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第312章 311【步步錯】

312.第312章 311【步步錯】

事實上,中國收回中東路,確實有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那就是蘇俄剛成立時的1919年。

列寧為了取得中國的認可和支持,表示願意放棄沙俄時期在中國攫取的所有權益。到1920年,蘇聯發表「第二次對華宣言」,重申了第一次宣言的各項原則,並提出和中國共管中東路的意向。

然而當時的蘇聯屬於洪水猛獸,北洋政府害怕和蘇聯建交后,會得罪英法美等列強,對蘇聯釋放的兩次「好意」不予理會。

那個時候張作霖的實力也不夠,對外忙着跟段祺瑞中央玩陰謀詭計,對內忙着收攏東三省大權。他要是能騰出手的話,直接武力收復中東路即可,多半還會得到列寧的讚賞。因為當時駐守中東路的俄軍和職員,都是沙俄殘餘,在蘇聯政府眼中屬於「白匪」。

僅僅在「第二次對華宣言」的一年後,蘇聯大致平定國內混亂,第三次派人來華。這時北洋政府又慫了,迫於壓力只能跟蘇聯建交,可列寧當初許下的承諾卻翻臉不認賬了。

白白浪費了大好良機!

蘇聯在中東路的控制權,除了鐵路外,還有電報、電話、礦山、圖書館、天文台、學校等。

年初的時候,張學良下令收回中東路電話權,蘇聯其實是默認的,只是要求償還數百萬的電話安裝費。

甚至在兩個月前,常凱申為了對付馮玉祥,害怕張學良和馮玉祥聯手,故意密電張學良,稱:馮玉祥組織護黨救國軍叛亂,與蘇聯駐哈爾濱領事有關,意圖把東北徹底赤化。

如此低級的挑撥離間之計,張學良居然信了,或者說不敢不信,因為蘇聯在東北確實有各種小動作。

張學良順勢搜查蘇聯駐哈爾濱領事館,並把總領事都抓走,一共抓捕蘇聯各類官員、職員39人。

蘇聯其實不想跟東北軍打仗,因為其國內正在實施一五計劃,缺錢缺糧打不起。面對張學良如此挑釁,蘇聯承諾,只要張學良釋放被捕人員,蘇方願意交還中東鐵路局的部分許可權。

換做張作霖,早特么樂顛顛答應了!

或許正是蘇聯釋放出的善意,被張學良認為是軟弱表現,更加堅信蘇聯外強中乾。他不願一步步收回中東路,而是打算一勞永逸,只要這事做成,不僅能夠立威固權,還能緩解東北財政危機,更能交好南京政府和歐美列強。

北戴河,張學良借住在朱家別墅。

7月10號那天,中東路事件就爆發了,東北軍強行收回中東路的各種企業。

此時已經是7月19號,雙方衝突雖然持續一周有餘,但並未真正發生交火。蘇聯只是派軍隊拆毀關鍵路橋設施,阻止東北軍的進攻速度,為蘇聯調派援軍爭取時間。

張學良正在花園裏乘涼,副官朱光沐拿着電報紙匆匆而來:「司令,瀋陽急電,讓你速速返回!」

「什麼事?」張學良問。

朱光沐表情嚴肅地說:「蘇聯因為中東路事件,宣佈與中國斷交了!」

張學良蹭的站起來:「弄得竟如此嚴重?」

好嘛,張學良還抱着僥倖心理呢,以為蘇聯真的外強中乾不敢打仗。

張學良接過電報一看,厲聲怒罵道:「常凱申王八蛋!」

電報上說,蘇聯早在兩天前,就已經宣佈與中國斷交了,而這個消息他們是通過在東京的情報人員得知……

簡直笑死人。

如此大事,南京政府居然不通知張學良,還需要從日本人那裏獲知消息。

常凱申這手玩得夠陰險,鐵了心要讓張學良跟蘇聯死磕,他才好抽出空來收拾馮玉祥和閻錫山。

張學良在心裏把常凱申詛咒了一萬遍,強忍着怒火說:「準備回瀋陽!」

就在此時,副官胡若愚來稟報:「司令,周先生派人來送信了。」

「讓他過來。」張學良道。

孫永浩被副官領到花園,遞上一個厚厚的信封說:「張司令,先生讓我轉告你,做大事切忌優柔寡斷。」

張學良接過信,點頭道:「你回去告訴他,我會仔細考慮的。」

副官送走孫永浩,張學良開始讀周赫煊的信,這封信足足厚達12頁。

在這封長信里,周赫煊詳細闡述了蘇聯國內的情況,又對比了雙方的力量差距,同時列出各自的優點和隱患。

最後,周赫煊給張學良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事情還有緩和餘地,馬上釋放被捕的蘇聯人員,並利用手中掌握的中東路企業進行和平談判。以蘇聯國內的情況來看,對方也是不想打仗的,拿出誠意必然談判成功。

