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

995.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

第993章羽檄起邊亭(中)

當被委任為第一位淮南經略,同兩淮制置使的第三中郎將朱存,自江陵乘坐的特派蒸汽水輪車船,自大江放流而下而第二天;就在岸上負責傳遞消息的板臂信號塔兼電訊轉發站點當中,拿到了關於淮南方面疑似遭到大規模渡河入侵的消息。

因此在接下來的航行時間當中,他所在這艘車船再未有停靠岸邊,而由沿岸派出的各路傳令兵和軍吏,將所經各州聚集起來的補充兵和輔卒,而奉命前來歸建的將吏和屬僚,陸續安排好登船事宜而組成若干個後續船團,順流緊隨而來。

因此,在蒸汽鍋爐晝夜不停全力運轉之下的第三天正午,他就已然抵達了位於大江北岸廬州境內,三國以降歷代爭奪的古戰場的濡須口所在;然後繼續折轉北上沿着濡須水徑直駛入煙波浩渺的巢湖水域。

而這裏乃是太平軍既洞庭、鄱陽、荊江、樊城、太湖等地之後,最新也是第六大兼具招募、營訓、轉運和修造功能為一體的水師駐泊地;同時又是新開發的淮南馬場和畜圍之首。因此,朱存合肥城外上岸之後,就有當地編巡的兩團騎步士卒,成為了他的護衛力量。

然而朱存並沒有在這裏停留和休息,只是對着廣陵和山陽、定城方面派出了快馬加鞭的使者,又就地補充了車馬和用度物資之後,就馬不停蹄的沿着新拓寬和硬化過的官道,向著北面的壽州境內馳走而去了。

因此,當他抵達壽春城下的時候,出來迎接的除了當地新任命的主簿之外,赫然還有新編第十二軍的代領右郎將霍存。而作為鎮壓兩淮的唯一機動力量和預備隊的主官,霍存也帶了最新的戰況和消息說明。

好消息是,雖然是淮北境內大舉渡江來犯,但是更像是某種虛張聲勢。因此除了初期出其不意的焚毀了一些沿岸的哨壘和望塔,就再也沒有能夠打下任何一座聚眾堅守的庄圍;就連幾個重點目標的渡口水寨都沒有動搖。

因此等到清流城內的十二軍,派出援軍編練完整的六個營序,分頭北上馳援與楚州、光州兩大防戍區合流之後,就比較輕易的擊退這些潛度而來敵軍,又接着在曠野之中將其擊潰而追斬俘獲了不少。

但是同樣相應的壞消息是,包括光、壽、濠、楚四州在內,沿淮二三十里地帶內的收成是基本完蛋了。因為這些大舉漫境的敵軍,就活似人形蝗蟲一般將所過之處農作物,給吃半丟一半的禍害不成樣子,就連剛插下去的秧苗都拔出來或是踐踏爛了。

而再審問了大多數的俘虜之後,才發現這些大舉入侵的乃是蔡州軍;但與其說是成建制主動入侵的大部隊,還不如說是在饑寒交迫之下,被驅趕到淮南境內來就食的老弱病殘居多;而其中唯一比較有分量的,也就是賊帥秦宗權的五弟秦宗言了。

因為是羅括了所有能夠載人的船隻,而在沿淮的上百里河段上十多處一波流入侵的結果,再加上因為戰亂而相對地廣人稀的緣故;因此,目前尚未發現秦宗言在那一路現身,也沒有發現其所部人馬的蹤跡。

所以現在各地莊子的巡護隊還在抓捕那些,散落和隱匿於鄉野之間的「蔡賊」,一邊在各處城邑市鎮里執行戒嚴,小心防備可能來自比較大股的蔡賊襲擊和抄掠。因此,一時間兩淮用來備邊防境的兵力明顯有些不足了。

因此,到任之後還未組成自己幕僚班子的朱存,第一個命令就是由兩處水寨的舟師為掩護,派出數支武裝探報小隊,反向進入淮安北岸進行突擊偵查;一邊起身前往位於滁州清流城附近,最大一處戰俘改造/集體勞役的編管地巡視。

與此同時,他又私下派出自己跟隨多年的一名親兵,帶着不具名的手書轉到申州境內的義陽,度過唯一一條保持往來的浮橋而進入河南境內,這也是他眼下可以為自己那位做到最後一點事情了。

與此同時,已經帶兵巡視到了溵州(今河南郾城縣)郾城境內的朱老三,也剛剛下令處斬了當地的防柵使和推官在內的十多名將官。因為他們居然在蝗災瀰漫之際不思進行撲殺和補救,反倒是暗中縱兵為盜,截殺了多伙開春後過路的商旅。

