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新音樂探索者?】

050【新音樂探索者?】

王曉磊以前是個成功的音樂製作人,自從太合麗聲宣佈倒閉以後,他就沒有再製作唱片,轉而去各種選秀節目當評委,居然從幕後人員混成了綜藝咖明星。

空閑無聊的時候,王曉磊也在網上寫各種樂評。這次《中華好歌曲》淘汰賽邀請的媒體樂評人,其中就有王曉磊的身影,他是代表蠶豆網出席的。

雖然淘汰賽還沒開始錄製,但王曉磊從第一期就已經關注《中華好歌曲》,因為這是一檔原創歌曲類節目,而他以前長期從事的職業正好是音樂製作人。

最初的時候,王曉磊想為李明毅的《生活》寫一篇樂評。但當葉誠帶着《東風破》出現,王曉磊立即就改變了主意,因為他被《東風破》給驚艷到了。

《中華好歌曲》首期結束僅僅一個小時,王曉磊在蠶豆網上的樂評就已經出爐:

「《中華好歌曲》的口號是尊重原創、尋找原創、支持原創,作為一個曾經的音樂製作人,我對這檔節目抱有很高的期待值。今天節目第一期播出,我仔細地從頭看到尾,其精彩程度居然超乎了我的預料。

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歌,是葉誠的《東風破》。我可以大膽地說,它的出現,將會給華語樂壇帶來巨大的驚喜。

我們平時總聽到一句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管在課堂、選秀場,或是節慶晚會上,一看到京劇、崑曲、雜耍節目,往往就有人高喊口號,什麼保護傳統文化之類的,再來上一句不咸不淡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一轉頭大家還是該聽搖滾聽搖滾,該看大片看大片。

我們的傳統音樂是座寶庫,可惜在現代文化產業中,還沒能加工成優質的商品。傳統藝術再精美、再璀璨,它們還保持着過去的形態,難以寄託當下的情感、融入日常的生活。

扯遠一點,先說說十九世紀下半葉的美國,經濟已經邁上快速發展的道路,但文化上還無法擺脫面對歐洲時的不自信。那時的美國被視為藝術的荒蠻之地,在歐洲樂壇混不下去的草台班子,跑到美國演出都會被奉為上賓。後來美國音樂家開始關注本土音樂,關注那些被主流圈子忽視的民族音樂,比如布魯斯、黑面人遊藝歌曲、黑人福音歌曲等等。在對民間音樂進行整理、分析、再創作的過程中,音樂家們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時,又對不利於推廣傳播的部分進行修改,使之在格式上符合當時的傳媒渠道……

美國民族音樂世俗化、商品化的過程,很值得中國流行音樂借鑒。我們有豐富的傳統音樂寶藏,還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音樂,可供我們使用的素材太多了。但素材還是要加工的,否則再好的食材,把半成品端上桌子也沒法吃。

音樂素材中該如何取捨?如何將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這是所有中國音樂人都應當思考的問題。

我們回過頭來說《東風破》,這是一首中國元素和流行歌曲融合得讓人非常舒服的歌。鋼琴和結他作為主伴奏,確立了現代的、西式的音樂曲風,而將琵琶音作為主旋律,則為這首歌染上了一層中國色彩……

《東風破》的歌名,應該取自中國古代一種民間曲式,叫做曲破。歌詞看似仿古,其實字面表達淺白,既有古意,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在東方,目前只有日本、印度等國家,把傳統藝術融進了流行音樂工業當中。中國的這類歌曲只能算是特色,尚未成為一個類別,因此我們應該向探索者致敬,感謝葉誠為華語樂壇帶來這首《東風破》。」

