鉛或竹木,上面刻有文字,是生者為死者在陰間買下一塊棲身之所的證明。

無極生太極,宇宙大爆炸,從無到有,大爆炸之前,沒有物質,一切物理定律皆不存在!

太極生兩儀:物質世界出現「相對」性質,宇宙中的任何物質,精神都是相對存在,包括時間空間!兩儀生四相,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

其實道門哲學是最合理解釋世界的真理!

在那宇宙之前沒有空間和時間處,人們可以談論什麼呢?

太上老君一開始就說,「道」可以用語言來解說的就不是恆常的「道」,「名」可以用語言來命名的就不是恆常的「名」。

可見道門並不和八們談論上帝,而是強調道是「無」,說道是萬物的根源,道給物質世界帶來了統一性。

道怎樣產生世界呢?

太上老君說,道效法自己的本性運動,產生萬物前先有了畜養(能量)之德;有了畜養,物才能成為物(能量的實質化);物既為物自然就有了各種形式(粒子的形成);物既成形,則形形相生(不同粒子的結合),產生了無窮無盡的萬物;這一切的形式,乃是由於一個名叫「勢」(大爆炸產生的宇宙擴張)的力量在其中操縱。

又因為「道」的不可言語,所以太上老君說天下萬物自然而生,自然而得,卻不知從何而生,因何而得。

道本是渾然一體沒有名稱,但是稱它「渾然一體」就等於給了它一個名稱,這個名稱和道的本體加起來就形成了「二」,有了一個名稱於是產生一個相對的名稱,兩個名稱和道的本體加起來就是「三」,有此類推下去,就有了人們無法理清的數目。

人只要認識根本的道理便可通達於天下了。

不同於道,萬物都會有終結的一刻,這是為什麼呢?

道門認為萬物的生成就是毀滅。萬物之所以毀滅的原因,是在區別萬物的時候,它們已經違反了道本身絕對統一的原則,而各具備獨立的形體,很自然的道門談到生了死。

生死是什麼呢?

道門認為兩者是統一的,因為「有就是無,無就是有」。從沒有形體到有形體叫做生,從有形體到沒有形體叫做死。

人之所以生是因為「氣」的積聚,氣聚便是生,氣散便是死,生死是互相循環的。

道門對每個人說:生命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給你的沖和之氣;本性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給你的自然法則。

應該怎樣看待生死呢?

真人不喜愛生也不憎惡死,不迷戀生前也不追求死後;僅僅把生死看做物的變化。

人只有安於造物者的安排,忘卻生死,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進入虛無的境界,做到天人合一。

對於如夢似幻的知識,只被極少部分人掌握,首先不需要去神話它,免得一頭霧水,也不要用物性思考去看待,免得走入誤區。

它是只是一種存在,一種未知的存在,一種久遠的超越的知識,用很平實的說法更能讓人知曉。

希望那些有靈性覺知的人能真正讀懂它並為己所用,然後能推己及人,點化和造福天下蒼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至尊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至尊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五回 大道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