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棄遼

第437章 棄遼

龍武元年,三月初,一個驚人的消息從關外傳入京師,吳三桂、祖大壽起兵叛亂。【】更讓他驚心的是,吳三桂和祖大壽起兵旗號是清君側誅j佞保少主殺劉鈞,他們高舉清君側的大旗,率原錦州與廣寧兩鎮兵馬皆反,聚集十萬反軍,還向滿清借兵五萬。

「大凌河失守,叛軍已經殺過來了!」

京師之中,人心惶惶。

左良玉的急報一入京,消息先送入了樞密院。樞密使范景文連忙通知了兵部尚書陳新甲,然後一起向內閣稟報。

吳甡與劉宗周聽到這消息后,都是一臉沉重。

「立即召開軍機處會議,去請陛下與郡王!」吳甡向屬吏喊道。

「是。」一名老吏額頭冒着汗,急匆匆離開。

軍機處。

劉鈞從總督衙門趕來的時候,軍機處其它成員都到了,連皇帝都一臉肅然的坐在那裏。

見到劉鈞進來,朱慈烺忙站了起來,「皇兄,吳三桂、祖大壽反了,清虜也趁火打劫,大凌河城已經失守了。」

年輕的皇帝對於軍事不太懂,可心裏還是覺得吳三桂祖大壽的關寧軍很厲害,畢竟先皇之時朝廷主要就靠着關寧軍守着遼西,抵禦清軍了。而且吳三桂他們兵馬的數字也不少,十五萬兵馬,十萬關軍鐵騎加五萬八旗勁旅,確實讓小皇帝心中擔憂不已。

「陛下,區區小丑跳梁而已,不足為懼。」劉鈞先行了一禮,然後說道。他打量了一眼眾人,發現兵部總後勤司長吳襄並不在列,倒是原關外提督秦良玉在座。

朱慈烺發現了劉鈞的目光,忙道,「朕已經將吳襄關入詔獄了。」

劉鈞知道吳襄並沒反意,但奈何他兒子和大舅子都反了,皇帝豈還能留他。不過他也沒打算替吳襄說話。「既然如此,臣提議就由秦夫人先接任總後勤司長一職。」

「准。」朱慈烺這個時候不願意理會這些小事,他擔心的是十五萬關外的聯軍。「皇兄,你可有退敵之策?」

吳甡和劉宗周也一齊望向劉鈞。

朝廷剛完成了好幾輪裁撤兵馬。結果裁著裁著就出事了,吳三桂和祖大壽的反叛,從某些方面來說,也與兩鎮被裁有關。

「水來土淹,兵來將擋。臣以為。並不用過於擔憂,吳逆這時叛亂,根本跳不了多高。」

吳甡見劉鈞一副處事不驚的樣子,有些不滿。

「叛軍都已經攻破大凌河城了,現在都已經快打到錦州城下了,左良玉請求朝廷立即出兵救援。我們必須趁叛軍還沒拿下錦州前,立即調兵增援錦州。』

「增援錦州?」劉鈞搖了搖頭。

在劉鈞看來,增援錦州毫無必要。打仗,並不一定要寸土不讓的爭奪。

「難不成郡王打算放棄錦州?」吳甡反問。

「正有此意。」劉鈞回道,他這話一出。整個軍機處一眾大臣們都齊齊驚呼。在他們的觀念里,遼西之地,每一寸都是祖宗之地,當然不可輕棄。還沒打,就棄守,這不是懦弱怯敵嗎。

「陛下,諸位,請聽我一言。」劉鈞不理會他們的驚訝,而是徑自走到廳中的大沙盤前。

他拿起一支長桿,在這副關外的沙盤上圈了幾下。

「諸位請看。上次議和之後,朝廷拿回了遼西大多數失地,除了遼河西岸沿岸的部份地方,其餘的松錦義州廣寧大凌河等。都盡為收復。不過遼西打了這麼多年仗,自天啟到如今,反覆爭奪,遼西之地,尤其是錦州廣寧一帶,更是曾數次落入東虜之手。那些城池鄉堡。百姓軍戶,不是撤入了寧遠,就是早被韃虜擄走為奴。」

「整個遼西,也就是寧遠一帶還有百萬百姓,而在寧遠以東,除了幾座軍堡,和一些駐軍,加上少量商人,其實並沒有幾個百姓。那裏也沒有產出,雖有屯田,產出卻不夠供應軍需。」

吳甡卻根本聽不進去。

「就算遼西一個人也沒有,那也是大明疆土,是祖宗之地,不可棄守一寸。」

「吳閣老請先聽我把話說完,我沒有說要放棄。但在軍事上,用兵打仗,並非要寸土不讓的防守。我們可以按照戰略形勢,靈活c作。能進能退,可攻可守,這才有選擇的餘地。」劉鈞指了指遼西北面的那片地區。