只見十幾顆血粼粼的人頭排在了城牆下的木圍上,而相應的守柵團練和鄉兵,也被就地解除武裝而貶罰為苦役;一時間左右皆是噤如寒蟬而只能以心驚膽戰的眼神進行交流一二。

然而這事並沒有結束。

稍後,奉命趕來的溵州刺史和州兵馬使、左右巡防使等將官,也被失察失職、馭下無能、等各種情由好好發落了一番,其中州兵馬使李思全,更是被當眾處以脊背擊杖二十,打得血肉模糊而傷痛不起,顏面和威望盡失。

這時候,從後方轉送消息回來的寇彥卿,也終於快馬加鞭趕上了他的行駕。隨後,在郾城縣衙之中專門開闢出來的靜室內,朱老三對着應招而來的隨行謀主之一,幕屬中年紀最輕卻深得信任的都孔目官敬翔嘆聲道:

「不瞞子振,江陵的那位楚王已然私下回話了。。」

「可是彼方推脫了兒女婚事呼?留守無需為此掛懷的。。」

敬翔淡聲道:

「推脫倒是沒有推脫,只是提出的章程,卻讓我很有些為難了啊!」

朱老三卻是愈發嘆氣道,隨即他將一封寇彥卿帶回來的書信攤在案上。然而敬翔只是看了幾眼就忍不住驚聲道:

「若是盡數以此辦理,只怕是要嚴重動搖留守的根基和眼下局面了啊!」

「這也正是我的為難之處啊!如今的世道越發晦暗難明;我倒是想為大夥求個後續的出身和退路。可莫說這些人家乃是當初襄助和出力過,便就是我那些老兄弟,也未必善罷甘休吧!!」

朱老三滿臉無奈的道:

「留守明鑒,若刨去這位王上在籍此推脫的因由,或者此事可以分步緩圖之;雖有忘恩負義之嫌,但至少對於緩和改善眼下的局面亦有裨益的。。」

敬翔又仔細看了好幾遍,斟酌著字句思索了片刻,又權衡了利害之後才緩聲道:

這時候,外間突然傳來一個稟報聲:

「留守,東都急報,」

隨後,朱老三表情古怪的看着來自另一位謀臣,掌書記李振所轉送過來的消息,對着敬翔道:

「黃王留下遺詔,傳大寶於太平軍之主,令世間大齊所屬皆效同身前?你相信這般的內情么?」

「屬下以為,此事可信與否已然不要緊了;重要的是誰讓這個消息廣為流傳的,而廣大將士們又是怎麼做想的?」

敬翔意有所指的道:

「這麼說,黃巢留下的遺詔,已經在關東開始廣為流傳了么?」

而在江陵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周淮安也只能有些無奈的苦笑了起來。

嚴格說在黃巢為首的農民起義軍集團覆滅之後,真正繼承了起義軍陣營留下來大部分遺產的,也就是短暫臣屬過黃巢卻迅速跳反的蔡州秦宗權,和同樣投降了朝廷而得以在河南境內立足的朱老三而已。

然後,隨着一度佔據中原腹地二十餘州,而勢力膨脹到自行稱帝,卻因為殘民過甚而天怒人怨的秦氏集團很快退出歷史舞台;剩下五代征戰角逐的焦點,則是落在了盤踞河南腹地的朱老三和河東為根本的李鴉兒為首的,農民軍余脈與代北藩漢將領兩大武人集團之間。

其中李鴉兒雖然偏居河東一隅的勝形之地,但是擁有了塞外和河東的精兵強將,在戰場上幾乎是無往不利,勝多敗少的很有牌面;而朱老三則是佔據了中原腹地的廣大底盤和人口,堪稱是後勁十足而善於后發制人。

再加上周邊一堆旋起旋滅的地方割據勢力消漲牽扯,因此這兩家足足對戰了三、四十年,打死拼光了兩代人的明臣良將,才在第二代異軍突起的後唐庄宗李亞子手中取得決定性的成果,而開啟了四代君王、將頭更替往複的周期律。

但是在這個時空,無論是作為前浪的黃巢還是作為後浪朱老三,在義軍體系中的大部分資源和潛在的人才,都被周淮安跟在身後給順勢一路挖牆腳到北方,可以說是挖的七七八八而基本沒剩下什麼了。

因此這個時空走向窮途末路的大齊天子黃巢,對於太平軍政權在遺詔里的追認和託付,其實也就剩下來名義上的作用,乃至已然成為了可有可無的一番雞肋了,甚至是有所妨礙和負面影響的。

但是令人無奈的是,這種事情固然令人很不爽,但卻是不能公開否認和予以反駁的,不然,會引起某種意義上的額思想混亂和內部爭端的苗頭。也只能不否認也不承認的暫時做冷處理掉。

但是更糟糕的是,這份遺詔在關東地方引起的連鎖反應和後續影響,弄不好到時候太平軍想要置身事外也難了。這算是被身為便宜岳父的黃巢,在死後給坑了一把么?

PS:眼看又到月底了,再度憂鬱中。如果我的每月稿費能夠保證有千把塊的話,說不定能夠寫完域外征服和大開拓的過程把!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殘
上一章下一章

995.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