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的野心

適度的野心

在組建管理團隊時,大多數新創業的公司都傾向於把智商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然而,一支智商出眾但野心過盛的團隊卻不會對公司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前文中已說過,招聘人員時,一定要留意對方的野心指數是否合宜。在過去幾年裏,人們對我的這一觀點各執一詞。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只有當資深主管們把集體成就放在個人成就之上,從全局角度而非個人角度來考慮問題時,這個公司才有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沒有哪個老闆制定的員工獎勵機制是無懈可擊的,而且,諸如升職和職權歸屬之類的激勵措施也不屬於獎金髮放和其他久經檢驗的管理工具的範疇。在以公平、公正為基礎的獎賞體系中,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就意味着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就像我在Opsware的銷售主管馬克克蘭尼所說的:零的1%還是零。

主管的野心指數應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這是維繫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前提。如果一個主管對於個人前程的關注超過了對公司業績的關心,那他手下的員工一定會想:我幹嗎要加班加點地為這傢伙賣命?最能激發員工積極性的做法莫過於讓他們懷揣使命感去工作,讓他們相信這份崇高的使命值得他們把個人抱負暫放一邊。所以說,能將理想抱負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的主管比那些野心勃勃的傢伙更有價值。為方便大家詳細了解野心過大的危害,我強烈建議大家讀一讀蘇斯博士所著的管理學經典《烏龜大王亞特爾》。

鑒別適度的野心

與識別其他複雜的個性特質一樣,我們很難在面試中鑒定一個人的野心指數高低。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以下經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看問題的視角。在面試候選者時,你可以留意他們在這方面的一些微小差別,看看他們在考慮問題時究竟是以我為出發點,還是以團隊為出發點。

以我為出發點的人往往會這樣描述剛剛離職的上一家公司:在我的上一家公司,我玩兒的是電子商務。我覺得那份工作豐富了我的閱歷。請注意,用我的來指涉公司恐怕會讓公司的其他成員直呼不,甚至還會惹惱他們。而且,野心適度的人不會用玩兒這個字眼來描述他與團隊其他成員共同取得的成績。另外,以我為出發點的人會覺得用豐富了我的閱歷這樣的字眼再自然不過,而以團隊為出發點的人則會覺得這樣的表述很不地道,因為這無疑傳遞出一個信息:這個人心裏只有個人目標,缺乏團隊意識。

相反,以團隊為出發點來考慮問題的人說話時很少使用我,哪怕是在談論其個人成就。在面試中,他們總會把功勞推到從前的合作夥伴身上。相對於工作待遇和職業發展,他們更關心這家公司的實力。如被問及為何離開上一家公司,他們往往會把責任歸咎於自身,檢討自己判斷力不佳而做出的錯誤決策。

我在招聘Opsware全球銷售主管一職時,就是使用以上方法鑒別出了最佳人選。由於這個崗位涉及銷售,所以候選人是否有全局意識、是否能將公司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就成為我考量他們的一條重要標準。其原因有很多:

銷售工作的獎勵力度大,如果沒有得力的領導者,各方關係將很難得到平衡。

銷售部門是一個企業面向外界的窗口,如果這支隊伍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公司將後患無窮。

在高科技企業,銷售部是弄虛作假的源頭,因為銷售主管極易為了實現局部業績最優化而說出不實之詞。

整個面試過程中,我們接待了許多自以為是的應聘者。他們介紹了自己拿下大單業務、實現宏偉目標、為公司創造輝煌業績的光榮歷史。無一例外的是,這些人誇耀自己的豐功偉績時滔滔不絕,但在細數這些業績背後的細枝末節時卻吞吞吐吐。在之後的資格審查中,我們從當年與他共事過的人那裏聽到的是全然不同的版本。

而當馬克克蘭尼坐在我面前時,我卻很難聽到他談論自己的光榮歷史。說實話,其他面試官覺得克蘭尼有些自高自大,在回答某些問題時的那種生硬態度甚至還讓他們相當惱火。其中有一人不滿地說:本,聽咱們在耐克公司的聯絡員說,是這傢伙讓耐克公司的產品銷量從100萬增加到500萬,可他本人卻隻字不提。的確,在面試中,他只願意回顧過去公司的業績,不厭其煩地描述他所在的團隊如何在競爭中找出自己的軟肋,以及他如何與另一位主管聯手來推廣產品。此外,他還聊起自己如何與耐克公司的CEO協同改進銷售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方式。

此前,克蘭尼已經從我們頭號競爭對手的銷售代表那裏了解到了他們的業務範圍。所以,當我們的談話內容轉向Opsware時,克蘭尼不留情面地質問我如何與對方競爭,如何進軍我們未曾涉足的領域。他希望了解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優勢和弱點,也想知道我們的下一步發展規劃是什麼。直至談話接近尾聲,我們才說起了薪酬和職位等具體事宜,他期望能按勞取酬,而不是靠玩弄權術獲得利益。很顯然,克蘭尼關注的是團隊這個整體。

克蘭尼在Opsware擔任銷售主管期間,公司產品的銷量增加了10多倍,市場資本額增加了20倍。更重要的是,銷售部門的顧客主動流失率相當低,因為他們一直都能得到最公平、最誠信的服務。我們的法律事務部和財務部的人常說,克蘭尼就像公司的堅實鎧甲,保護著大家一路向前。

小結

個別員工私心重也許沒什麼太大危害,但如果你把公司的重要部門交給那些野心家來打理,公司就會危機重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創業維艱·如何完成比難更難的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傳記紀實 創業維艱·如何完成比難更難的事
上一章下一章

適度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