「這是大凌河中上游流域,夾在群山之中,以前這些河谷地向來是漢人控制區域。在遼西沿海走廊未開發之前,這才是河北通往遼東的通道。但我朝後來只經營遼西沿海走廊一線,北面這些河谷地帶和山區,反而盡為蒙古人所佔。朝廷早年還沿着沿海走廊北面的山腳,修了一條長長的長城,一直通到鴨綠江。」

當初這條長城曾經為抵禦蒙古人立下不少功勞,但後來和蒙古人議和,展開貿易之後,燕山北的蒙古人,反而成為了明朝對付后金的盟友助力。

也正因為如此,朝廷當初才大力經營遼西一線。

可後來滿清征服了江南蒙古人,明朝的戰略佈局立即出現了大問題,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原本燕山北,遼西走廊北面的這些地區,從明軍的防禦帶,轉成了清軍的控制區。

清軍輕易的就繞開了明軍苦心經營的遼西關寧錦防線,繞過了重兵雲集,堡壘群密佈的遼西走廊,穿過蒙古人控制的燕北地區,直接就到達了明朝防禦力薄弱的薊北長城防線。

薊北長城防線相比起遼西關寧錦防線,那就跟個篩子一樣,到處都是孔道。

清軍的數次破口入關,都是在薊北一帶的長城關口中上突入進來的,沒有一次是從遼西走廊通過山海關進來的。

甚至好幾次乾脆繞到張家口宣府那邊,進入山西的大同盆地,然後再順着桑乾河從昌平殺進北京城下。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就是明朝的僵化,不加強y山燕山一線的橫行防禦,卻在燕北的蒙古人都被清軍征服的情況下,繼續搞關寧錦這條突出的縱向防禦,這不是腦袋被門夾了?

可惜。滿朝文武,就是一直堅持着這種愚蠢的戰略,不斷的加強關寧錦,讓清軍一次又一次的輕易的繞過。從燕北長城一線破口入關。

這裏面,其實與遼西關寧軍的強大有關,當時朝廷僅剩下這樣一支能戰的兵,這些人的話語權很重,他們不肯放棄遼西。那麼朝廷就算想更改戰略部署也難。

不過劉鈞可不是他們。

當他入京之後,就立即開始調整京畿的防禦了。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其實劉鈞已經把要做的都做好了。

從寧遠到山海關,再到密雲再到昌平,甚至到宣府、大同,這條北方的長城防線,早已經被層層加固過了。

現在守衛在這條防線上的,基本上都是楚軍。他們有充足的訓練,精良的裝備。先進的火器,加上充足的糧餉,豐富的經驗,使得劉鈞有足夠的自信本錢,完全不怕吳三桂會反。

這也是當初劉鈞明知道跟吳三桂硬剛,極可能會*反吳三桂,甚至會讓吳三桂倒向清軍一方,他也絲毫不懼的底氣所在。

「陛下,從大同到宣府再到昌平、密雲、薊鎮、山海關、寧遠,甚至到天津、旅順、登萊、鎮江。這數千里之地,我們有一條鋼鐵防線,佈置著超過三十個協的精銳兵馬。這都是完成了整編,完成了換裝。有着充足糧餉的新軍。」

「在這條防線上,我們已經修築了大量的炮台,堡壘,裝備了數百門火炮。叛軍敢來,那是自尋死路。」

吳甡見得不劉鈞這副態度,「既然我們有如此強大的軍力。那更不應當放棄遼西,這個時候應當立即集結兵馬前往關外平定叛亂。」

劉鈞冷哼了一聲,都不想跟吳甡這種人說下去了。

「皇兄,我們難道不能出兵遼西平亂么?」朱慈烺問。

「當然可以,但那樣做,並非上上之策。一來我們需要時間動員,二來會增加後勤負擔,第三,放棄這條堅固的防線,捨棄那些炮台火炮,這是棄已之長。而相反,如果我們暫時放棄錦州等地,把兵馬撤退緊靠着山海關的寧遠。」

「那麼一來我們各鎮兵馬靠的更近,互相能支援,二來我們的補給線更短。而反賊呢,就算他們拿下寧遠之外的遼西之地,那也沒有什麼用,那裏一無糧食二無人口,他們佔據那裏,什麼也得不到。相反,他們只能繼續進攻我們堅固的防線。他們的補給線會拉的很長,很長。最重要的,這近千里的距離,會讓他們與遼東後方的脫節。」

