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第342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

342.第342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

第342章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

「自從冬天以來,就再沒有凍死過人么。。」

楊師古有些驚訝的反問道:只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然後又變成了某種不以為然的隱隱心情來。

因為就算是他早年在義軍當中的時候,也親眼看見過相應的情形;事實上在這種驟寒驟暖的天氣下,就連目前黃王直領的麾下,也是不免各種凍傷、凍亡的例子;更別說治下的百姓了,能夠少死上些人就也就是萬幸了。

因此,在他看來這不過是為了太平軍的面子上好看,進而稍加誇大之言而已;不過他好歹也是歷經人事沉浮的城府,斷然不會與之較真或是盤根問底的。

「千真萬確的事情。。荊州別的地方好不好說。。」

陪同的教導隊小隊長柴二娃,卻是毫不猶豫的應道:

「但在本軍的編管之下,卻是沒有了這種事情了。。若是楊先生有所存疑的話,而管頭也格外交代了;這些新舊屯庄和編管地,儘管先生去看去問好了。。歡迎先生指正個中不足之處。。」

「這。。。」

聽到這句話,楊師古卻是有些感動又有些傷心,卻是如三伏天飲冰一般的冷暖自知。然後他又起了某種執拗和格外在意的探究之心,想要知道究竟是什麼讓這虛和尚如此託大和自信,而不是出自部下的虛誇。

「那就讓我們隨便指一處較早的所在好了。。」

半天之後,楊師古就輕騎簡行的來到一處點名出來的工地之外;自從重新收復江陵城之後,在這裏已經陸陸續續進行了好幾個月的工程項目;目前已經推行到了第三期的部分了。

看起來就是按步就幫的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而依舊熱火朝天忙碌紛紛的日常景象。楊師古也沒有打算叫過當地的負責人來報告和表功些什麼,而是藉助柴二娃所提供的身份便利,專門探訪了其中幾個並不起眼的地方。

畢竟,相比冬天才變得比較乾燥涼爽的廣府之地,在這江陵大雪紛紛的冬日裏,組織勞役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若是沒有足夠的保暖和飲食供給保障,只怕是要大片大片的死人下場。

然而,他在被熏燎的發黃的火廚棚子,見到的是爐火上細細翻滾的粥湯和烤得焦黃的瓜薯,雖然不至於濃稠的能立起筷子,但也不至於清冽如水而掛得住勺子;用力攪拌起來也是穀物多過雜菜的成色。

而在穴地立板泥土填隙的統一式樣成排大窩棚當中,他至少見到了厚實的草墊和毛氈鋪蓋,還有用來過夜取暖燒水的煤爐和擺放整齊的個人飲食、洗漱器具;

雖然其中不免空氣稍顯污濁而汗臭異味橫生,但是居然沒有多少污穢存留的痕迹,看起來都被定期清理和收拾過了一般似得。

最後,就連那些只能幹些雜活的老弱病殘,看起來也是乾瘦有餘卻沒有多少虛弱和疲憊的氣勢色;身上披着的破毛氈雖然醃臟,卻也還算包裹嚴實。如果就連他們的供給都能顧及到的話,那這個大冷的冬天還真不容易會死人了。

至於在外頭的山坡上,所見到那十幾個因為意外身死的堆土和泛黃髮黑的木牌,楊師古也實在沒有臉再繼續為此讓人掘地三尺的較真下去了。

回頭的路上,柴二娃繼續為他介紹後續道。

「領軍他老人家說過了,下一步打算逐漸取消地方上的徭役征派,而按照戶等和遠近折現成相應的代役錢呢。。」

「什麼。。竟有此事。。」

楊師古不由大為驚訝了一下。身為寒門出身的前讀書人,他也是親眼看見過那些胥吏們,是如何用分派徭役的機會,將一個個還算是殷實或是小富的家門,給折騰至家破人亡而吃得滿口膏血的事例。

這或許件於民休養生息的大好事,但是楊師古卻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來,而不由疑問道:

「那日後的工役諸事又當如何辦理呢。。」

他並非是那種好高騖遠而只為一時之利所輕易打動的人;很快就想到了這太平軍的治下與義軍本陣那邊的明顯差別。相比走到哪裏一路就食到哪裏,對於治下只有粗放管制的大多數義軍部伍,太平軍所部謀求的目標無疑要高遠的多;但由此對於治下各種農田水利、河橋道路上修造和營治的要求,也是非同一般的。

然後他又搖了搖頭,自覺得自己有些過於投入這個問題,而不免要觸及到對方的忌諱所在了;剛想開口有所彌補,就見柴二娃不暇思索應道:

「當然是讓更專業的隊伍,來做這些專業領域的事情嘍。。若是人手嚴重不夠的話,最多在農閑時有償募集些丁壯來補足好了;總比差使那些沒吃過幾天飽飯,也不知道紀律和次序為何物的鄉民,更省心省事的多啊。。」

「。。。。」

這一刻,楊師古簡直有些無言以對,

「依照管頭教導過我等的話說,這涉及到性價比和最終成效的結果。。」

柴二娃卻在繼續給他解釋道。。

「直接供養和鍛鍊出幾支相對精幹而專業多能的工程營造隊伍;在具體的耗費投入上,其實還比不過過去征派徭役那種盲目粗放的一把抓,而將無數缺少技術和經驗的民壯,強行趕出家門而自備飲食、器具、驅使奔波於道途、工地之間,所造成的巨大人力勞糜和戶口損失。」

