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第349章 348【書生】

349.第349章 348【書生】

上海,法租界。

劉半農穿着件厚棉襖,站在一棟小洋樓前來回走動,不停地搓手呵氣以抵禦寒冷。

「嘎!」

沉重的鐵門打開,傭人對他說道:「劉先生快請進!」

「有勞。」劉半農對傭人點頭示意。

穿過花園來到客廳,蔡元培起身相迎:「壽彭兄,別來無恙?」

「還好,就是冷得慌,跑你這兒來烤爐子。」劉半農開了個小玩笑,他是從北平趕來的。

蔡元培親自給劉半農沖了杯熱茶,笑問:「見到愛因斯坦先生了吧?」

劉半農說:「見了,愛翁為人幽默風趣,完全沒有大師的架子。」

「平易近人才是真大師。」蔡元培道。

劉半農捧著茶杯取暖道:「我聽人說啊,北平研究院的物理研究所,好像要聘請愛翁做名譽會員。」

「愛因斯坦先生答應了?」蔡元培驚問道。

「似乎是答應了。」劉半農說。

蔡元培心裏頗不是滋味,他跟李石曾同時籌建國立研究院,中央研究院這邊不論是地址、器材、人員、經費都比較充足,遠遠超過李石曾的北平研究院。北研院的物理研究所表面上已經成立,但實際工作進展緩慢,無非缺錢缺人而已。

可現在愛因斯坦答應做北研院物理所的榮譽會員,瞬間就把中研院的物理所比下去,恐怕會有很多年輕物理學家踴躍加入。

劉半農眨眼慫恿道:「孑民兄,不如跟我去一趟北平,跟愛翁提前聊聊?」

「你又來賺我,」蔡元培好笑道,「北大校長我是不會去做的,周明誠就不錯,你們可以去找他。」

劉半農嘆氣道:「他也不願意啊,說什麼要等中央政府任命。」

北大的爛攤子還沒有解決,去年北大學生通電全國復校,把李石曾都趕跑了,到目前為止,北大校長的位子依然空缺著。

李書華雖然暫時代理校長之職,但好多師生都不認可。而且李書華沒能力向教育部要錢,北大那些教授的薪水已經又欠了大半年。

大部分學生希望周赫煊回去做校長,但老師們卻考慮得更多。

周赫煊雖然有名氣,但在教育部沒啥人脈,很難弄到急需的教育經費。於是劉半農就做為北大代表,多次與蔡元培通信,想要請回蔡元培做校長,這樣大家的薪水才有保證。

這新學期都已經開學了,北大既沒有校長,也沒有資金,可以說是度日如年。

老師們能不急嗎?

「壽彭兄,務須再勸。我這邊中央研究院草創,事務繁忙走不開,沒有精力做北大校長。」蔡元培一口拒絕。如今北平局勢複雜,一幫子地方軍閥聯合反蔣,蔡元培才不會去蹚渾水。

劉半農苦勸道:「孑民兄,只要你掛個校長的名頭即可,日常校務我們會自行處理。」

「那就是尸位素餐,」蔡元培道,「北大校長職務,還是讓有德者居之吧。」

「真不再考慮考慮?」劉半農問。

蔡元培態度堅決的搖頭。

「唉!」

劉半農一聲嘆息,他起身說:「告辭!」

蔡元培連忙挽留:「壽彭兄從北平遠道而來,留下多住幾日吧。」

「我哪還有臉在上海遊玩?北大師生等着我回去復命呢!」劉半農多少帶着些憤懣情緒,他覺得蔡元培太不念舊情,太不給面子了。

蔡元培把劉半農送出大門,才返回書房繼續看報紙。

如今每天的報紙,都有關於愛因斯坦的新聞,而且還連帶着報道李石曾。這讓李石曾在教育界、文化界威望大增,北平研究院也把中央研究院的風頭蓋過,蔡元培只能在上海乾着急。

留法派和留英美派剛剛產生矛盾時,做為兩派的領袖,李石曾和蔡元培的私交並未受影響。可隨着矛盾的擴大和激化,兩人不可避免的對立起來,已經有一年多沒聯繫過了。

上次在南京開會,蔡元培、李石曾見面也沒啥好說的,只各自點頭打了個招呼。

兩人心中都憋著氣,攢足了勁籌建研究院,想通過學術研究上的成績壓過對方。這種競爭有好有壞,壞處在於南北兩大國立研究院很少有交流,造成許多重複性的研究經費投入,大大浪費了人力和財力;而好處也顯而易見,互相之間都努力做研究,不斷聘請有實力的學者加入,而且還積極尋求與英美法等國進行交流學習。