劉鈞在遼西點了幾下。

「這可是漫長的距離,當他們一路從遼河趕到我們的寧遠城下,或者我們的燕北長城下時,他們將面臨着嚴重的後勤補給問題。同時,他們將與後方拉開長長的距離,嚴重脫節。」

「到那時,我們完全可以守着我們的防線不出,就能把清軍耗死。等再過個把月,海上的冰都化了,那個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在遼東發起反攻。就如前年那次一樣,當清軍殺入遼西之時,我們從遼東北上,直搗他們的老巢。清軍如果回防,我們可以半路攔截,也可以再撤兵,到時清軍只能疲於奔命。」

劉宗周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反賊有十五萬人馬,我們的防線真的能擋住他們嗎?」

「當然能。」劉鈞堅定的道。「而且若是擋不住他們,那我們更應當收縮防禦,而不是千里救援錦州,跟賊軍在遼西交戰。當然,我可以在這裏很鄭重的向大家承諾,別說十五萬反軍,就是再來十五萬,我們的防線也能擋的住。」

說了這麼多,反正劉鈞就是一個意思,沒興趣出兵遼西。

其實剛才那番話,劉鈞也只是隨口說說,比如什麼自遼東出兵北上直搗敵巢之類,不過是安慰皇帝和諸大臣的。事實上,劉鈞的計劃里,根本就沒打算要在三年之內跟清軍全面開戰的意思。

打仗,尤其是滅國之戰,不是那樣輕易開打的。

劉鈞現在也沒興趣費盡全力的去打一場滅清之戰,那會消耗他太多的精力。清軍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劉鈞計劃還是先用其它手段來削弱清軍。

就如現在,讓清軍主動的來進攻,這遠比費盡心力的跑去遼東討伐更合算。

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打仗得有目的。這跟作生意一樣,得計算好了才動手。按劉鈞的計劃,清軍遭受了那場大敗后,後續的可怕影響力還沒真正展現出來呢。根本不用馬上急着跑去遼東攻打,只要給予后清足夠的壓力,繼續封鎖他們的經濟,再分化原來清軍征服的那些蒙古和女真部落,再偶爾襲擾一下,派間諜搞點破壞什麼的。

這樣堅持個三五年,滿清自己就會全面崩潰,到時人口不足,糧食不足等等各種問題爆發出來,說白了,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

滿清原來全靠各種搶劫,搶人口搶錢搶糧食,來維持他們的擴張,維持他們的軍隊戰鬥力。而當他們再搶不到東西,自己還損失無數的人口和地盤,損失了那些附屬部落的進貢、稅賦和兵員勞力等,他們還能堅持多久

想想歷史上隋唐征高句麗,高句麗還不如滿清呢。而隋朝全盛時期是多麼強大,可強攻硬打,結果就是兩敗俱傷,隋朝還比高句麗先亡了。唐朝繼續強打,結果李世民這麼厲害的人物,依然鎩羽而歸。

最終唐高宗換了戰略,縮小出兵的規模,同時搞多線作戰,還聯合了新羅一起用兵。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后,高句麗終於撐不住先崩潰了,最後被一舉滅國了。

這就類似於後世的朝鮮,本就一個撮爾小國,結果還把全部國力用來搞國防備戰,搞先軍政策,結果固然小小國家擁有幾百萬軍隊,可時間一久,國內其它的各個體系就崩潰了。

你強壯男人都去當兵,物資都用來生產軍備,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不崩潰才有問題。

以前大明腐朽,軍隊不堪,擋不住清軍的進攻,無法抵禦他們的入關劫掠,因此這種坐觀成敗的策略自然是行不通的。

但是現在,以楚軍的戰鬥力,不主動出擊,而是防守,那清軍再怎麼打也是占不到便宜的。打仗,只會越打越虧。

劉鈞不需要忍多久,有個三年,到時再出手,就能一擊致命。

不過,最終吳甡還是不同意左良玉率部撤出錦州,但他勉強同意暫不調集兵馬去增援錦州。

「先讓左良玉堅守錦州。」

劉宗周表態支持吳甡。對這個結果,劉鈞只是笑笑。要麼戰要麼守,這種既已經同意不增援錦州了,又不撤回左良玉,算什麼?這不是在坑左良玉嘛。

「皇兄,還請你來總督各鎮防禦兵馬!」朱慈烺最終還是覺得只有劉鈞更值得相信。

劉鈞看了眼吳甡和劉宗周,兩人點點頭。

「欽差朱慈燁督師直隸、關外兩軍區各鎮兵馬,全權負責討逆平叛戰事,直隸、山西、遼東、遼西四省及諸鎮督撫總兵等大小文武官員,悉聽節制!」(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稱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明末稱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7章 棄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