第二,如果不願談判。那麼務必行動迅速,爭取在蘇聯援軍抵達前,就把戰事給穩定下來,不可一拖再拖,給敵人可趁之機。只要掌握了戰場主動,把守有利地形,蘇聯絕對拖不起。因為蘇聯缺錢打仗,並且要防備歐洲,加上遠東路途遙遠,蘇聯無法長期維持大軍消耗。屆時對方自然會妥協,一切都可以在休戰談判桌上解決。

歷史上,張學良武力收回中東路,卻完全沒準備後手。

前線要求增兵,張學良卻不願跟蘇聯開戰,以沒錢為借口拒絕出兵。直到蘇聯的「特別遠東軍」都集結完畢,並且開赴到東北了,他才發現不打不行,慌慌張張地發佈對蘇作戰動員令,結果白白失去先機。

張學良讀完周赫煊的信,優柔寡斷的性格又冒出來了。他覺得蘇聯已經宣佈和中國斷交,和談是萬萬不可能成功的,若想和談,東北就必須做出讓步,此舉將令他威望大失,鎮不住手下的那些好戰軍人。

但真要和蘇聯打仗,張學良又不願意。因為東北如今財政困難,一仗打下來,不管勝負都將損失慘重,三五年之內是別想恢復的。

張學良完全無法做出決斷,甚至開始後悔不聽周赫煊的勸阻,在衝動之下武力收回中東路。

就在這種患得患失的狀態下,張學良乘坐專列返回瀋陽,召集手下軍政和外交人員開會。

東北軍如今少壯派正得勢,大部分都叫囂著要打仗,因為只有打仗他們才能陞官發財。政務官員則不願打,說是東北百廢待興,財政捉襟見肘,根本就沒那麼多銀子開戰。

外交人員莫衷一是,有的說該和談,有的說找英美列強調停,還有的說蘇聯人不足為懼。

整個會議現場吵成一鍋粥,張學良聽得頭都炸了,思緒比沒開會之前還亂。

最終,張學良決定採用周赫煊的建議,一邊派出使團找蘇聯和談,一邊讓前線加強防禦,並調撥增援了一個主力軍團。

若是周赫煊知道了張學良的舉措,估計會氣得吐血。

周赫煊的建議根本就不是這樣啊,他讓張學良選擇,要麼拿出誠意和談,要麼集中全力雷霆一擊。

而張學良在幹嘛?

他一不釋放被捕的蘇聯人員,二不歸還中東路的企業,只想着蘇聯退讓,然後趁機收回部分中東路權利。

蘇聯都已經宣佈斷交,並且派遣大軍了,這種毫無誠意的談判他們會接受?這根本就不是談判,而是對蘇聯的侮辱!

而在軍事方面呢,張學良完全不做打大仗的準備,也不敢主動進攻掌握先機,只是被動的添油防禦。

這次談判不但不會成功,反而會讓蘇聯增兵的時間更加充裕。而本土作戰的東北軍,反而毫無準備,還寄希望於蘇聯人退讓。

終於在七月底,蘇軍的第一支援軍抵達中蘇邊境,並越界陸續佔領各處交通要道。而東北軍甚至不敢接敵作戰,因為上級沒有發出戰鬥指令。

到八月中旬,蘇軍佔領了鷗浦縣城。

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中,縣城被占意味着丟城失地,也意味着戰爭不可避免。

張學良終於下達對蘇作戰動員令,派兵6萬增防國境。

還打個屁啊!

邊境各處交通要道都被蘇聯佔了,人家的大部隊也已經增援過來,你現在才想着發佈戰鬥動員令?

最扯淡的是,中東鐵路雖然被張學良武力收回,但職工卻以蘇聯人為主。

現在兩國交戰,蘇聯鐵路工人直接玩罷工,導致東北軍增援部隊無法準時抵達,這特么叫本土作戰?

常凱申還跑出來煽風點火,以中國國民政府名義,發表對蘇聯交戰的宣言,導致戰事從地區衝突升級為國戰。

直至9月初,蘇軍在東北已經集結8萬軍隊。

等增援部隊到齊后,蘇方談判人員宣佈和談破裂,認為東北方面毫無談判誠意,決定對東北軍發起致命性攻擊。

而在此之前,張學良只敢增兵,不敢主動出擊越境蘇軍,以至於越來越多的軍事要道和據點被白白搶佔。

激烈戰鬥終於打響,蘇聯出動了海陸空軍,中蘇海軍甚至爆發海戰。

強大的艦隊、兇悍的騎兵,還有數量龐大的飛機、坦克和火炮,張學良終於領略到什麼叫大蘇聯紅軍。

整個10月,東北軍被打得連連敗退。

張學良再次翻出周赫煊的那封長信,忍不住有種想要落淚的衝動,他寫信給周赫煊道:「未聽賢弟之言,悔之晚矣……」

張學良還想問周赫煊如何補救,卻被天津那邊的張樂怡回信告知,周赫煊已經坐船前往美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民國之文豪崛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民國之文豪崛起
上一章下一章

312.第312章 311【步步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