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半島登陸

166、半島登陸

1942年10月21日,山東半島。

日近黃昏,遠處的芝罘島籠罩在一片金黃的餘暉下。

位於膠東半島北部芝罘灣內的煙台海軍基地則是一派繁忙景象,在芝罘島東面的海面上,包括護衛軍艦在內共129艘艦船已經完成集結,這其中包括運載中國海軍陸戰隊第3師2.7萬全體官兵和裝備的36艘運輸船。參加護航任務的海軍航空隊戰鬥機則不斷從編隊上空掠過,巨大的轟鳴聲震耳欲聾,整個場面十分壯觀。

開始進入冬天後,蘇俄戰線上炮火變得稀疏,大的軍事行動逐漸停止。在遠東戰場,中國東北方向的進攻在共和軍佔領哈爾濱和新京一線后也暫時停止了,在遼瀋戰場,共和軍從三面逼近奉天城,與關東軍在遼河一線繼續展開激戰。

在滿洲的一百二十多萬日軍基本上都集結在滿洲東部和鴨綠江一線,而朝鮮境內只有第十九、一零三師團和新編成的第二一八師團,總共只有五萬多人,另外就是一些朝鮮守備部隊,兵力十分薄弱。

在沖繩戰役之前,遠東聯軍部司令部就制定了在朝鮮半島登陸的作戰計劃,不過,由於海軍方面的反對,經過協調,最後與海軍方面達成一致,決定在沖繩戰役之後再在開始朝鮮半島進行登陸作戰。

由揚克爾上將所指揮的聯軍艦隊主力直接從沖繩出發,進入黃海,奪取制海和制空權,以掩護登陸艦隊的安全。而威爾赫姆?馬紹爾海軍上將則指揮另一支特混艦隊繼續向九州島方向進攻。

另外,駐青島的德國遠東軍第1師與中方第十五集團軍在膠州半島集結,在登陸戰役打響后,隨時由海路運往朝鮮半島。登陸的先遣部隊由奧匈海軍陸戰隊第3師和在煙台集結的中方海軍陸戰隊第3師執行,奧匈陸戰3師的目標是木浦港,而共和軍陸戰3師的目標則是群山灣。

由於沖繩的失守,現在整個日本列島都處於軸心國同盟戰略轟炸機的威脅之下,而東京日軍大本營方面,陸海軍對於是否放棄整個滿洲全力退守朝鮮半島和本土也是各執一詞,誰也不肯退讓。陸軍方面依然叫囂著要全力保衛滿洲,而損失了三分之二主力的海軍則要求集中兵力,全力退守本土,以待美軍的增援。

在不斷地扯皮當中,軸心國同盟卻以迅雷之勢開始了爭奪朝鮮半島的關鍵性戰役——半島南部登陸作戰。這場大規模的登陸戰役的第一炮當然只能由水面艦艇打響,有所不同的是,這次首先發威的是中國海軍四艘略顯老邁的「定海」級戰列艦。

北洋海軍所擁有的四艘「定海」級戰列艦前身是法國海軍在一戰後期以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為藍本,所建造的四艘改進型「主教」級戰列艦。在一戰法國投降后,這些戰列艦落入奧匈海軍手裏得以繼續建造,不過,由於法國船廠遭受破壞,這些戰列艦最終並未在戰爭結束前完成建造。

歐戰結束后,奧匈帝國不顧日本人的強烈反對,把這四艘已經完工了百分之八十的戰列艦賣給了當時的北洋海軍,並在奧匈船廠完成了最後的建造工程,並於1926年完工並交付給北洋海軍。

作為一戰期間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建於一戰後期以「女王」級為藍本的「定海」級戰列艦本身就擁有着25節的高航速,屬於戰後「高速戰列艦」概念的開拓者之一。在拆去多餘的艦首魚雷發射管和進行了現代化改裝之後,雖然由於裝甲的增加使得這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由原來的32000噸提高到35000噸,但總體動力和艦體流暢度的增加反而使其航速憑空增加了2.5節,足以跟隨航母編隊一起行動。