可以說,新中國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學術基礎,就是在李石曾和蔡元培的競爭中打下的。兩所研究院的會員和院士,幾乎囊括了新中國所有的頂尖科研人才。

蔡元培咬牙想道:等愛因斯坦來上海,一定要請他做中研院物理所的榮譽院士!

……

北平火車站。

嚴濟慈比歷史上整整提前一年回國,去年蔡元培、李石曾都在邀請他,這讓嚴濟慈左右為難,不知道該答應誰才好。

嚴濟慈不勝其擾,乾脆躲到法國去搞研究。結果李石曾硬生生追去法國,三天兩頭拜訪,嚶嚶嗡嗡跟唐僧一樣,把嚴濟慈的腦袋都聽炸了。

聽說李石曾把愛因斯坦也請到了中國訪問,嚴濟慈終於動心,收拾細軟跑回來做北研院的物理所所長。

歸根結底,嚴濟慈是留法派的人,到了北平研究院更容易展開工作。如果去中央研究院,周圍同事全是留英美派,估計平時會生出各種矛盾。

「濟慈,可算把你盼回來了!」李書華負責到車站迎接。他現在是北平研究院副院長,兼任物理研究所所長,但事情太忙根本顧不過來。

「李先生。」嚴濟慈恭敬問候道。

嚴濟慈名氣雖大,科研能力也強,但他畢竟太年輕,年齡甚至不到30歲,在李書華面前他屬於後進學弟。

李書華笑道:「住處都給你安排好了,把行李放下,咱們就去清華見愛因斯坦先生。」

「也好。」嚴濟慈也想早點見見愛因斯坦。

兩人坐着黃包車,先去了一趟北平研究院的宿舍,接着直奔清華園而去。

周赫煊、李石曾、愛因斯坦、柯布西耶等人,正在清華園的花園裏,與清華教授們一起賞花論道。

嚴濟慈一到場,李石曾立即高興笑道:「濟慈,你終於來了,後天物理研究所正式開張!」

周赫煊連忙起身握手,嚴濟慈雖然比他的年齡還小,但這位大師必須給予尊重啊。

嚴濟慈是誰?

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開創人之一,北研院鐳射所(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前身)的實際籌建者。

在北平淪陷后,嚴濟慈把北研院物理所遷到昆明,將郊外的一座破廟做為物理研究所的辦公地點。他在這座破廟裏,對全體研究員說:「現在是戰時,侵略者破壞了我們從事科學研究的條件,每一個愛國的中國人都不能袖手旁觀了。鑒於戰時大後方物資缺乏,並且急需軍用通訊工具和醫療器械,我決定,帶領大家動手研製壓電水晶振蕩器、顯微鏡和各種光學儀器。」

抗戰時,中國的科研人員,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工作,甚至連最基本的顯微鏡都是他們手工製作的。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宜賓李庄(中央研究院地址),一大群科學家和文化學者,餓著肚子、頂着轟炸搞學術研究。林徽因病得躺在床上大口咳血,依舊堅持編撰著《中國建築史》。

不去討論什麼政治黑暗,也不去管什麼派系鬥爭。這些可敬的科學家和文化學者們,才是中華民族真正的脊樑,他們的嘔心瀝血為中國崛起貢獻了巨大力量。

就像嚴濟慈在接受法國《里昂進步報》採訪時說:「中國人民的抗戰是正義的事業,不管戰爭要持續多久,情況有多麼險惡,最後勝利必將屬於中國人民。我將和四萬萬同胞共赴國難。我雖一介書生,不能到前方出力,但我要和千千萬萬中國的讀書人一起,為神聖的抗戰奉獻綿薄之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民國之文豪崛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民國之文豪崛起
上一章下一章

349.第349章 348【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