王曉磊的這篇樂評,將《東風破》拔得很高,甚至高到這首歌無法承受的地步。由於他在圈子裏和網絡上的知名度,這篇樂評一發表,就立即被各種關注、轉發。

質疑者有之,贊同者更不少。但不管是質疑還是贊同,都大大地為葉誠和《東風破》刷了一把熱度。

「王老師把《東風破》和《中華好歌曲》吹得這麼神,到底是收了節目方多少營銷費?」

「肯定收錢了,這篇樂評我看着都臉紅,從頭到尾全在幫《東風破》吹牛比。」

「說收錢的那些人,你們真的聽過《東風破》?」

「聽了,感覺還不錯,但沒王曉磊吹得那麼神。」

「我覺得王老師的樂評一點沒誇張,這首《東風破》我已經單曲循環了20多遍,根本停不下來。」

「真的假的,我去聽聽。」

「大家別上當,王曉磊就是節目方請來的營銷狗。」

「樓上嘴巴乾淨點,王老師招你惹你了?」

「聽你們討論得這麼熱鬧,我剛去搜來聽了一下,《東風破》確實是難得的好歌。」

「話說這葉誠哪裏冒出來的,居然是《漂洋過海來看你》的詞曲作者。」

「虧你還混蠶豆音樂版塊,你去查下葉誠的百科資料就清楚了。」

「我那個去,原來《當你老了》也是葉誠唱的,我女朋友都迷瘋了。」

「剛去把葉誠的歌都聽了個遍,這哥們兒超吊。」

「《老子名叫趙日天》是什麼鬼?我怎麼搜葉誠搜出來這首歌?」

「黑歷史,絕對是黑歷史,那首《趙日天》也太俗了,歌詞里還有髒話。」

「我經常看玄幻小說,怎麼感覺《趙日天》是在諷刺那些小白文?」

「……」

《中華好歌曲》的營銷推廣實在做得太好,第一期節目的幾位學員,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在網絡和現實中火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葉誠。

隔日各大門戶網站,以及傳統的紙質媒體,鋪天蓋地的都在報道這檔節目,而葉誠則成為了《中華好歌曲》的招牌人物。

王曉磊的那篇樂評,甚至被權威音樂雜誌《先鋒樂刊》轉載,改了個標題叫做:華語新音樂的探索者——葉誠和他的《東風破》。

這個玩笑就開大了,王曉磊的樂評發表在網上,爭議再大也僅是一家之言。而《先鋒樂刊》的紙質轉載,則代表了傳統媒體對葉誠的推崇和肯定。此舉不僅為葉誠刷了把臉,也給他招來大波的黑子——黑子們的邏輯很簡單,你小子才玩幾天的音樂?乳臭未乾就敢自詡音樂探索者了,簡直狂妄自大!

現實中的媒體黑得還沒那麼明顯,只是說沒必要把一首歌拔得那麼高。但網絡上可沒那麼多顧忌,好些自認為很牛逼的傢伙,把葉誠和《東風破》噴得一無是處。這種人往往是半吊子的音樂愛好者,以及自以為是的年輕人,真正的音樂圈大腕兒反而沒有發表任何負面意見。

在這個商業社會,名氣往往意味着金錢。

葉誠一夜爆紅,立馬有人趕着送錢過來,柯良那邊忙活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東風破》作為《中華好歌曲》的表演曲目,根據錄製前的協議,這首歌的任何版權都不能亂動。但葉誠的其他歌卻不在此例,wowo音樂網算是撿了大便宜,僅以八萬元的低價就買斷了葉誠五首歌的網絡版權。現在葉誠突然紅起來,那這五首歌的商業價值就大了,wowo音樂連忙加大了對葉誠歌曲的推廣力度。

雖然歌曲電子版權被賤賣,但葉誠其實沒有吃虧,甚至現在的這種情況,都還在柯良的預料之中。

有《中華好歌曲》作為助力,又有wowo音樂趁機不遺餘力地推廣,《愛之初體驗》、《當你老了》等五首歌迅速爆紅。然後商機就來了,神州通訊公司、易行通信公司、米米手機、完美遊戲公司等二十多家單位主動聯繫,柯良恨不得把自己辟成幾瓣,用影分身術和那些單位進行談判。

最後,那五首歌的彩鈴使用權、手機鈴聲版權、遊戲音樂使用權等等,被柯良整整賣出了400多萬。

風雲娛樂工作室和葉誠的腰包,一下子都鼓起來了!

可能是天氣太熱的原因,筆記本又罷工了,老王準備在二手東配一台機子,單子一列出來居然6600,本吊絲感覺好貴,遲遲沒下決心付款。

另外,本章的樂評拷貝了宋柯老師的部分文字,在這裏做個說明。

書評區有讀者說40萬人看直播太離譜,呃,老王解釋一下吧。某魚tv若風帶angelababy及其閨蜜開黑那次直播,老王記得最高紀錄有350萬人觀看。有人評估過,某魚的觀眾水分在七成以上,按這個比例來刨去水份,那場直播都有90萬觀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盛世巨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盛世巨星
上一章下一章

050【新音樂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