在明朗的月光下,整個東海海面視線並不是很差,足以看到距自己只有1.5海里遠處同伴們的巨大黑影。海面上輕風陣陣,微微起伏的海浪對於擁有強大動力的主力戰列艦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在艦隊旗艦「定海」號的帶領下,同級戰列艦「鎮海」號、「平海」號和「靖海」號,以及巡洋艦「欽州」號、「福州」號、「杭州」號等三十餘艘戰艦,由掃雷艦艇開道,浩浩蕩蕩地從西南方向駛近朝鮮半島南部的群山灣。

按照事先制定的登陸作戰計劃,在黎明前兩個小時,登陸掩護艦隊在距離海岸尚有12海里的地方放慢了航速,然後以艦炮轟擊登陸地點的日軍工事目標,而登陸部隊則會於下午四時左右開始行動。在天亮之後,維爾莫茨?揚克爾海軍上將所指揮的八艘航空母艦將會為整個登陸運輸船隊提供空中保護。與此同時,由高志航少將和蘇克爾少將所指揮的陸基航空兵第4聯隊和聯軍第3航空兵聯隊920架作戰飛機也會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由於日軍盲目相信海軍擁有絕對的制海權,加上日軍根本也不重視防禦,實際上在遠東,除了當初俄國人修建的旅順要塞,其它的港口基本上沒有修建永固的防禦工事。在沖繩戰役打響后,駐朝鮮的日軍這才匆忙地在漢城附近的仁川港臨時修建起了防禦工事。

日軍在群山和木浦的防衛並不是很強,在木浦大約有一個聯隊的守軍,而群山港的總兵力只有一個大隊和一些地方守備隊,在群山灣西部海灘一帶甚至沒有軍隊防守,而中方海軍陸戰隊第7旅的登陸點群山港附近則只有一個中隊的日軍和一個中隊的朝鮮軍駐守,這一千五百多人的防守兵力在海軍重炮的打擊下,很快就放棄了海灘的防守陣地。

在群山灣南部的藍灘,在短暫的炮擊之後,掩護艦隊始終沒有發現日軍活動的跡象。很明顯,日本人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滿洲東部山區和鴨綠江一線,基本對於聯軍大規模登陸作戰沒有什麼防備。

國防軍陸9旅先遣隊第17團於22日上午11時開始換乘登陸艇衝上了海灘,根本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這一帶根本沒有發現敵軍。

中午12點20分,登陸指揮官向艦隊旗艦發出電報:「登陸成功,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隨之陸17團開始擴大攤頭陣地,由奧匈援助的兩棲式坦克和兩棲登陸戰車也開始上岸,這種重達22噸的兩棲坦克裝備着一門48倍口徑的75毫米加農炮,雖然裝甲能力要遜於目前德奧兩國最新裝備的中型坦克,但要對付基本上沒有裝甲裝備的日軍還有綽綽有餘。

陸17團在裝備和後繼部隊上岸后開始向東北方向的群山港推進,一路上沒遇到什麼敵軍,直到中午2點30分時才在歸浦鎮與一支朝鮮警備部隊進行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這裏有一個小隊大約150人的朝鮮軍防守,陸17團用了大約10分鐘的時間就將這支只裝備有3具擲彈筒和3挺重機槍的朝鮮步兵隊給全部消滅。

到下午4點20分,陸17團進到抵達群山外圍的火車站附近時才遇到了稍強一些的抵抗,日軍在車站一帶部署了一個中隊的日軍和一個大隊的朝鮮守備隊,而且在車站一帶構築有臨時防禦工事,還有一部分火炮。

下午1點,陸戰隊陸7旅和陸8旅先後抵達群山港南部,大批的人員物資開始上岸,日軍根本無力阻止國防軍登陸,整個形勢已經不可逆轉。

直到這個時候,日本大本營才如夢方醒,軸心國聯軍在朝鮮南部登陸對他們來說簡直是挨了當頭一棒,聯軍的作戰目的這時已經明顯地表露出來:根本不管日軍重兵防守和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的遼東和鴨綠江防線,而是一舉切斷關東軍退路,意圖關門打狗,全殲在東北的關東軍主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雙鷹旗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雙鷹旗下
上一章下一章

166、半島登陸

%