「更不用說由此在潛在的人心向背和耽誤地方農事、個人家庭生計方面,所帶來的長遠負面影響和波折啊。。總而言之繼續沿用舊有的徭役之法,就是得不償失的惡政和積弊使然了。。」

「那為何又不直接就連這代役錢也免了。。」

楊師古這話一出,就覺得自己再度孟浪和逾越了。

「當然是為了地方發展的長遠着想,凡事需要有一個接受和適應改變的過渡過程的。。」

然而,柴二娃依舊是不以為意的回答道。

「管頭可是說,毫無緣故地驟然施恩和濫恩,除了短瞬即逝的一時感激和無所適從之外,只會養成地方貪得無厭的胃口和縱容依賴成性的長期惰性;保留這些代役錢不過是革除弊政之後,兼做繼續驅策他們的手段之一而已。。」

「也是方便讓大多數人時刻有所明白,這世上沒有無故的好處和干係;既然得到了相應的便利和優待,那也必然要為此付出一些什麼,才能合力保全和守住眼前所得的這一切才是。」

「太平軍從來就不養毫無用處的懶人,更不鼓勵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碗來罵娘的忘恩負義行徑。。勿論貴庶良賤,所有的人都要自己的選擇和態度付出代價,不容許有所例外的。。」

「其實,你沒必要對我闡釋這些的,。。」

聽到這裏,楊師古不禁的嘆然道。然而,他就見對方反倒是正色起來遙遙然拱手道。

「管頭專門交代過,楊先生乃是義軍之中少有潔身自好,而初心矢志不改要圍着天下受苦人謀出路的人物,所以大可對他直言不諱,反正太平治下也並無不可坦然見人之處。。」

聽到這句話,楊師古不由得有些暗自愧漸起來;他的潔身自好只是建立在早年失去愛眷之後,早早封閉了的心如死水之上;而甚至在某些事情的態度上,他也並沒有那麼明顯的堅持過。至少在關於義軍前程的某些認知和覺悟上,甚至還不若這位太平軍的區區小校呢。

然後,楊師古再度有所更加深刻的明悟來。正因為對方軍中的上下同心一致,哪怕是這個小校也有相應的領會和決心,才能把眼下的事業共同經營的風生水起。

相比之下的大將軍府當中,雖然人人都尊奉黃王的號令而以義軍旗號行事;但是私底下卻是人心紛紛而各有主張和打算。以至於空有偌大競相投奔而來的數量,以及一次又一次擊敗官軍的大好勢頭,卻始終無法合力將某一地的局面給穩定和做大下來。

然後,他也再一次對於自己的使命和企望,產生了持續的懷疑和動搖起來;至少就算自己了解和掌握了如此之多的太平軍內情回去,又有多少機會和餘力能夠在大將軍府當中施展開來呢。

大將軍府雖然也號稱要善待百姓和愛惜黎庶,但是因為時常轉戰各地而居無常所的緣故,只偶有一些斷斷續續實行的短期舉措和作為;乃至大多數時候的施糧賑濟手段,是為了吸引和聚附更多填壕前驅的戰前權益手段。

而在太平軍這兒,他才第一次看到了為了黎庶民生之計,而進行的長遠規劃和佈局經營的手段。卻是通常情況下想要照搬過去也搬不了的存在。除非他能夠在大將軍府當中獲得更多的權柄和不遺餘力的支持,才有可能打開局面來。

一想到這一點,楊師古有重新被某種無奈的悲觀、失落情緒給填塞了心頭。這時候,一個聲音在路邊響起來。

「這位丈人,可否借你牛車稍帶一段啊。。」

楊師古定睛看去,卻是個有些鼻青臉腫的年輕漢子,身上衣衫單薄而有自由些拉扯識破的痕迹。他不由心中一動而對着駕車的柴二娃微微點頭道。

「卻不知後生將去哪裏啊。。」

「咱是從三孔村裏來,打算回河口場去的干係。。」

表情猶有些憤然和悻色的年輕漢子道。

。。。。。。。。

饒州,鄱陽城的大將軍府所在正堂。

面無表情的黃巢面前,由黃睿引進來的幾名新進義軍將領,亦在拿着幾張紙片大聲的陳情和告求道:

「這是《太平田畝綱要》的宗旨?什麼田土歸公,按需配給、所獲交半。。以勞得食、勤者多得、能者倍之、獎勵創新。。。,病給醫藥、開蒙識字、開授手藝。。?」

「豈有此理,這是虛和尚麾下號稱的事物,怎麼都傳揚到了大將軍府所在的治下了。。」

「何止傳到了啊,下邊士卒里還有信以為真被蠱惑和動心起來的,已經在紛紛相問和詢聲,大將軍府是否也有此般的好處和舉措呢。。」

「還有聽在地方上招攬人手的兄弟們說,有半路前來投奔的流民和隊伍,都聽了這風聞而折轉向西去了。。」

「這真是居心可慮啊。。莫不成時想要拆大將軍府的枱面,挖我等的跟腳了。。萬萬不能再讓如此的非論在手下繼續流傳了啊。。」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殘
上一章下一章

342.第342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