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皇上震怒

474|皇上震怒

接見完附屬之國的使節,皇上就奉皇太後到暢春園,諾敏等後宮嬪妃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連帶着整個大清的中心都朝着暢春園轉移。

上元節都是在暢春園過的,這幾年來皇上越發不愛住在紫禁城,偏好住在暢春園。

在年前皇上是病了一場的,不過等翻了年後皇上又開始折騰起來,先是巡畿甸、然後又是去塞外、又是謁陵、去五台山,折騰得不亦樂乎,甚至於在皇太后七旬萬壽的時候,還親自下場跳起瑪克式舞為皇太后祝壽,皇上似乎在用這種方式告訴所有人他還年輕體健,暫時不需要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然而「從龍之功」多大的誘惑呀!

豈是能讓大臣們輕易打消的?

甚至於某些阿哥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沒了胤礽,大家都是皇上的庶子,為什麼不爭一下了,指不一定笑到最後的就是自己了。

還好諾敏有上輩子的記憶,不然這次恐怕胤祦會摘一個大跟頭。

上輩子在皇上四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左副都御史祖允圖疏參戶部收購草豆舞弊。刑部審察發現銀堂官希福納、司官根泰等一百十二人,共貪污吞蝕銀六十四萬餘兩。

雖然這事上輩子被皇上輕輕的放下,可當時主管戶部的胤禛可是狠狠的丟了臉面,一度還被認為是他主導的這場貪污。

或許就是因為平白無故的背了黑鍋,讓胤禛非常痛恨這事,痛恨這些貪官污吏,畢竟這事要是鬧大了那可是大案,而且就算不鬧大,這事也會讓皇上對他的印象不好,覺得他無法駕馭臣子,或許這新皇之位就泡湯了,於是胤禛上位后是以各種姿勢處置這些貪官污吏。

從某種程度上講,諾敏覺得胤禛這是有了心理陰影。

因為這事在上輩子鬧得沸沸揚揚,諾敏當然知道,既然知道了,那麼諾敏自然有所防備,早就告訴胤祦了,自然沒了這事。

胤祦有個開掛的額捏,所以躲過一劫,可其他人沒有有,不少人都遭到了彈劾和參奏。就連胤祦,雖然沒了這件大事,可還有其他事,但那些事都是雞皮蒜毛的小事。

誰屁股上沒屎?

在官場上混的,都有!

只是多和少的區別而已。

所以雖然參奏彈劾,其實如果仔細瞧,參奏彈劾阿哥的都是些小事,彈劾某些重要位置上的人,那才是動了真資格,一旦較真起來就是大事。

比如:現在擔任江南江西總督的噶禮童鞋就參奏了江蘇布政使宜思恭貪婪,宜思恭沒啥特殊背景,皇上自然是下旨查清這事的。然後噶禮就查清了,江蘇藩庫錢糧、宜思恭任內共虧空四十六萬一千兩有零,皇上自然要下旨要追繳。

表面上看這事沒什麼問題,噶禮也算是為國為民,然而實際上卻沒那麼簡單。這事一辦成后,他立馬密奏皇上,稱江寧織造曹寅和蘇州織造李煦虧欠兩淮鹽課銀達到了300萬兩銀子,請求對他們進行公開彈劾。

之前那事就是一個試探,試探皇上對虧空一事的態度,噶禮真正瞄準的是江寧織造、蘇州織造和兩淮鹽政這幾個肥缺位子。

這噶禮是什麼來歷,這麼牛,敢彈劾皇上的奶兄曹寅和李煦?

人家就是這麼牛。

噶禮,董鄂氏,滿洲正紅旗人,清朝初年大臣,開國五大臣何和禮四世孫,然則這不是噶禮能這麼牛的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噶禮額捏也是皇上的奶娘!

也就是說他和皇上的關係,其實和曹寅和李煦一樣,而且因為是旗人,不是包衣,身份還比兩人要高一截。

這也是他明明貪婪無厭虐吏害民,多次被彈劾貪污,還能得到皇上信任的原因。從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右副都御史、戶部左侍郎,到現在的兩江總督,無一不是肥缺之位。

只是皇上之前無條件的偏幫噶禮,讓他的膽子越發大了起來。

貪污?

為什麼不貪污?

反正每次被告了,不但沒事不說,反而能讓他陞官。

換做是誰,都會大貪特貪。

諾敏對曹家的那麼一絲好感就在這裏,平心而論,曹家能得到皇上那樣的信任,可還真不算貪婪,當然也不是說曹家一點好處都不收,但至少沒噶禮那麼猖狂和胃口大。

同樣這也是皇上對曹李孫三人維護的原因,縱向對比他們是有貪污收了好處,可橫向對比的話擔任三大織造的曹李孫三人真心不算貪。

為此,皇上在江南總計虧空五十餘萬兩他在諭示大學士等說:留此虧空遷累官民,不合朕寬仁愛養本意。江南虧空,都是因為南巡費用造成,這不說明反而不好。你們要將朕的諭旨全行抄錄,發給有關督撫,令他們查南巡時所用費用數目,只舉出大概數目即可。至於以俸祿銀扣補,必致派累百姓,絕對不可辦。

皇上態度很堅決,噶禮雖然不高興,可也沒辦法。

噶禮這只是貪婪,眼饞那幾個肥缺的位子?

