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和平大使張伯倫辭相

第四百四十七章 和平大使張伯倫辭相

早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提出了「斗一、守二」的思想,主張作戰時以三分之一的兵力為前鋒,與敵交戰;以三分之二的兵力作為後隊,待令而動。

歐洲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提出了以中等裝備的步兵擔任預備隊的思想,並在高加米拉之戰中建立並適時投入預備隊,打敗了波斯軍隊。

當年拿破崙的失敗,也是因為最後沒有預備隊了。

在關鍵的時候,多投入一個預備隊,就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現在,甘末林已經迫不及待地將所有的預備隊壓上去了,這讓英國方面的將領感覺到不安,尤其是現在說話的,是英國方面代表的最高人物,海軍大臣丘吉爾。

將嘴裏的雪茄夾在手裏,丘吉爾的眉頭是緊皺的,他向著對面的甘末林,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大戰,才剛剛開始,就要將所有的部隊都壓上去?

「現在,就是投入預備隊的最好的時機,我們已經判斷出來了德國人主攻的方向。」甘末林說道:「我們必須用一場漂亮的勝利來告訴德國人,他們不管有多少先進的坦克,都無法對我們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必須要徹底地打敗德國人!這是甘末林的判斷,此時,他對自己的判斷深信不疑。

說完,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雖然把預備隊全部壓上去了,但是我們會立刻進行國防動員,還會有後續的部隊源源不斷地組建出來,最多一個星期,我們就會再有十個整編師的預備部隊。」

現在,戰爭已經開始了,必須要進行新的戰爭動員,把退役的軍人徵召入伍,很容易再湊出一支軍隊來。

想起一戰那殘酷的絞肉機,就讓很多人的心顫抖,但是現在,他們別無選擇,二十年,剛剛新的一代青年們成長起來,他們就需要被消耗到戰場上。

要怪,就怪德國人去吧!

丘吉爾還是有疑問,但是,他還沒有提出來,一名副官,就急匆匆地走了進來,向著丘吉爾說道:「丘吉爾先生,請立刻返回倫敦。」

立刻返回倫敦?丘吉爾不由得向副官問到:「倫敦發生了什麼事?」

「張伯倫要辭職了,他提名由您來接任首相的職務。」副官的話,讓丘吉爾一愣,跟着又是一喜。

阿瑟-尼維爾-張伯倫,他是英國30年代綏靖政策的代表人物。

1869年出生,現在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了。

經歷過一戰的人,都再也不想經歷一場戰爭了,和平的呼喚,是在歐洲上空迴響的,在這種情況下,出任首相的張伯倫,對德國和意大利作了一系列讓步,想藉此換取歐洲的和平。

他所執行的政策被後人稱為「綏靖政策」。

德國挺進蘇台德,出兵侵佔奧地利,隨後又陳兵捷克邊境。張伯倫在下院發表演說譴責德國的侵略行為,但無具體的行動。

當德國侵佔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國開始採取措施加強防禦,張伯倫宣佈給予波蘭軍事保障。

但是,當波蘭被德國入侵后,英國雖然對德國宣戰,卻沒有任何的戰爭行動。

張伯倫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歐洲的和平,不希望英國進入戰爭狀態,再死一代青年人,英國已經怕了。

其實,張伯倫的這些行為,都是受到英國人的歡迎的,當年慕尼黑協議簽訂后,老邁的張伯倫坐着飛機,返回英國,在機場,張伯倫受到的歡迎是空前的。

他給英國帶來了和平!

但是,隨着時局的改變,張伯倫終於被英國人放棄了。

當德國轟炸了英國海軍基地的時候,英國上下一片嘩然,他們對此感覺到無比憤慨。

面對着德國的襲擊,張伯倫做出了一些決定,比如轟炸利比亞油田等等,但是,這些都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而德國的全面戰爭,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你們在這裏坐的時間太長了,沒有干出任何好事,走吧,讓我們以上帝的名義告訴你們,滾!」在國會,一名議員在發言中引用了克倫威爾解散議會時的宣言,他揮舞著自己的拳頭,無比的憤怒。

他似乎忘記了,當慕尼黑協議簽訂的時候,他也是揮舞著這支胳膊支持的。

「必須要對政府進行不信任動議投票,立刻,馬上!」另一名議員大聲地說道:「看看我們的政府吧,這些年,都幹了什麼好事!」

德國對法國本土的進攻,讓英國的這些政治家們,都認識到了張伯倫一直以來執行的政策是錯誤的,綏靖,讓德國一點點地強大,現在,德國已經開始真正地威脅英法了!

其實,從後世的角度去評價,三十年代張伯倫做出的一切綏靖,是符合當時那個時代的情況的,不管誰坐到那個位置上,都得那麼做。

丘吉爾倒是強硬的,但是,在當時,誰支持過丘吉爾?當丘吉爾釋放德國威脅的言論的時候,丘吉爾遭到的是一片的斥責聲。

「丘胖子,趕緊滾蛋,離開議會!」曾經有議員直接這樣罵過丘吉爾,說大家不愛聽的話,做大家不喜歡的人,就是這樣的下場。

丘吉爾的戰爭論調,沒有受到任何人的支持,反而丘吉爾被趕出了政府。

當戰爭起來的時候,英國人才突然意識到了丘吉爾是正確的,趕緊把強硬的丘吉爾請回來,擔任他們的首相。

而現在,進行的就是這個過程。

對張伯倫政府的不信任動議投票,幾乎在十幾分鐘之後就召開了,幾十名原本支持政府的議員投了反對票,站在一旁的張伯倫很清楚,自己也該下台了。

雖然張伯倫有意繼續留任至新一輪的危機完結,在這個危機的關頭,他想要力挽狂瀾,為他的政治生涯劃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是,他還是不得不向國王遞交辭呈,正式推薦丘吉爾繼任英國首相。

在這種時候,幾年前就喋喋不休地預言德國的野心的丘吉爾,終於是眾望所歸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第三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第三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七章 和平大使張伯倫辭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