當然不是!

諾敏可知道上輩子噶禮雖然死得早,可卻是八爺黨!

這也是為什麼噶禮雖然說是彈劾曹寅和李煦,可實際上主要目標和重點對象卻是放在了曹寅的身上,因為曹寅是只忠心於皇上,和李煦上輩子也是八爺黨。

類似噶禮這樣名為為國實為為私的彈劾事情,這一兩年來多得數不清,大清的官位輪換了好幾次。

皇上知道嗎?

皇上當然知道。

只是他現在已經沒有那個精力,將這些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

為了大清江山社稷的穩定,也為了自己死後的名聲,因此很多事情都是輕輕的放下,最多也就是追繳和罷官而已,丟了性命的人極少,更多的是調離這個官職換另外一個官當。

可皇上卻沒有想到,就是因為皇上這樣輕輕放下的態度,讓底下的人更猖狂了。

猖狂到,只十年的時間,大清就要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驚奇嗎?

不算。

不說未來北方紅色帝國解體的事情,就是中原歷史上都有兩次,秦二世而亡,隋也是二世而亡。

所以敗家子敗起家來,那真的是家裏有金山銀山都能給敗光。

不過皇上顯然是不知道這事,他正在頭疼的是江南鄉試發生舞弊事件,這可是大事,甚至於能動搖大清在江南那邊的通知,這些書生造反不成起,可煽動謠言卻是一絕,要是被有心人利用,恐怕又要來一次起義。

皇上自然極為重視此案,立即指派戶部尚書張鵬翮和侍郎赫壽兩位大臣到揚州按治,會同張伯行及兩江總督噶禮一起審理此案。

有人可能有些看不懂,為什麼查案要派戶部尚書去。

這科舉是禮部負責的,平時案件也是歸刑部再管,咋就派戶部尚書去了?

原因就在於張鵬翮是一個清官,一個出了名的清官。只有這樣的人下去查案,才能讓現在心情已經是□□桶隨時一點就著的士子們安靜下來,不會火上澆油。

只是皇上沒有想到的是張鵬翮是清官不假,可他卻不是傻子,清官不等同於酷史能不畏強權。

張鵬翮和赫壽都是有本事的人,順藤摸瓜一查,就查到兩江總督噶禮身上了。前面就說過了這噶禮着實牛,又是皇上的寵臣,且黨羽遍佈朝中,兩人不敢開罪噶禮,所以他們在奏摺中有所隱瞞了,只把主考和副主考,閱卷老師的罪行上報給皇上。

可兩人沒有想到的是,一旁早就有一個對噶禮虎視眈眈的人一直在盯着這事,江蘇巡撫張伯行聽到此事後,立馬上奏揭露了此事。

皇上雖年過花甲,但很多事情他心裏都清楚,只是不說而已。皇上自然知道此事不會如此簡單,於是又另外派了欽差大臣再去江南查訪。、

其實現在只要是在官場上混得多,或者是熟悉噶禮性子的人,都知道噶禮確實是江南科考舞弊案的總後台,但一般人是不敢得罪這種滿人權貴。於是另外派去的欽差大臣,到了江寧府就首先拜訪兩江總督噶禮,雙方串通好了,才開始審案。

這樣能審出什麼結果來?

不出意料,第二次還是這樣的結果,只處理了主考官、副主考和閱卷老師,兩江總督噶禮卻以受賄查無實據而宣佈無罪,反而誣陷江蘇巡撫張伯行,兩次會審,只懲罰從犯,不追究主犯。

可皇上也不傻,知道兩次派去的人都怕得罪噶禮,不敢秉公執法,所以決定將人犯押解進京,由六部九卿會審。

皇上對這次會審寄予了很大的重視,他親自閱覽卷宗,下嚴旨讓六部尚書秉公審理此案。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審了十幾天,和第二次得出的結果一樣。

噶禮真是被冤枉的?

扯淡!

噶禮是什麼貨色,皇上心裏門清。

因此皇上異常震怒,怒斥群臣不作為,害怕權貴,不敢秉公審理江南科考舞弊案,這一次皇上不得不自己出手審理了。

為什麼不是雍親王胤禛?

就是因為皇上知道噶禮是什麼貨色,心裏已經大概猜測出來這事的真相,所以才不敢讓秉公執法的雍親王胤禛來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宮重生升職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清宮重生升職記
上一章下一章

474|皇上震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